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有關特斯拉拒絕向拼多多團購車主交付Model 3車輛的事件不斷發酵,特斯拉、拼多多、消費者等各方人士相繼發聲。目前,各方意見并不一致,特斯拉堅持認為消費者從拼多多團購的行為違背了訂車條款中的“禁止轉賣”協議,拼多多指出將支持消費者維護權益。
拼多多上“團購”Model 3特斯拉拒絕交付
一場團購模式的買車活動,是如何將特斯拉、拼多多、消費者多方牽扯其中的?
拼多多“團購”特斯拉活動頁面截圖。
今年7月21日,連鎖汽車銷售平臺宜買車聯合拼多多推出了一場特斯拉萬人團購活動。活動期間,特斯拉官方指導價為27.155萬元的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航后輪驅動升級版 ,在拼多多平臺上的團購價為每臺25.18萬元,團購價格比官方售價便宜了近2萬元。
活動上線后,引發了超過3萬人報名參與,而最終能得到“團購價”的僅有5個名額。
特斯拉在微博上對于拼多多“團購”的聲明截圖。
然而在該活動上線同日,特斯拉在微博發布官方聲明,稱接網友舉報獲悉了宜買車汽車旗艦店在拼多多上推出的萬人團購活動,并稱:“我司特在此聲明,我司未與宜買車或拼多多就該團購有任何合作,也未與宜買車或拼多多有任何形式的委托銷售服務,亦未就此次團購活動向宜買車或拼多多銷售過任何本司生產車輛。我司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如消費者因尚上述團購活動產生任何爭議或權益受損,我司不承擔任何責任。請廣大消費者知悉。”
來自特斯拉的這一官方聲明,表明了這場團購并非特斯拉主動參與其中。然而事情并沒有到此結束。
8月14日,一位來自武漢的購車人稱,其通過拼多多網購平臺購買的國產Model 3被特斯拉拒絕交付。在這位購車人提供的信息中,特斯拉交付專員以“我司懷疑此訂單為拼多多或其他商家以您的名義下單。實際上構成向我司隱瞞真實下單信息,我司此前公告已經聲明拼多多的該團購活動未經授權,您應當向付款購車的商家要求交付車輛或者退款”。
根據上述車主公開的轉賬電子回單顯示,其向特斯拉汽車銷售服務(武漢)有限公司轉賬了27.055萬元(之前已預交1000元訂金),并提出“我個人信息下單買的車,你們也收到錢,怎么就算欺騙?”
特斯拉交付專員表示,拼多多和宜買車的行為,違反了特斯拉汽車訂購條款中明確約定的禁止轉賣條款,并勸告該武漢車主通過特斯拉官方渠道下訂單。
據悉,在特斯拉“禁止轉賣”條款中,強調特斯拉直接面向客戶銷售汽車。“對于任何和我司認為其目的是為了轉賣的訂單或者其他非善意目的的訂單,我司有權單方面解除本協議。”特斯拉負責人指出,“特斯拉中國曾在多個渠道公開明確表示,特斯拉官方網站為新車唯一正規購買渠道,且從未委托其他平臺或商家進行銷售活動。”
直銷模式價格調整成家常便飯 特斯拉:為了消費者好
與傳統汽車廠商不同,特斯拉在銷售網絡布局上并沒有采用授權經銷商模式,而是采用了“廠家直銷”。此次拼多多團購不被特斯拉“允許”,與其直銷模式產生了直接沖突有一定關聯。
特斯拉線下體驗店。人民網 鄂智超 攝
記者打開特斯拉的中國官方網頁,Model 3的定車入口被放在了非常顯眼的位置,點擊進入后便可直接開始定車程序。
特斯拉從進入中國市場開始,就沒有遵循汽車業內普遍形成的“布局經銷商網絡”的戰略,而是其所有線下門店均由廠家設立,提供體驗式營銷。其中,線上官網進行定車、選配、付款等一系列“手續”;線下則設立門店,即所謂的“體驗店”。這一營銷方式,也被蔚來、小鵬、威馬等一眾造車新勢力所借鑒。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曾回應:“特斯拉做網絡直營是要確保所有的客戶從開始到最后都有全鏈條的最佳體驗。投資人希望在中國賣高一點,很多汽車廠商都這么干,但我認為不能欺騙消費者。”
特斯拉曾發布官方聲明表示,這種創新的營銷模式,最先受益的就是消費者。省略了渠道成本,價格更透明、實惠,從試駕、訂車、交付到售后的一體化服務提供更多便利。
有汽車業內人士分析,特斯拉的直銷模式放棄能快速打開渠道的高效分銷模式,而另辟蹊徑的直營模式頗具風險,但也有其用意。其中,將線下體驗店用于“培養消費者”是其主要目的之一,體驗店可以成為化解消費者對新能源車使用疑慮的“教育中心”。
通過被特斯拉牢牢把關的銷售渠道,實現降低運營成本,減少了經銷商成為“中間商”,形成“全國統一價”的局面。而事實上,特斯拉多年來確實在控制價格上做到了“一家之言”。
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航后驅升級版價格多次調整官網截圖。
長期以來,特斯拉涉及新產品及價格調整的多起事件,曾引起用戶的廣泛質疑。此前,Model 3標準續航后驅升級版的進口車售價36.39萬元,而在國產后,該車型售價在補貼后降至29.905萬元,降幅高達6.485萬元,不免讓早先購買了進口版本的消費者有些“心酸”。2020年,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航后驅升級版又再度經歷調整,截至目前其補貼后售價為27.155萬元。
特斯拉不僅在價格調整上動作頻繁,其產品投放也上演“突然空降”,引發不滿。2020年4月,特斯拉國產Model 3長續航后驅版上市,其補貼后售價33.905萬元,相比進口版補貼后的42.10萬元價格,下調了8萬多元。消息發布后,網絡上就出現了車主“維權”的消息,認為特斯拉此前沒有告知長續航后驅版會國產,導致訂單已下定,而沒趕上“更實惠”的長續航版本。
無獨有偶,同樣使用直銷模式的小鵬汽車,在2019年也因其小鵬G3車型換代,導致續航較大幅度增加,引發了老款車主的集體維權。
“扯皮”局面何時休?各界人士表態
一方面,特斯拉堅稱自己沒有與拼多多或宜買車進行委托銷售或合作;一方面,是通過這次“團購”等著以優惠價格提車的消費者。這樣的“扯皮”局面將如何打破?
北京法學會電子商務法治研究會會長、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邱寶昌表示,團購特斯拉最終采取曲線方式進行交易,與特斯拉在中國銷售采取直營模式有關。
邱寶昌認為,“拼多多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不是特斯拉汽車買賣關系,雙方是委托支付價款行為,拼多多受消費者委托代為支付汽車價款的行為,因此不存在‘轉賣’關系。”
“在市場上做大做強的經營者都是依法經營,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重視并尊重消費體驗,經營者絕不能僅憑一時的技術、銷量領先,忽視了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和消費者感受,切記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才能贏得市場。”邱寶昌分析道。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向記者表示,消費者自己在特斯拉官網下單購買,在最后付款環節由拼多多或平臺商家代付,這并不能認定為違反了特斯拉訂購條款的轉賣行為。“這種代付方式是為了保障平臺補貼消費者購買行為的真實性,本質上而言消費者與拼多多及宜買車達成的是‘墊付協議’,拼多多及宜買車的代付行為并不違法。”趙占領說。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訂購條款也并未禁止消費者購車時找第三方代付。
趙占領表示,“只要消費者下單并完成支付,特斯拉就理應履行約定,取消訂單、拒絕交付車輛做法沒有法律依據,構成合同違約。”
也有網友認為,價格體系本來就是維系品牌的方式,特斯拉已聲明過并未和拼多多或宜買車合作,但卻被強行關聯、強行成團,這樣的“團購”違背了特斯拉的直銷原則,因此不被其承認。
還有網友認為,根據雙方聲明,客戶下單并支付了1000元訂金,再由拼多多代付剩余尾款時才被特斯拉發現并判定屬于轉賣行為。從財務處理上講,作為提供產品的特斯拉,不僅要管“錢從哪來”,還要管“車往哪去”。其中“錢從哪來”涉及到財務開票中合同信息與發票信息一致性,不能將客戶個人簽的合同,卻開票給拼多多相關公司。“車往哪去”涉及到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的確認,如果拼多多以27萬買到車不去上牌,而是另外轉給團購客戶,特斯拉就無法獲得相應的財政補貼。
來源:人民網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23384
以上內容轉載自人民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