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過了6號的“海枯石爛”,熬過了9號返工的“滄海桑田”,上汽集團9月的銷量,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晚一些。
9月12日,上汽集團發布了9月份產銷快報。數據顯示,9月份集團銷量突破60萬輛大關,實現整車銷售60.2萬輛,同比增長9.5%,環比增長19.5%;1-9月累計銷量361.3萬輛,同比下降18.1%。雖然累計銷量仍處于兩位數的下跌,但從今年二季度尤其是“繁忙的五月”開始,上汽已經實現六個月銷量連漲。
從集團三大“供血奶牛”來看,上汽通用銷量當月增長9.5%至15.3萬輛,前三累計銷量下滑22.0%至95.2萬輛;上汽通用五菱增長19.7%至17.6萬輛,累計銷量下滑12.6%至98.5萬輛,反觀上汽大眾板塊,在年后身陷“八連跌”后,仍未止住頹勢,銷量略微下滑1.2%至17.5萬輛,單一品牌銷量冠軍成了唯一慰藉。
除此之外,集團乘用車、商用車等板塊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復蘇。其中上汽乘用車板塊實現銷量6.6萬輛(包含國內外),同比增長7.3%;上汽大通銷量達到2.1萬輛,同比增長40.3%,寬體輕客家族一舉跨越7000臺銷量大關,同比增長115.3%。
這么看下來,在其他板塊的都在復蘇的如今,上汽大眾竟成了集團當月唯一一個下滑的板塊!
上汽大眾的增長,它在多遠的未來?
“八連跌”后“九連跌”,上汽大眾的連跌究竟什么時候是個頭?
進入2020年后,上汽大眾未能實現哪怕一次同比增長,旺季時傲慢種下的花終究在淡季結出罪惡的果,前9月累計銷量下跌25.9%至103.1萬輛,從“不愁賣”到“賣不動”,處境尷尬。
其實,上汽大眾的頹勢不僅僅是在月銷量的表格里,更體現在4S店每一位上汽大眾銷售那兒。
在記者上個月的一次車市調查中,上汽大眾的銷售人員因銷售壓力過大而出現過失態行為,盡管從穿著到話術,再到態度上不難看出他是一位優秀的銷售人員,但品牌疲軟的市場表現終究會讓經銷商買單,上汽大眾的銷售人員“壓力山大”。
實際上,自從去年平安夜里中保研公布了帕薩特的碰撞評測成績,A柱的彎折潰縮讓帕薩特這一狼堡的標志性車型,一時間成了大眾的軟肋,消費者早已崩塌多年的“合資信仰”的糟糕情緒也在這一刻爆發。隨后,“帕薩塔25%”的關鍵詞在媒體和社交平臺上持續發酵,甚至幾年前多次登上315晚會等往事也被再次提及--上汽大眾遭遇產品與公關危機。
只是,上汽大眾并未處理好這次公關危機,甚至可以說是每一步都踩在了錯誤的點上。當消費者需要帕薩特堪稱災難的碰撞成績討個說法時,它選擇了冷處理;當事件浪潮逐漸退卻時,賈鳴鏑又跳出來發表了“安全是DNA”的言論,再次激起千層浪……
據乘聯會發布的國內主要廠商追蹤分析數據顯示,整個九月份,這些廠商每周都實現了日均銷量的連續增長,有三周的日均銷量增長都超過了兩位數,其中第三周的增幅高達16%,也就是說,這是一個金色的九月。如果說上汽大眾銷量下滑是由于市場不景氣,那么當市場回暖時,其銷量的下滑仍然止不住就能說明問題了。
前不久,上汽斯柯達公眾號改名“上汽大眾斯柯達”,倔強的斯柯達用了四年時間企圖做大做強,在各種嘗試后,終于倒在了一線合資和自主品牌的雙重擠壓之下,哪怕是4月份全系降價也沒能帶來多少起色。而這一戰略,不知會給上汽大眾帶來什么實質性的正向反饋。
與上汽大眾形成對比的是另外兩大板塊--上汽通用與上汽通用五菱,前者別克品牌銷量同比增長28%,凱迪拉克品牌銷量同比增長41.7%,共同支撐上汽通用銷量達到15.3萬輛,同比增長9.5%;后者五菱宏光MINI EV創下日銷千輛紀錄也為上汽通用五菱走出陰霾貢獻力量,使得上汽通用五菱整體銷量達17.6萬輛,同比增長20%。
眼看著三駕馬車中的兩個已經開始加速,上汽大眾的增長,到底在多遠的未來?
新能源左(L)與右(R)
除了上汽大眾微跌之外,其他板塊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集團整體甚至實現了六連漲,老實說,上汽集團這幾個月的表現要比它的風評好得多。
就拿海外表現來說,上汽集團自主品牌海外當月銷量達到2.7萬輛,同比增長66.6%,1-9月份上汽實現海外整體銷量22.1萬輛,繼續保持國內行業第一,占中國車企海外總銷量的三分之一。
除了以上板塊之外,新能源也是上汽集團全力推進的板塊。從9月的具體市場表現來看,上汽新能源汽車銷售4.0萬輛,同比大漲223.8%,連續第二個月奪得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如果能保持勢頭,新能源板塊有機會成為拉動集團品牌與銷量增長新的突破點、增長點,而瞄準“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國際化”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也是上汽全力推進的。
上汽集團推進新能源尤其是中高端新能源的步伐從未停止。
榮威早先就推出過MARVEL X,今年5月初在榮威品牌“雙標”戰略的發布下,又誕生了榮威R標,這些舉措一一開啟了上汽中高端新能源戰略。從已經上市的ER6到今年年底前要推出的MARVEL-R,R標的產品已基本覆蓋轎車、SUV兩個主流領域,形成了以MARVEL系列為主的旗艦產品,ER系列為主的轎車產品,未來甚至還有與ER系列平級的SUV產品。
目前,上汽乘用車正在實施支撐R標獨立的基礎性工作,以營銷層面為例,讓R標全面去榮威化,如對外稱之為“R汽車”,前綴換成了上汽乘用車高端純電動汽車品牌,其新零售服務模式體驗店都稱之為R-Super Center城市旗艦店、R-Center城市中心店等都是上汽集團沖擊中高端新能源領域的具體舉措。
除了R標外,上汽集團還將成立一個與上汽乘用車平級公司,內部稱之為上汽一號項目“L”。
據悉,這個代號為“L”的項目,籌備于2年前,主打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主要運營對標特斯拉的頂級純電動汽車品牌,未來將以全新的模式搶占市場,被上汽內部視為“一號工程”。
最新消息是,該項目組由董事長陳虹親自掛帥,總裁王曉秋任總指揮,副總裁兼CFO衛勇、副總裁兼總工程師祖似杰等高管也悉數進入組內。原上汽乘用車公司的兩位高管蔣峻任“L項目”執行組組長;劉濤任副組長,陣容堪稱上汽最強男團。
前有“R”,后有“L”,一左一右,上汽集團探索中高端新能源的路上既有動力也有壓力--動力來自“新能源即未來”的行業共識,來自自身對于中高端新能源領域探索的渴望;壓力來自同城的特斯拉工廠,來自800余公里外的武漢。
文/李思佳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29256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