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汽車企業的財報陸續出爐,在疫情的沖擊下,汽車企業在報告期內大多出現營收與利潤雙雙大幅下滑。如最具盈利能力的上汽集團上半年營收與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837.40億元和83.94億元,同比分別下滑24.60%和39.01%。
壓力之下,長城汽車與吉利汽車先后下調了自己的業績目標:長城汽車將2020 年全年銷量目標從此前的 111 萬輛下調至 102 萬輛,凈利潤從此前的 47 億元下調至 40.5 億元;吉利汽車的目標則從141萬輛下調約6%至132萬輛。
車企壓力尚且如此,那么與車企同命運,且抗壓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更低的汽車經銷商的境遇又如何呢?
頭部經銷商集團扛過疫情壓力
廣匯汽車于8月29日發布的2020年半年度報,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0.76億元,同比下降18.1%;實現歸母凈利潤5.01億元,同比下降66.8%。其報告中顯示,在一季度中,該集團曾一度出現虧損,至二季度凈利潤才轉正。
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汽車經銷商集團,廣匯汽車在全國布局數百家汽車銷售網點,同時背后又有恒大集團作為股東,其抗風險能力在行業中已數首位。
但面臨車市下行與疫情的雙重壓力,廣匯汽車仍做出了發行債券補充現金流的決定,今年7月該公司被證監會核準可發行面值總額33.7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券。
作為國內第二大汽車經銷商集團,中升控股發布的上半年業績顯示,該公司實現收入582.0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歸母凈利潤為22.9億元,同比增長10.1%。
此外,國機汽車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82.91億元,同比減少31.49%,歸母凈利潤2.24億元,同比減少45.03%。
從各個汽車品牌披露的銷售數據可以看出,疫情后期,銷售回暖,其中豪華品牌回暖最早,受此影響,豪華汽車品牌經銷商也較早走出疫情的陰霾。
和諧汽車是以經營豪華汽車品牌為主的經銷商集團,據該公司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受疫情影響,上半年該公司新車銷量為14613輛,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5.5%,導致主營業務收入為57.54億元,同比下降2.3%;歸母凈利潤為2.34億元,同比減少18%。
資金鏈斷裂危機一觸即發
眾所周知,汽車經銷商行業流動資金規模龐大,而新車銷售利潤卻在逐年下滑,傳統的汽車經銷商往往在發展順風順水時,埋下巨大的隱患。看似如巨塔一般的龐大公司,很有可能因為一根稻草而轟然倒下。
去年,曾有作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的經銷商集團龐大集團出現危機,先后出售多家盈利能力頗強的4S店以自救,隨后又以重整引入新的投資方挽救公司。如今正有不少經銷商步其后塵,首當其沖的就是潤東汽車。
近日潤東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接獲通知,因逾期未還債權人人民幣165.9萬元及利息,債權人已于2020年8月20日針對附屬潤東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向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破產重整申請。
潤東汽車正面臨嚴重虧損,此前該公司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收入大幅下跌14億-15億元之間,凈虧損預計為2.13億-3.13億元。
與此同時,另一家大型汽車經銷商集團也陷入嚴重的債務危機。
近日,正通汽車發布盈利預警,與2019年同期的公司股東應占溢利約人民幣4.71億元相比,預期集團于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公司股東應占虧損不少于人民幣13.31億元。
嚴重的虧損導致正通汽車屢屢出現債務問題,近期多位消費者在通過該集團買車時遇到已交付全款,但是無法提車的情況,經銷商方面解釋的原因是集團資金鏈斷裂,無法向銀行贖回抵押的車輛合格證。
據悉,正通汽車有意出售29.9%的股份給廈門國貿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八成經銷商銷量負增長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研顯示,汽車經銷商在2020年的生存壓力加大,汽車消費市場出現大幅下滑,眾多經銷商處于虧損狀態。傳統經銷商業務盈利能力下降,新車銷量不佳,售后收入僅為去年全年收入的41.5%,同時售后毛利率略有下降。
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上半年,實現銷量正增長的經銷商占比僅為21.5%,超過3成的經銷商銷量同比下降30%以上。
盡管車市環境嚴峻,但退網在整個大市場中仍是少數個別行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國內乘用車經銷商總數為29773家,較2019年底數量減少0.7%。
進入下半年,車市的下行壓力仍未緩解,與此同時,汽車企業作為銷售渠道的掌控方,又在新零售的趨勢下拓展新渠道,新舊壓力同時來襲,汽車經銷商還能夠支撐多久?
來源:藍鯨汽車
作者:靳朗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24841
以上內容轉載自藍鯨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