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正通汽車旗下全國各地4S店多名車主無法提車,被傳陷入資金鏈危機之后,又一家頭部經銷商的業績陷入大滑坡。
近日,國內頭部汽車經銷商廣匯汽車(600297.SH)發布年中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660.77億元,同比下降18.13%,實現凈利潤5.01億元,同比大減66.82%。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其凈利同樣大跌64.74%至4.79億元。
不過,廣匯汽車在二季度的回暖勢頭明顯。報告顯示,廣匯汽車營業收入一季度同比下降31.36%,二季度則小幅下降6.77%;隨著國內疫情逐步穩定,營業收入二季度較一季度上升58.06%。
截止今日收盤,廣匯汽車股價報收3.84元,上漲1.86%,總市值311.44億元。
事實上,廣匯汽車在上半年遭遇營收凈利雙降的表現只是國內經銷商行業的一個縮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現銷量正增長的經銷商僅有21.5%,超過3成的經銷商銷量同比下降30%以上。
“上半年經銷商虧損主要還是疫情導致,但二季度普遍都回暖強勁”。9月1日,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告訴時代財經,疫情下經銷商營收都普遍下降,此外,經銷商經營不同的品牌也會造成旗下營收分化的狀況,比如豪華車市場,基本是沒有虧損。
豪車銷量占比提升 上半年總負債超900億
目前,廣匯汽車仍然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汽車經銷商集團。今年5月,中汽協發布《2020年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廣匯汽車在各大經銷商集團中營收規模和乘用車銷量均排名行業第一。
今年上半年,廣匯汽車實現新車銷售31.42萬臺,去年同期為42.88萬臺,同比下降26.73%;維修規模上,實現維修臺次328.09萬臺;期內上半年總營收660.77億元,同比下降18.13%。
同時,期內廣匯汽車實現二手車代理交易量12.04萬臺,較去年同期的15.35萬臺下降21.56%。
圖片來源于廣匯汽車官網
報告顯示,上半年廣匯汽車共向主機廠申請新授權門店28個,其中包含寶馬、奔馳、奧迪、沃爾沃、一汽豐田等品牌。截至6月底,公司經銷50多個乘用車品牌,運營824個營業網點,包括767家4S店,其中豪華品牌門店占比近30%,豪華車銷量占比由年初的20.5%%提高至23.5%。
主營業務銷量下降讓上半年公司凈利大跌66.82%至5.01億元。一季度,廣匯汽車更是出現虧損狀態,據一季報顯示,期內公司營收為256億元,較上一年同期下降31.36%,凈利潤為-3.9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01億元大減149.58%。
今年以來,廣匯汽車乏善可陳的經營業績不斷引發輿論關注,尤其在一季度錄得凈虧損之后,廣匯汽車身陷資金鏈緊張的傳聞不絕于耳。
截至今年6月30日,廣匯汽車總負債為906.3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6.69%。目前,公司股東質押比例仍居高不下,wind數據顯示,公司股東質押比例為45.90%,其中,兩大股東廣匯集團和CHINA GRAND AUTOMOTIVE (MAURITIUS)LIMITED質押股權均超過總股本20%。
據了解,自今年6月中起,大股東廣匯集團未來半年內分別到期的質押股份累計數量為877,043,000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32.83%,占公司總股本比例10.81%,對應融資余額15.36億元;未來一年內分別到期的質押股份累計數量為1,357,266,713股,占其所持有股份比例50.81%,占公司總股本比例16.74%,對應融資余額21.26億元。
上述股權質押主要用于補充廣匯集團日常營運資金,對于償還資金,廣匯集團則表示,還款資金來源主要來自于其自有及自籌資金,目前集團具有足夠的資金償付能力。
9月1日,時代財經就廣匯汽車上半年業績和公司發展規劃等問題致電其董秘辦,對方并未正面回應相關采訪問題。
近八成經銷商負增長 中升控股韌性凸顯
除了廣匯汽車業績大減以外,上半年國內汽車經銷商的經營業績數據幾乎都是降字當頭。
在時代財經統計已披露中報的7家主流上市經銷商中,包括廣匯、中升、永達在內的7家企業總營收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只有1家實現營收和凈利潤上漲。
作為龍頭經銷商,廣匯汽車營收規模第一,但凈利潤遠不如中升控股;此外,永達汽車和國機汽車都實現了超180億元的營收并錄得凈利潤為正。
制圖/時代財經 數據來源于企業年中報
正通汽車和潤東汽車則出現凈虧損狀態,二者分別虧損13.66億元、2.76億元。據悉,正通業績虧損已持續發酵,此前多名正通旗下4S店車主向時代財經反饋稱,全款買車后至今未能提車,雖然正通方面表示將承諾客戶成功提車,但虧損的業績亦不免令消費者感到擔憂。
在一片“哀嚎”的大市中,主營豪車業務的中升控股在上半年可謂韌性凸顯,不僅營收實現微漲,達到582.03億元,凈利潤更是增長10.09%至22.92億元。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近日發布的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乘用車經銷商數量總計為29773家,和去年底相比減少0.7%;今年年上半年,實現銷量正增長的經銷商僅有21.5%,近八成經銷商銷量出現負增長,超過3成的經銷商銷量同比下降30%以上。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此前曾表示, 廠家在疫情期間對經銷商提供了很大幫助,不過到了6月份以后,車企和廠家就都恢復了考核,這對大部分的經銷商來說,經營和業績壓力明顯增加。
崔東樹向時代財經表示,二季度車企廠家都恢復了對經銷商的業績要求和相關考核,但從整個行業來說,疫情下都銷售慘淡,此外,品牌分化也加劇尾部企業的虧損,而頭部車企和經銷商的經營狀況從二季度就已開始恢復正常。
雖然經銷商遭遇了上半年的“至暗時刻”,但從最新的產銷數據來看,7月乘用車市場實現了自2018年5月以來的最高同比正增長,經銷商行業自然將直接受益。“預計下半年整個經銷商行業的走勢應該會比較強,整個車市的降幅也將持續收窄。”崔東樹向時代財經表示。
來源:時代財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25093
以上內容轉載自時代財經,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