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一個很特殊的年份,疫情影響了全球經濟,中國首當其沖。3月間,和趙長江電話交流時,整個市場一片肅殺,當時大部分朋友對今年的市場很悲觀,只有這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用他的湖南口音說:“沒關系,總會過去的,天塌不下來。”
6月以后,中國成功控制住了疫情,經濟快速反彈,汽車市場重新變得欣欣向榮。但是兩個新問題,讓電動汽車圈的朋友們感到郁悶。一個是歐洲市場超越中國,另一個就是特斯拉Model 3在中國市場一騎絕塵,打遍天下無敵手。
9月,當五菱宏光MiniEV上險量超過Model 3的時候,在圈子里曾引發了一小陣歡呼,但很快就冷靜下來:兩者價格相差近10倍,根本就不是一個市場,不具可比性。
“誰會是本土企業里,第一個站出來單挑特斯拉Model 3的?”這個問題像一個幽靈,漂浮在這個快速成長、心比天高的企業家群體頭頂,大家心里都憋著一口氣。
現在,趙長江,這位小個子的湖南人高舉戰旗,準備發起強攻了。11月4日晚,比亞迪宣布10月銷售數據,其中漢(EV+DM)月銷達到7545臺,月環比增幅達到驚人的34.4%。
比亞迪漢到底有多大潛力?10月27日,比亞迪坪山總部,趙長江在接受第一電動“致變革者”欄目專訪時,系統回答了這一問題。
“12月交付(漢EV+DM)肯定要破萬,上險量也要破萬”
龐義成:比亞迪漢從誕生之初就吸引了非常多的目光,很多人都看好它,但同時又有人表示擔心:這個產品賣得很貴,能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預期?漢上市至今有幾個月了,請先講一講你對這個產品目前的市場表現是否滿意?
趙長江:漢這款車是比亞迪十年技術的結晶,可以說是中國自主核心技術的一個很好的展現,尤其在電動車領域。所以它在7月份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費者積極的追捧。
隨著產能的不斷爬坡,在9月份,我們的終端交付量已經突破了5000臺。10月份,應該能夠達到6000-7000臺這個水平。到現在累計交付也有1萬多臺了,同時還有2萬多臺的未交付訂單。
消費者對于中國品牌、硬核科技的認可,在漢這款旗艦產品上很好地展現出來。所以我們希望,在11月份產能破萬的基礎上,交付也能接近1萬臺,幫助消費者盡快提到中國的新能源旗艦轎車。
龐義成:1萬臺是非常大的數字了,我們知道特斯拉Model 3現在一個月也就是一萬臺出頭。這1萬臺是漢EV,還是加上漢DM 呢?
趙長江:因為產能原因,屆時漢EV可能會在8000臺以上,漢DM應該在2000-3000臺。
龐義成:我注意到一個數據,9月份你們的上險量是2500多臺,剛才你說交付了5000多臺,那交付量和上險量之間是個什么關系?
趙長江:9月5600臺的交付量,是9月底產能爬坡的結果。交付是根據之前配好的訂單進行的,大多集中在每月最后幾天,導致上險量和交付量會有一些差別。
剛剛你說的2500多臺上險量是漢EV的數據,漢DM大概還有1500多臺的上險量,加起來9月的總上險量超過了4000臺,和9月的交付量差了1500臺左右。
龐義成:按照剛才的預估,到11月份的時候,你們的交付水平就能摸到1萬臺。
趙長江:對,12月份交付(漢EV+DM)肯定要破萬,然后上險量也要破萬。
“2021年,用漢單挑特斯拉Model 3”
龐義成:那就基本上和Model 3在同樣的水平上了。但現在它降價了,有可能會繼續把量往上拉。你覺得特斯拉為什么要降價?
趙長江:很顯然,他們是一家商業型的企業,肯定是依據它的商業邏輯來定義價格,為了追求商業最大化,可能會采取調整價格或者調整產品等策略。
但我們是用戶型和技術型企業,我們肯定要以保證產品質量為前提,在技術領先的前提下,還要保證對用戶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讓用戶拿到車之后,一直能保持一個非常認可的態度。
這很不容易,中國的消費者能夠對中國品牌有這么強烈的認可,對我們也是一種鞭策。
龐義成:我聽下來就是,特斯拉在不斷降價,但你們是不會降價的。
趙長江:我們肯定不會降價,因為我們的產品價值本身是超越這個價格的,包括我們的技術、用料和整個生產過程(成本都是很高的)。其實作為一個中國品牌,我們更多的是要打造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中國企業,能讓我們中國的品牌在這樣一個充滿挑戰的車市當中,占據非常核心的位置,這個是很重要的。
龐義成:如果到12月份沖到1萬臺了,這個數量能維持住嗎?
趙長江:我覺得11月、12月、1月是肯定沒問題的。2月份是春節,春節不能肯定,但3月份會回到5000-10000臺的水平。
龐義成:5000到1萬之間還差5000呢(笑)。
趙長江: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今年的部分訂單要等到明年年初才能交付;第二個是我們在2月份之前總的交付量會破3萬,接近4萬臺的水平。這個數字代表著,有近4萬個用戶用腳投票了中國品牌,他體驗之后的口碑是一個非常正向的傳播。我們對漢的產品力和服務是有充分信心的,一個人可以影響上百個人。這對于我們明年銷量持續的增長,應該會起到一個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龐義成:也就是說,到明年比亞迪漢這一款車,就可以單品去挑戰特斯拉Model 3了。
趙長江:對。我在今年6月份就說過,2021年,用漢單挑特斯拉Model 3。當然如果說它持續的降價,那我不敢在數字上預測,但如果是持續在這樣一個價格,我非常有信心。
龐義成:事實上特斯拉剛剛就調了一次價格,到23萬元左右。你覺得這次調價,對它的市場表現會有什么影響?
趙長江:我覺得應該可以吸收一些對外國品牌比較感興趣的用戶,以及限牌政策增強區域的用戶。但是持續來看,它的品牌力和二手車的保值率(是不樂觀的)。
龐義成:所以你預估它一個月能夠爬到15000臺,甚至更高嗎?
趙長江:我覺得有可能,但不一定能持續太久。
龐義成:如果它從23萬再往下降,到20萬左右,你覺得會怎么樣?
趙長江:第一點,20萬以內,是中國品牌的發力區域。我們準備了一些后續的產品,包括其他中國品牌的小伙伴,也準備了很多產品,都非常有競爭力。
第二點,它的品牌力會被消耗,甚至透支,其實現在它保有用戶的負面情緒已經很大了,對這個品牌的信任度降低了很多。消費者和品牌之間最重要的是信任,信任是需要很長時間去積累的。中國品牌和中國消費者之間的信任,現在在建設過程中,我們是不斷朝上走,但它是不斷朝下走。所以我想,如果它真的要降到20萬元的這個區間,反而我們的機會來了。
為什么是漢?
龐義成:這個判斷很有意思,我們可以留待時間來檢驗。無論如何,漢如果摸到每月1萬臺左右的量,都堪稱創舉。作為一款20萬元以上的汽車產品,這個量在中國本土汽車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為什么是漢,能夠在這個時候創造出這樣的成績?
趙長江:我覺得基于幾點。第一個,作為一家深耕新能源汽車產業、電池產業十幾年的企業,我們的技術引領了爆發期的到來。
第二個,在中國的市場,我們的年輕用戶非常多,90后用戶占比40%。這些用戶對中國品牌和中國制造,是有非常強的一個認可度的。
第三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目前是屬于啞鈴型的,中心城市家庭第二臺車或限購(油車)的市場,用戶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認知是非常普遍的。另外一個,在入門級的下沉市場,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度也是很高的。
中心市場的用戶對于更環保、更科技、更舒適、性能更好的新能源汽車,有明確的要求,非常符合漢的產品定位,安全、豪華和極致性能,可以很好地去匹配這些用戶的需求。
再加上比亞迪這樣的一個企業,連續很多年,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里都是第一,也連續四年實現全球銷量第一。
所以內部技術的積累,加上消費者口碑的積累,再加上這樣一款產品,在這樣一個用戶群里的定位,結合在一起,使我們能夠脫穎而出。
龐義成:也就是說,包括特斯拉,以及將來的豐田、大眾、通用、福特這些大型跨國公司,如果他們也在中國市場推出了一款和漢同區間的產品,你仍然有信心能夠跑贏市場。
趙長江:這是肯定的。第一點,他們現在造不出來這樣的產品,即使造出來了,消費者對他們也是有疑問的。第二點,不管是德系、日系還是韓系企業,其實都做出了電動車產品,但大都表現不太好,這個就要尋找產品本身的原因,對于消費者洞察,對于中國市場生態建設,都需要很深層次的探討。
龐義成:你的結論就是,他們現在距離比亞迪是有時間差的。你覺得差了幾年?
趙長江:我覺得應該是3-5年。
龐義成:你說的這些“他們”是不包括特斯拉的吧?
趙長江:在某些方面也包括。
龐義成:你覺得比亞迪漢將來是有可能超越特斯拉的嗎?
趙長江:我覺得是肯定的,是非常有信心的。我們可以看手機里的華為,他的mate系列和p系列,在中國市場是超過蘋果單品的。我想作為汽車界的華為,比亞迪一樣會有這樣一個市場表現,只是手機的周期是一年,汽車可能是五年。
第二個方面,我們更加懂中國市場,汽車不只是它的三電技術,雖然我們在三電里面也做到了全球的領先,但我們在數字座艙的定義上,未來會有更大的想象空間。我們對中國市場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把百萬級應用,用在我們的車機里面,這個特斯拉是做不到的。還有我們對中國路況的調教,與中國生態伙伴合作的能力,比他們更加主動。
第三個方面,中國的消費者一定會對中國品牌越來越充滿信心,并且會用腳去投票.
龐義成:我們來談談速度問題,剛才你說未來你們會跑得比特斯拉更快,如何跑得更快?
趙長江:第一個,比亞迪是深度的垂直整合,供應鏈體系非常完善。而且我們的供應鏈體系很堅強,不管怎樣的黑天鵝事件都不會影響。
第二個非常重要,就是垂直整合帶來的創新。我們未來會在一個新的維度上去定義汽車。無論是驅動平臺、智能平臺、轉向平臺,視覺傳達系統、雷達系統、CPU、GPU,還是高清分辨率的屏幕、攝像頭,以及電池,這些創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實蘋果手機對中國最大的幫助,就是拉動了整個產業鏈能力的提升。我們本身就有很強的產業鏈能力,同時也有垂直創新的能力,這對于我們整個技術池的不斷迭代是非常大的儲存。其次我們對中國各方面的技術應用更有把握。
龐義成:最近特斯拉剛剛宣布推出完全無人駕駛系統測試,外媒報道,美國參與測試的用戶對這件事的評價是不太一樣的。有的人說這是瘋狂的體驗,有的人持批評的意見。但至少目前看,特斯拉在無人駕駛這個領域的探索速度是無人能及的,你覺得你們該怎么追?
趙長江:這個問題你問的非常好。他們在小場景里面,確實在不斷迭代,但客觀講也有很多技術的盲區,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多困擾,甚至多次發生威脅到生命安全的事故。這種探索的精神我們是非常認同的,但我們覺得技術的探索,可以分為很多條路線,特斯拉現在堅持的路,不一定是自動駕駛最終的賽道。
我們也在做一個非常強的自動駕駛體系,最重要的幾個板塊,比如制動能力、驅動能力、轉向能力是非常強的。我們的車規級芯片在未來也會有一個非常強的競爭力,同時中國5G的通信能力,使得執行層面的交流會更快。所以我想通過努力,我們應該能夠開發出適合中國路況的產品。
全世界的自動駕駛公司,現在都有兩條路線,至于未來這條路線到底朝著哪個方向走,是有很大變數的。但我們認為,自動駕駛一定要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上。
漢能否獨立運營?
龐義成:2025年,你判斷比亞迪在中國本土的市占率能夠做到30%,其中王朝系列能夠到60-70萬輛,剩下的是e系列,加起來總量要到150萬臺左右。也就是說,漢唐兩款高端旗艦車型,在總量上是不會挑大梁的。你估計能有多少?
趙長江:從市場結構來看,我覺得20萬臺左右應該屬于一個正常的范圍。
龐義成:你期望的是,在2025年,漢唐兩個旗艦系列,每年都能分別貢獻出10萬臺左右的銷量?
趙長江:對,這是我們基礎的希望值。
龐義成:有想過這種可能性嗎,比如說把“漢”這個品牌獨立運營,前面不加綴比亞迪,就叫漢?
趙長江:目前還是把它當做王朝系列里面的一個產品名來做。但今年我們在渠道上面做了一個非常大的革新,從6月份開始,我們啟動了商超體驗中心的開發,通過兩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建立了將近200多家商超店,覆蓋了七八十個城市。這些商超店中有30%是直營店,70%是加盟店。
龐義成:這些商超店能起到什么作用?
趙長江:我們希望能夠給用戶一個更近距離體驗到我們產品的機會。因為消費者現在周末出行很少去郊區,也不愿去有一定距離的4S店,他們周末更愿意到一個Shopping Mall中去。商超店是我們貼近用戶的一個非常典型的場景。
其次,我們的車有音樂、游戲等智能網聯的云服務,對于用戶來講,靜態的體驗在漢、唐上面也能夠得到很好的展現。同時,我們在這些門店周邊建設了一些專門的停車位和充電樁,停車、充電這些生態,在我們商超的金融中心里面,也能夠去感受到。
最后,非常重要的是,用戶對于比亞迪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以前,對于新用戶的獲取,或者說改變他以往的認知,商超店也能夠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
龐義成:對渠道的改變,主要是結構上的,除了這個還有什么其他的?
趙長江:在運營生態方面,我們正在開發一個比亞迪的APP,現在我們推出的是“迪粉匯”的微信小程序,未來我們會把APP和汽車這樣一個智能網聯終端更多的連接起來,形成用戶的實時數據,讓在線用戶與品牌之間建立一個聯系。
當然現在做的還不夠好,未來三個月左右,我們會給用戶推出一個很好的體驗,高頻的云端服務,低頻的社區服務,高頻帶動低頻,從而形成我們百萬級應用的體系。其實現在“迪粉匯”的關注量已經達到130多萬,日活基本可以做到十幾萬。
龐義成:渠道的變革,用戶運營的變化,以及云端組織的變化,是受了李斌、李想和馬斯克的啟發嗎?
趙長江:是的,新創企業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通過一些移動互聯網的技術,建立一個和用戶溝通的平臺,從而打通廠家品牌和用戶之間的連接,這個前期是更有效率的。其實這是一個技術問題,更是一個理念問題,我們首先要用技術來武裝自己,然后用理念去實踐。
龐義成:但是有一個很大的區別,他們都是堅持直營模式,你怎么看這件事?
趙長江:直營模式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客觀講,因為銷量比較低,經銷商不愿意投入過大的資源來參與。
龐義成:銷量也不低了,Model 3一個月也賣一萬多臺了。
趙長江:那他也是通過十來年的發展,一個社會渠道會等你十年嗎,等你半年就不錯了,所以這是從商業邏輯里來判斷的。
但直營模式有它的優點,可以直達用戶,這個效率是非常高的。所以我們也有直營模式和經銷商模式,因為經銷商模式也有很多優點,比如服務網絡能力更強,我們做到了每100公里就有服務半徑的能力,我覺得這是中國市場里面,任何新能源汽車品牌都沒法比擬的。前幾天在新疆邊境,有一個用戶買了我們的唐DM,我們可以在24小時之內為他安裝充電樁。
龐義成:有沒有可能,以漢這個產品作為試驗,把渠道變成以直營渠道為主的一個體系。你之前說不必完全如此,因為你正在推數字門店,能不能詳細的說一下數字門店計劃。
趙長江:在這個領域,我們也深度洞察了一些新勢力門店運營的經驗。我們很多的商超店都有相應的人員進行運營,來保證用戶的體驗,當然這是在逐步提升和布局當中,但我們相信這種方式肯定是對的。同時,我們有數據管理系統,對每一個產品型號,和每一個功能的提議率更高,并且可以通過云端傳遞給我們。
龐義成:聽你說下來,數字門店就是經銷商出場地,你們出人做用戶運營,并且上數字管理設備,以實現用戶行為全流程數據的閉環,是這個意思吧?
趙長江:我覺得你總結的非常到位,基本上是這樣的一個高度融合。
龐義成:從目前的實踐來看,這200家門店,有沒有達到當初你們的設想目標?
趙長江:初步達到了。第一,周末我們這200家門店每天流量大約有3萬人,平均一家店每天有150個人,平時略低些;第二,我們的門店轉化率非常高,用戶二次到店試駕之后,對我們的車會有一個認知的轉化,一旦解決了認知的過程,轉化相當快,二次及以上到店成交率接近50%,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龐義成:那一次到店的成交率呢?
趙長江:10%左右。
龐義成:也就是說,每家店每天能賣出15臺車?
趙長江:不是,這150人之中大概率有2-3人是一個家庭,因此你要除以3。
龐義成:那就是正常情況下,每家店一天能賣出3-4臺車,平均一個月能賣出100臺車。你們門店有多大的面積?
趙長江:普遍在150-250平米之間。
龐義成:你們的坪效和同行相比是什么水平?
趙長江:我們的坪效應該是相對較高的。單個來看,我們的平均價格已經超過特斯拉,因為漢平均價格是27萬多,Model 3降價之后的價格已經比漢便宜了。但從數據上來看,我們在部分城市比特斯拉的坪效還要更高。
龐義成:你剛才說到10月份,漢EV加上漢DM就會有6000多臺,11月份會接近1萬,12月就會破萬了,所以你們的坪效將來是會超過特斯拉的?
趙長江:所以我希望未來通過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把用戶體驗做的更好。我相信轉化率會更高,坪效也會更高。
龐義成:那你們的店為什么不繼續增加,加到2000家不行嗎(笑)?
趙長江:這是有一定飽和度的,用戶在一定時間段里出現在商超內是有一個固定頻率的,所以我們希望在一個城市中,有那么一些比較典型的場景,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就夠了。
未來三年,戰略放棄10萬元以下市場
龐義成:2021年,你希望比亞迪在中國的市占率做到多少?
趙長江:我希望明年在全國范圍內,10萬元以上市場,我們的市占率超過30%。像北京這樣的城市,高的時候我們能達到接近50%。
龐義成:10萬以下市場,今年出現了一個現象級產品,宏光MINI EV。請說下你對五菱宏光這個產品的看法。
趙長江:我覺得這個產品在這個時間段推出來,很好的滿足了一部分短途出行需求的用戶,當然也很好的解決了企業碳排放體系的均衡。同時他們產品定義的能力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龐義成:你們會因為出現一個這么強勁的對手,而慢慢放棄這個市場嗎?
趙長江:短期內我們不會在4萬以內的市場里面做更多耕耘,我們還是希望在10萬以上的市場里面做更多耕耘,但未來不排除會做一些入門級的產品。
龐義成:能不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三年內,比亞迪電動車在戰略上放棄了10萬以下的市場?
趙長江:因為我們希望首先對中國主流消費市場進行耕耘,這樣對我們整個品牌的市場開拓,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我們的產能是有限的,所以在有限的資源下,要去做更主流的產品。
龐義成:這是一個勇敢的選擇。有選擇總比沒有選擇好,就怕兩頭都想要。你剛剛說過垂直整合,垂直創新是高效的,為什么現在產能會變成你們擴張的主要限制條件?
趙長江:因為我們現在開發出了刀片電池,未來會在刀片電池領域做更大的產能投入,這需要一個周期,從中長期來看,每年都會是投入期。并且我們可以看到,刀片電池是一個非常大的技術革命,它解決了安全續航、耐久性問題,所以我覺得它的可持續性是非常強的。
比亞迪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
龐義成:假如比亞迪順利的實現了品牌、研發、產品向上,在主流市場站住了腳,并且實現了30%以上的市占率,你覺得你,趙長江,作為這一任比亞迪營銷公司總經理的使命是不是就達成了?
趙長江:可能是階段性的使命吧,因為中國品牌還要走向世界。從一個國民品牌,到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品牌,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龐義成:剛才說了一個潛臺詞,就是中國品牌還要走向世界。下一步你希望比亞迪能夠走進全球的主要家庭對嗎?
趙長江:對,像我們的漢和唐,今年其實已經開始布局歐洲市場和美洲市場,在明年我們應該就可以在這些國家銷售。
龐義成:在這個過程中,你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趙長江:我覺得最大的挑戰,其實比前幾年要更清晰了。前幾年可能是不同政策帶來的產品定義和營銷節奏方面的挑戰。這幾年更多的挑戰還是在消費者認知的普及,以及比亞迪品牌高端化方面。我們有信心在這幾個方面把它做好。
龐義成:比亞迪橫跨了很多領域,汽車、電子、能源、軌道交通、半導體……而且都希望做到比較大的規模,那么在你理解,比亞迪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
趙長江:我覺得比亞迪是一家技術驅動型的公司,也是一家具有大國情懷的公司,還是一家問題驅動型的公司。這些年來,我們始終在用技術創新,驅動解決治污治堵、綠色能源消費這些核心問題。
龐義成:你覺得它有一天,能夠成長為華為這樣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公司嗎?
趙長江:我覺得正在路上。其實比亞迪一直在成長為一家世界的巨頭,從資本市場的認同,到整個產業的布局,我相信在三到五年就會產生一個非常大的國際影響。前段時間的一個全球排行榜里,我們是中國汽車里面唯一一個上榜,同時也是名列前茅的中國品牌。
龐義成:比亞迪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現在的市值是4000億元左右,今年電車和油車的銷量加起來有40多萬臺。蔚來汽車的市值有300多億美元,大概2000多億元人民幣,這已經是你們市值的一半了,但它今年的銷量也就是4萬臺,小鵬和理想的銷量可能更少一點,也撐起了1000多億元的市值。你怎么看?
趙長江:這個是不一樣的,第一他們是在美國上市的。第二,我們在電動化、智能化以及市場化等領域將要進入一個爆發期,我想隨著這一期的爆發之后,我們應該會有一個更大的建樹。
龐義成:有很多用戶通過網站給我們留言,希望能看到比亞迪更好的產品。趙總此刻你最想對廣大用戶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趙長江:首先非常感謝第一電動的朋友對于比亞迪汽車的支持,也感謝所有支持比亞迪汽車的網友朋友們。我們一直在路上,我們選擇了一條非常難走的技術驅動的路線,但我們一定會堅持,有你們在,我們未來的路一定會走得更遠更快,我們希望通過更極致的產品和服務來回饋你們對我們的支持。我相信,在一起,更完美。
作者:龐義成、王蕊
(本文為第一電動“2020年度致變革者系列訪談”之一,根據訪談錄音整理,經被訪者審閱,有刪節。)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龐義成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31122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