國務院頒發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規定,到2020年中國乘用車新車平均油耗要降到百公里5升的水平。對此,業界議論紛紛。政府主管官員意見分為兩派:一派認為,此舉措關系重大,關系到中國汽車產品能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應制定法規督促全行業努力,以保證按期達到;另一派認為,此目標難度太大,很有可能達不到,不應制定明知達不到的法規限值。行業內其實也是兩派意見:一派認為,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大國,石油進口已接近60%,中國也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國家,如果不能在節油減碳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汽車工業不能順利發展;另一派認為,此目標難度太大,應說服政府主管部門放松目標限值。甚至有人認為,這么嚴的目標,合資企業生產的外國品牌汽車產品可以達到,中國品牌肯定達不到。按此要求制定法規,不利于中國品牌的發展,不應做這等"親者痛仇者快"的事。
關于國務院頒發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筆者也有幸參與制定。對于其中百公里5升的目標,經過再三斟酌,我是贊成的。現將我的想法錄出,以供業界各位參考。
第一,這個目標并沒有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歐盟正在實施的是到2015年達到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120克的限值,并在討論制定到2020年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95克的限值。百公里油耗五升折算為二氧化碳排放,是為每公里117克。我們的目標比歐盟2015年目標稍嚴,但時限延至2020年,可見,我們的這一目標處于接近歐盟的要求的水平。
第二,中國達到這一目標,難度極大。歐盟制定的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120克的限值,是經過精心研究的,該限值是企業在傳統汽車技術范圍內(并不需要電驅動技術)可以達到的。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他們減小汽車尺寸,半數轎車以柴油為燃料,并采用了改進發動機和變速箱、輕量化、降低輪胎滾動阻力等先進技術。而中國的條件有所不同,一是中國不大可能大量以柴油為乘用車燃料,二是中國品牌乘用車的發動機、變速箱水平,輕量化水平,輪胎水平都不可能很快達到歐盟的水平。因此,在我們技術水平總體上落后于歐洲,且不能大量使用柴油的條件下,幾乎不可能達到這一限值。
第三,辦法不是沒有,路還有一條。這就是,在盡量提高發動機、變速箱、輕量化、輪胎水平的同時,廣泛采用混合動力技術。當初歐盟制定這一限值時,混合動力技術還沒有今天這樣成熟和普及。而我們今天考慮這一目標,完全應該把已經成熟并正在普及的混合動力技術考慮在內。混合動力技術如果大批量采用,可以達到成本提高5-10%、節油10-20%的效果。
我的結論是,這一目標是可能達到的,前提是廣泛采用混合動力技術。當然,同時也要抓緊在發動機、變速箱、輕量化、低阻輪胎以及降低風阻等方面的努力。所以我認為,政府官員現在應該做的不是爭論該不該制定法規,而是在制定法規的同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促進混合動力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促進一切可以降低油耗的技術的發展。
由于發動機、變速箱、輕量化、低阻輪胎以及降低風阻等方面的工作,業界一般認為屬于傳統汽車技術范疇,企業自應努力;而混合動力技術屬于新能源汽車技術范疇,且電池、電機等配套條件也難以具備,需要政府有明確的引導才會去做,才有可能成功實現。因此,對于百公里油耗五升的目標,可能有三種情景:
一是,政府在制定法規的同時,如業界所愿,制定全面的政策促進混合動力及其他各項節能技術的發展,百公里油耗五升的目標如期實現。
二是,政府只制定法規,而促進混合動力及其他各項節能技術的政策未制定或不完整、配套,但企業看到國際趨勢,理解問題的緊迫性,主動發展混合動力及其他各項節能技術,百公里油耗五升的目標也能基本實現。
三是,政府只制定法規,不制定積極有效的政策,企業又等待觀望,結果是百公里油耗五升的目標不能實現。
真希望實現第一種情景,真不希望到頭來是第三種情景!
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作者:董揚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pinglun/2323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