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燒錢早已成為業內公認的一個基本事實。蔚來、理想、小鵬在美股的順利集結更加強化了這一認知——要想拿到智能電動汽車下半場競賽的入場券,最快的捷徑似乎只有一條,那就是通過不斷的融資,最后借著IPO的東風,一鼓作氣沖入第一陣營。
近日,天際汽車宣布已完成超過50億元人民幣的新一輪融資。與此同時,天際汽車已開啟IPO的相關籌備工作,計劃于2021年IPO,且新一輪Pre-IPO融資也已啟動。
天際汽車董事長、CEO 張海亮博士
“現在的資金支撐到上市沒問題。”天際汽車董事長、CEO 張海亮頗具信心地表示。
那么,在如今擁擠不堪的造車賽道中,天際汽車能否如愿殺出一條“血路”,成功躋身第一陣營,成為名副其實的頭部新勢力呢?天際汽車又有哪些過人之處接連獲得資本的青睞,并有十足的底氣敢于放話明年即可上市呢?
天際汽車再獲資本青睞
據透露,天際此次超50億元的融資由地方政府產業引導基金、大型國有銀行領投,資金將用于后續的新車型研發、智造、銷售渠道及服務體系建設、品牌營銷推廣等工作。
據悉,資方首要看重的當屬天際汽車在三電、智能駕駛、智能網聯等領域的自主研發實力。
張海亮曾多次強調對未來具有決定意義的部分,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在軟件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一個是智能座艙方面的人機交互,一個是整車控制,這兩部分是核心的,核心部分必須自己做。”
作為少數擁有正向研發能力的新造車企業,天際汽車借助成熟技術人才梯隊,迅速構建了囊括整車、造型、底盤、車身、電子器件、新能源動力、車聯網再到自動駕駛的完善自主研發體系。
今年 9月19日剛剛上市的天際汽車首款產品5+X智能電動SUV ME7,補貼后售價21.88萬元-28.98萬元,可謂“精雕細琢”,幾乎是集合了天際汽車在智能網聯、智造工藝各個層面的實力之大成,因此才能在前不久舉辦的第十六屆北京國際車展上,成功收獲了媒體、行業分析師及參展觀眾的普遍好評。
憑借獨特的設計,天際ME7斬獲素有工業設計奧斯卡之稱的“德國iF設計獎”,造型優雅、運動又極具未來感。在智能科技方面,其基于天際汽車自主研發的iMA智能數字化架構打造,無論在車聯網還是智能輔助駕駛上,都很有競爭力,5+X屏即時互聯、Face ME人臉識別、AI智能助手、Magic-3D交互界面、APA/RPA全自動泊車等功能均亮點多多。
尤其是智能座艙黑科技深受好評。有不少試駕媒體在體驗后表示,天際 ME7車內的五屏聯動交互系統,科技韻味十足,操作起來也十分便捷,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頂級造車班底加持
在強勁且極具說服力的自主研發實力的背后,是頂級造車團隊的背書與互聯網人才的加持。
縱覽智能電動汽車市場中的主要玩家,團隊的構成大致包括兩種,一種是諸如理想、小鵬一樣完全從互聯網起家而毫無造車背景,一種則是如北汽、奧迪等樹大根深制造實力雄厚卻急于完成大象轉身的傳統車企;而天際汽車為代表的企業卻完全屬于另外一種:既有新,又有舊,團隊是新舊兩股勢力融合的產物。
翻開天際汽車一眾高管的履歷發現,團隊的核心成員幾乎全部擁有20余年以上的深厚造車經驗,管理層及員工則多來自大眾、通用、保時捷、沃爾沃、捷豹路虎等世界一流車企。天際汽車的高管大多出身于傳統主機廠,但絕不是簡單的“出來”,而是在傳統車廠的基礎上注入深度思考。
張海亮作為天際汽車的掌舵者,就曾作為“上汽集團最有潛力副總裁”,一手打造出了“朗逸奇跡”。而首席技術官牛勝福,首席人事官金迪、首席財務官陳曉斌、首席制造官劉巖、首席營銷官陳敏等背后都有原上海大眾的身影。
另一方面,天際汽車還有充分的互聯網基因。
“如果單純談一臺車沒意義,我們的作用是讓互聯網和汽車綁定,從架構、應用深層次以及互聯網、云端深深植入我們的體驗。” 天際汽車董事、CTO牛勝福表示。
據悉,在天際汽車人才隊伍中,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一半以上,而智能化、車聯網方面的研發人員又占研發團隊的一半,其中亦有不少研發人員來自手機、智能硬件、互聯網等領域。
正是憑借“汽車+互聯網”的人才策略,天際汽車才打造出一個真正的新舊勢力融合的實力造車團隊,很顯然,這支實力雄厚的團隊在魚龍混雜的新造車大流中獨樹一幟,為資本市場注入了一支強心劑。
打造 365 全場景服務體系
人們開始逐漸意識到,從互聯網時代孕育而出的智能電動汽車,其“打法”早已今非昔比,如果仍然選擇簡單停留在燃油車 “大規模批發+固定門店零售”的營銷模式,那么最后的結局一定會慘淡無比。
因此,這條賽道如今的規則變成了:得人心者得天下。也就是說,只有堅持用戶為王,圍繞用戶的真實需求打造出全新的營銷服務體系,才能最終贏得用戶的青睞。
為給用戶帶來優質的體驗,天際汽車將顛覆傳統,傾力打造365全場景服務體系。
天際汽車方面稱,此次獲得的新一輪融資到賬后,公司將加快天際中心、智選空間、安心工場、速捷驛站等線下銷售服務網絡的建設,打造差異化“一城一策”渠道策略,預計到2020年底完成20城30家門店的目標,到2025年將覆蓋全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和部分三線城市,屆時門店數量將超過200家,以確保用戶能夠收獲更好的購車體驗。
此外,天際汽車將與國網、星星充電等頭部充電服務商合作建設包含快充站、網點專屬充電樁、公共充電在內的充電服務體系,該服務體系將覆蓋社區、商業熱點地區以及高速公路等場景,幫助用戶解決充電難,找樁難的問題。
從融合新舊勢力的頂級造車班底,到劍指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的產品ME7,再到365 全場景的營銷服務體系,再到如今高達 50 億元的融資規模,天際汽車躍升造車第一陣營之路,似乎已萬事俱備。
目前,唯一等待的“東風”就是交付成績單了。只有實打實的銷量數據,才是保護車企一路過關斬將的“金字令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張碩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29549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