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推動全球范圍的跨界協同,理清出行公司、汽車公司、城市等各個主體在未來出行生態中的角色,討論未來出行方式、出行科技、交通結構、交通戰略會發生的重大變化以及整個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組織舉辦2019 全球未來出行大會,以推動出行生態變革、轉型創新和國際協同,迎接出行革命。以下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副總工程師何霞演講內容實錄: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謝主辦方的邀請,今天我想為大家介紹的題目就是車聯網產業的技術與應用的發展態勢。
首先,我們又一次回到了車聯網企業的內涵。有些人講,這是老問題為什么你還要說。實際我們研究車聯網的時候,大概七八年前,那個時候我們所認為的車聯網是什么?車聯網就是車載信息服務,就是說我們裝在汽車的中控屏上的、以及我們裝在后視鏡或者裝在車前面的OBD,向我們提供一些信息服務。但是我們現在再來看車聯網,我們認為它的定義,就是通過車內網、車際網、車路網、車云網來進行人、車、路、云互動的,并且是實現智能動態的信息服務,智能化控制和智能化交通運輸管理等應用的物理信息融合的系統。
請大家注意我最后的結語,就是CPS。其實我們在前兩年提出這個定義的時候,業內的很多專家都提出來這個問題,他們說CPS不是工業4.0嗎,你為什么認為車聯網是CPS。因為我們認為,整車聯網不僅僅是物理信息的互動,實際同時還包括了其他相關數據信息的互動,人、車、路、云一個大的信息物理系統。在前兩天全球的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清華李克強教授提出了一個概念,這也是我第一次聽到的。他說智能網聯汽車是CPS,智能網聯汽車是信息、物理融合的系統。實際我們認為,未來的智能交通也是CPS,因此CPS已經從工業4.0所提出的車間里面的CPS,走向工廠、走向產業鏈,走向行業大的人、車、路、云交互分層協同的這樣一個系統,在此基礎上整個數據的互動和協同,形成了一個大的發展態勢基礎的狀態。
因此,整個車聯網技術不斷的發展,通過它的聯網,通過人和車的聯網、車和車的聯網,以及車和路的聯網,以及一系列聯網之后,它打通了相關的產業。過去我們說車聯網,就是信息通信業的事情,因此我們最早的烈士們都是來自ICT產業的。現在就不完全是,他既有汽車、又有交通,同時我們地理信息系統也成為我們產業中的一個關鍵的結點,因此這個產業都在不斷的龐大。總的一句話,發展車聯網產業,對于整個相關行業信息化的推動或者數字化轉型的推動都是有非常大的意義。
從車聯網的應用層面來說,最初是車載信息服務,車載信息服務會有平臺,開始的平臺是封閉的,封閉的平臺逐步打開變成開放式的平臺,開放的平臺就會融通相關的產業,因此它的數據服務就開始起來了。隨著通訊技術的進步,有2G、3G、4G,到4.5G、5G、5.5G,或者我們叫C—V2X的進步,我們車路協同的這樣一種應用也開始起來了,通過車路協同會提升安全與能效的應用。往下走,隨著整個自動駕駛的發展,我們將構建一個人、車、路、云全面交互的一種網絡,整個數據互通的基礎設施,在此基礎上來實現智慧交通的發展。
同時,四個大的應用數據,未來會逐步的進入到整個汽車制造相關的生產中去,形成汽車全生命周期的,汽車生產前、生產后的互動,對整個汽車產業的發展以及汽車產業戰略的轉型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這個是我們這次在無錫做的關于LTE-V2X的重大項目,這個重大項目中最重要的解決了什么問題?是解決了車路協同的問題,解決了車和路數據打通的問題,通過把這兩個數據打通,我們能提供V2I、I2V,就是基礎設施to車的相關應用,這個方面會提升交通的安全和效率。
我記得在前幾天一次會上,我們國家著名的ICT的院士鎢賀銓講了一句話,我特別有感觸。他說其實車聯網產業的發展,除了我們為大家提供一些方面的應用之外,我們認為汽車電子的發展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初衷。我們可以看到,實際整個車聯網它的發展一直是伴隨整個汽車產業“四化”的并進,它的網絡化、智能化、電動化、共享化。“四化”的發展,對汽車本身的,包括汽車電子、網絡等等都提出新的要求。
網絡這邊,中國尤其是這些年發展是比較好的,尤其我們的4G和5G,確實處于全球領先的狀態。在汽車電子方面,長期以來我們汽車供應鏈雖然發展比較快,但是在全球整個產業鏈中還是處于起步的階段,在“四化”的機遇中我們就可以看到,我們國家有些廠家起來了,其中我覺得我感觸最深的是華為,我們可以看到,華為公司在他前兩天的會上我也看到,現在在云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右上角的這張圖,在云這方面有云平臺,包括他有網絡技術。同時,計算平臺方面又提出了MDC,在控制方面、智能駕駛艙方面,包括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傳感器的一些制造,都形成了一個很重要的組合。所以,在技術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國家的一些企業也在不斷的進步。我們可以看到,整個發展智能化與網聯化協同已經變成了業界都比較認同的一個自動駕駛落地的方案。
車路協同,不僅僅是工信部通過C—V2X的技術在不斷推動,今年看到了交通部,在他的交通強國也提到了要發展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技術,這方面未來也是智能交通發展很重要的點。
過去可以看到,整個技術的架構是有端和管,那時候的管就是2G、3G、4G,現在隨著云的發展,端、管、云的架構已經形成了,同時,由于汽車要求極短的時延性,所以端、邊、管、云四層協同的結構,是我們現在技術發展重要的結構。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由于車聯網在不斷的聯網和延伸,他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多,所以主體就越來越多,相互之間的融合、并進、協同越來越重要。
下面我講定義、技術、應用這樣一個大的趨勢,我想講一下政府。政府這兩年一直也是在不斷的推進車聯網相關的一些法律、法規、政策不斷改善的工作,這里面我們可以看到,在國家制造強國下面,組建了車聯網專委會,車聯網專委會有20多個部門,其中包括自然資源部等相關的部門,大家共同來推動相關車聯網的發展。先一步,我們也會繼續加強部門的協同、配合,著力解決智能網聯汽車高速公路測試,包括今天我們所推動的自動駕駛地圖的應用,包括網絡基礎設施車路協同的一些道路、智能化改造的關鍵問題,來促進整個的發展,并且要促進數據的互聯互通。
近期我們也出臺了車聯網產業發展的行動計劃,各個地方也出臺了相關的一些省里面來落實部里面出臺層面的省里面的行動計劃。標準方面,我們C—V2X在技術標準上基本上已經完成了,現在有一些應用層面、互通層面的標準正在進行中。
先導區建設,我們德清這邊也是車聯網國家級先導區之一,除此之外還有無錫,現在天津也在申請,方案我們都已經討論過了。蘇州,前兩天我看他們提出來省里面的先導區建設。因此在國家層面和省層面,車聯網的先導區建設都在不斷的推進。
同時,車聯網的發展是需要比較堅厚的基礎設施,因此,一方面要去構建網絡的基礎設施,不僅僅是通用的網絡,同時我們還需要建立一些短距離的車路協同相關的網絡,要突破一些瓶頸的問題。在大數據和云平臺的建設上,不僅僅是單一的平臺,需要跨行業的平臺,同時還要保證政府在這個平臺上的一種監控和管理。
還有邊緣計算等一些相關的技術,都需要不斷的突破。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智能化、高質量的基礎設施,為車聯網產業的發展奠定一個好的基礎。
我今天的演講就是這些。謝謝!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0216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