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4月份起,前三批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推到、動力電池目錄前三批重審,以及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調整,欲將動力電池目錄與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掛鉤的消息曝光后,三星、LG、SK等外資電池企業就開始進入恐慌期。立刻開始緊鑼密鼓的研究政策,抓緊電池目錄的申請,但是截至到6月20日第四批符合《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發出,也未有一家外資電池企業進入目錄。與此同時,是外資電池企業開始接不到中國整車廠訂單的局面。
動力電池上演中日韓三國殺,全球化競爭格局難料。安全性、能量密度、成本、產能甚至是政治力量……這是一場全方位的競爭。搶占當下市場的同時,還要關注的下一代材料和技術。點擊參與第七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聚集行業精英,動力電池分論壇將圍繞“全球競爭格局與下一代技術”展開研討。
隨著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的完善,有接近政策制定的行業專家表示,“動力電池目錄作為行業規范條件,經過討論認為不應與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掛鉤,電池只要滿足《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的相關技術標準,就可以獲得補貼。”這樣的消息對于外資電池企業或許感到利好,但這意味著外資企業將重新獲得在中國發展的機會嗎?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即使電池目錄不掛鉤補貼,外資電池企業的發展前景也未必樂觀。
新規范對電池企業產能提出高要求
對比15年發布的《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新版規范條件在產能方面要求大幅提升,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力不低于80億瓦時,金屬氫化物鎳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力不低于1億瓦時,超級電容器單體企業年產能力不低于1千萬瓦時。系統企業年產能力不低于80000套或40億瓦時。
這樣的高標準,根據安信證券的產能統計,到2016年年末能夠達到產能標準的企業也只有比亞迪和CATL兩家。據了解,LG在南京工廠2016年的產能能夠配套5萬輛純電動車,而三星在西安的工廠能配套4萬輛純電動車,即使按照每輛電池裝100kWh來算,2016年的產能也就只有50億瓦時和40億瓦時。因此根據產能要求,目前這兩家企業也將無法進入電池目錄。
本土電池企業的實力逐漸增強
對于此前外資電池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強勢競爭,電池專家曾表示“質疑國家出臺動力電池目錄是為了保護本國生產企業,認為我國動力電池的技術水平仍落后于日韓,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在鋰電池最初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國內的電池技術水平確實與世界差距較大,而當前中國電池水平基本能達到與國際水平并行。除了技術的原因,外資電池企業之所以有競爭力,是因為三星和LG為了打開中國市場,采取了低價的進攻策略,電池價格明顯低于國內市場當前的動力電池價格水平。
隨著我國關于動力電池的技術規范逐漸完善,產品的整體水平也將有大幅提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也將更具優勢。很多整車企業都曾明確表示,不會再選擇外資電池企業電池了,也有外資電池企業表示,“訂單簽訂不順利,已經感受到壓力?!边@其中可能就包括近期宣布暫停在華建電池廠的SK。
受國際關系的影響
除了電池目錄對外資電池企業帶來不利的影響,限韓令也是一股大趨勢影響下的不利因素。由于美國、韓國強勢聯合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使得中韓關系出現裂痕。作為本土整車企業,即使國家沒有強制要求,可能一些企業也會主動放棄和韓國電池企業的合作。那么,韓國電池企業若想獲得在中國未來的發展機會,也許還得要看中韓關系進展情況。如果外資電池企業不能夠有所突破,恐怕隨著本土電池企業的成長,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點擊進入報名】
由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官方機構主辦,第一電動網承辦的“第七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將于2016年12月16-17日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界規格最高,覆蓋產業鏈最完整的行業聚會。
本屆大會以“聚變未來” 為主題,將有來自全球100余位思想者和變革先鋒展開思想對話,對電動化、智能化、大數據、 先進制造、風險投資與先進汽車技術結合的趨勢進行深度討論與研判,來自全世界1000位新能源汽車業者,將相會北京,特邀您的參與!
微信掃一掃報名參會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肖瑩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pinglun/47235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