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傳言是基于這條新聞:7月12日,特斯拉在中國的主要高層組團到訪重慶,特斯拉大中華區總裁朱曉彤、特斯拉中國區總經理王昊、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悉數到場。7月13日,重慶市委常委,兩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段成剛為代表的相關部門負責人,與陶琳一行人進行會談,雙方就加快推進項目合作深入交流并達成廣泛共識。
尤其是重慶方面的表態,讓這個傳聞增加了真實性。
重慶市市委常委,兩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段成剛表示:汽車產業是兩江新區重要的千億級制造業支柱產業,而特斯拉是全球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與兩江新區的合作空間大、前景好。希望雙方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做實合作項目,兩江新區將全力創造良好條件、提供優質服務。
但是,此條新聞已經被辟謠。因為目前,特斯拉正在柏林建設超級工廠,也在美國建第二座超級工廠。此前馬斯克也表示,特斯拉公司可能會在亞洲建新工廠,但不會是在中國,具體地點尚未確定。
那么,特斯拉在重慶開設第二工廠的可能性有多大?電駒哥分析如下:
首先,特斯拉有設國內第二工廠的沖動
在開設上海工廠之前,特斯拉曾接近破產邊緣,上海工廠的快速建成、快速交付,以及國內大量的韭菜送來的訂單,幫助特斯拉起死回生,最近市值超越豐田,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
中國市場是特斯拉的銷量支柱甚至是救命稻草。從今年3月份起,特斯拉在國內的月銷量就超過萬輛,6月份竟然接近1.5萬輛。中國市場儼然成了特斯拉的主陣地。
無疑,中國將成為特斯拉最大的市場。目前,上海工廠雖然有每年50萬輛的產能,但馬斯克的野心不止于此,50萬輛產能顯然滿足不了他的胃口。
再看很多合資品牌車企,在新能源汽車產能布局上都超過特斯拉,例如大眾汽車,其新能源車產能達到70萬輛。作為目前的電動汽車領頭羊,特斯拉當然不會局限于50萬輛。
因此,對特斯拉來說,在國內擴充產能是一定的,唯一的懸念就是何時、何地擴產。這就給落戶重慶增加了可能性。
不過,最后落址不一定是重慶
歷史表明,在選址方面,馬斯克是個精明的商人,他決不會輕易敲定最終地點,而是在各個地方政府之間談判,周旋,獲得政策法規、土地資源、貸款金融等方面的最大支持。
當然,重慶是熱切希望特斯拉落戶的。重慶的支柱產業就是汽車,堪稱西南汽車城,目前重慶有長安、長城、福特、現代、上汽依維柯紅巖等汽車品牌。
但是,正如媒體所言,在汽車新四化的大潮下,重慶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似乎落后于合肥。合肥經過漂亮的幾招,把大眾新能源、蔚來等代表新興產業的品牌召入懷中,前景看好。但是,重慶目前的汽車企業在新四化方面還缺少建樹,力帆步履維艱,長安汽車、長安福特的新四化勢頭也落后于比亞迪、吉利、特斯拉等競品。
重慶亟需新鮮血液輸入,來讓這座汽車城煥發青春。因此,重慶歡迎特斯拉在情理之中。特斯拉上海工廠的爆紅,更給重慶樹立了榜樣。
但是,這正中馬斯克下懷。有報道稱,特斯拉在中國已經先后接觸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西安、長沙芙蓉、重慶兩江等城市。就在半年前,西安曾表示,希望特斯拉能夠到高新區設立整車制造工廠。
無疑,在這些邀請中左右逢源,殺價砍價,將是特斯拉中國團隊的重要工作。
2015年,《財富》曾寫過一篇文章,沙漠中的工廠:起底馬斯克的狡黠,炫耀、誘惑、壓榨和恐嚇。此文講述了馬斯克在各地方政府之間周旋選址的故事。接下來,這個故事又將在國內上演。
業內對此褒貶不一。不過,對于其他電動汽車企業而言,特斯拉的成功對他們即是壓力,也是幫助。說壓力,是因為特斯拉搶占了他們的潛在客戶。說幫助,因為特斯拉教育了消費者,吸引人們從燃油車轉向電動汽車,進而培育了電動汽車市場。
總之,國內電動汽車品牌繼續加油吧,不要再出現第二次“市場換技術”的尷尬。
來源:車哥們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20665
以上內容轉載自車哥們,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