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A股行情上漲勢頭明顯,汽車產業在政策和年末車市促銷費的驅動下,同樣受益。
據時代財經統計,在186只汽車股中,有114家上市公司市值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合共漲超3934.6億元。其中,整車股漲勢如虹,僅比亞迪一家,市值就飆漲約1188.65億元,再加上9月上漲的918.85億,比亞迪兩月市值暴漲約2107億元,相當于漲出了一個長城汽車。
同時,在10月份還有35家汽車產業上市公司出現漲停情況,其中,9月掀漲停潮的*ST力帆當月漲停次數依然最多,與零部件企業長華股份一樣,皆為4次;跌停方面則共有7家上市公司出現,*ST力帆、*ST眾泰、廣匯汽車等皆榜上有名。
車企在二級市場的走勢和業績密切相關,從各大車企最新公布的三季報來看,營收、凈利潤等指標相較去年總體雖有所下降,但從疫情恢復期來看,相關指標數據實屬不易。以上汽集團為例,作為國內龍頭車企,雖然營收、凈利均下降超10%,但其銷售規模依然遠超國內其它車企。
據時代財經統計,比亞迪、長安和江鈴汽車在前三季度都實現了凈利潤翻番,長安汽車凈利潤更是上漲230.98%,達到34.86億元;此外,還有小康股份和夏利,在營收大減的同時,凈利潤數據卻大幅飆漲等也引發行業關注。
股價榜:廣汽、比亞迪大漲超3成,ST汽車股普跌
據時代財經統計,10月份,有114只汽車產業股實現股價上漲,70家企業股價有所下降。而在整車股價表現上,由于汽車產業行情的積極向好也帶動了大多數車企的走勢。其中,廣汽集團、比亞迪和長城汽車的股價漲幅分別達到41.07%、37.48%、24.06%。
由于旗下擁有廣本和廣豐兩大日系合資車企,廣汽也在三季度完成了營收和銷售同比增長。不過,大和證券在昨日下調了廣汽在今年的盈利預測,下調幅度在13-14%,同時評級由“買入”降至“跑贏大市”,目標價由9.2元改為9元。
比亞迪同樣在三季度有亮眼表現,不只是超越上汽成為國內A股第一車企,并實現了凈利潤翻番的壯舉。數據顯示,比亞迪今年前三季度營收達1050億元,凈利大漲116.83%至34.14億元。
里昂則在昨日表示,由于電動車銷量強勁,比亞迪第三季度業績超出市場預期,因此,該行重申對比亞迪“買入”建議,并將其目標價由131港元上調至190港元,同時上調對比亞迪今明兩年的純利預測為17.6%、17.8%。
值得注意的是,被ST的三家車企,夏利、海馬和力帆在10月份的股價走勢都全軍覆沒,以往,被ST的汽車股在不少散戶和機構投資者的炒作下,或會有較大波動表現,雖然業績疲軟,由于車企的特殊性,接盤和重組等傳聞都會使得抄底者不在少數,不過,此次三家ST車企沒能抓住反彈之機,雖也有漲停出現,但總體跌勢大行股價漲幅悉數墊底。
市值榜:比亞迪領銜 多車企漲超400億
在市值榜單上,10月,186家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中,有114家上市公司市值上漲,且這股漲勢主要由整車板塊領銜,其中,比亞迪、上汽集團、長城汽車、廣汽集團市值大增超400億元。而汽車零部件方面,華域汽車、福耀玻璃等公司市值亦上漲超百億。
具體來看,整車板塊12家車企中,僅三家企業市值出現縮水,主要聚焦在ST板塊,包括*ST夏利、ST海馬、*ST力帆。
在一片漲潮中,比亞迪漲勢最猛,一個月市值大漲超千億,達1188.65億元。此外,上汽集團、長城汽車、廣汽集團、長安汽車市值分別上漲469.68 億元、422.09 億元、400.30 億元、241.04 億元。
事實上,今年下半年以來,比亞迪在二級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一路走高。其中,在10月28日,比亞迪A股大漲超8%,股價站上150元,總市值首次突破4000億元。而從年初至今,比亞迪的股價已翻倍,A股漲幅高達245%。
業界人士認為,資本市場看好比亞迪,一方面受益于新能源汽車政策推動,另一方面與其多領域業務布局有關。從長遠角度來看,目前資本市場對新能源領域的追捧仍處于高漲情緒,若比亞迪能兌現自身潛力,進一步推動業績基本面增長,后續仍有望走出上行行情。
事實上,新能源概念的汽車股行情火熱,比亞迪大漲之下,在美的造車新勢力同樣受到青睞。截至10月30日收盤,蔚來汽車(NIO.NYSE)總市值為412.5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為2760.41億元,超過上汽集團(600104.SH),僅次于比亞迪(002594.SZ);理想汽車(LI.NASDAQ)總市值為168.6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為1128.86億元,超過長安汽車(000625.SZ)。
“新能源汽車板塊火熱,一方面歸因于不錯的基本面,特別是新基建對整個新能源板塊有比較明確的指向,如充電樁等,在政策面的不斷關注下,再加上整個產業鏈條上的企業都在進一步加強投入,相信新能源板塊整體發展還是非常穩定的,接下來應該會維持比較好的趨勢?!绷_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華區副總裁鄭赟對時代財經表示。
漲跌停:業績銷量帶動 江鈴長城連拉兩板
在A股186家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中,10月共有35家上市公司出現漲停,其中,9月掀漲停潮的*ST力帆當月漲停次數依然最多,與零部件企業長華股份一樣,皆為4次。此外,共有7家上市公司出現跌停情況,*ST力帆、*ST眾泰、廣匯汽車等皆榜上有名。
從整車板塊來看,除*ST力帆外,長城、長安、江鈴汽車、廣汽集團和ST海馬皆出現漲停情況,前三者為2次,后兩者為1次。
具體來看,曾因重整事項在9月連拉七板的*ST力帆,10月仍掀漲停行情,時間分別出現在10月9日、12日、23日和26日。
其中,此輪漲停潮依然與重整進展關系匪淺。據其10月9日公告稱,重慶兩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和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將作為意向重整投資人,參與力帆股份的重整工作。
據悉,確認參與力帆重整的兩江基金和吉利邁捷,分別代表了重慶兩江新區政府和吉利控股集團。天眼查資料顯示,兩江基金由重慶兩江新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控股,而后者為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全資控股。
不過,*ST力帆在10月14日出現跌停情況。消息面上,10月13日晚間,*ST力帆(601777.SH)發布公告稱,當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力帆控股以及公司實際控制人尹明善、陳巧鳳、尹喜地、尹索微的通知,其于本月12日、13日分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調查通知書》,因力帆控股、尹明善、陳巧鳳、尹喜地、尹索微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
長城汽車在10月12日、13日分別封上漲停板。據悉,在上一個交易日(9日)盤后,長城汽車發布9月產銷快報,當月總銷量為117812輛,同比增長18%,其中,哈弗、長城皮卡、WEY、歐拉分別銷售79120輛、22885輛、9037輛和6619輛。
值得關注的是,江鈴汽車10月漲勢亦相當明顯,尤其在10月最后三個交易日,江鈴連拉兩板?;久嫔?,10月26日晚,江鈴汽車發布三季度財報,當季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51億元,同比增長52.63%;前三季度凈利潤為3.59億元,同比增長127.42%。基本每股收益0.42元,同比增長127.42%。
業績榜:上汽前三季度營收近5千億 夏利凈利大反轉
雖然車企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各不相同,但歸根結底,業績支撐仍是最重要因素之一,而從目前已公布的車企三季報數據來看,其未來在二級市場上的走勢也能預知一二。
在時代財經統計的11家整車企業中,有6家在前三季度實現了營收正增長,5家營收有所下降;凈利方面,只有4家企業實現上漲,7家企業負增長。
作為國內的龍頭車企,上汽集團在前三季度實現了超4800億元的營收,其資金規模遠超國內所有車企,不過,由于受到疫情影響,上汽在前三季度的營收較去年同期下降15.39%;其凈利潤則實現166.48億元,同比下降19.93%。
今年以來,比亞迪不只在在資本市場上如魚得水,營收和利潤同樣亮眼,在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已經走出了疫情沖擊,營收實現1050.22億元,同比上漲11.94%,凈利潤實現34.14億元,同比大漲116.83%。
不過,比亞迪主要得益于主營業務的全面開花,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車及傳統燃油車在內的汽車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三大板塊表現各有突破,讓比亞迪的盈利能力持續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長安汽車總體而言,在營收和凈利潤數據方面表現最為亮眼。今年前三季度,長安汽車營收達到558.42億元,同比上漲23.77%,領銜一眾車企;凈利潤達到34.86億元,上漲230.98%,漲幅同樣位列第一。
長安汽車凈利暴漲實則和清倉寧德時代有關,據長安汽車公告表示,目前,長安汽車方面已經不再持有寧德時代的股票,根據此前的相關交易,長安汽車通過持有寧德時代股票獲得凈利潤約20億元。
此外,夏利在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僅有1.43億元,卻實現3.3億元的凈利潤也引發了較大關注,雖然目前官方尚未披露凈利潤的具體指標,但夏利方面仍有不少應收款。今年5月,夏利與南京知行、華利公司、夏利運營公司在天津簽署了相關協議,而三方則約定南京知行需向夏利公司支付2.35億元剩余欠款。
目前,國內車市進入一年尾聲,各大車企紛紛開啟讓利優惠和促銷活動,業內認為,在政策和市場的雙輪驅動下,雖然前期受疫情影響,但多數車企在今年依然走出了穩健表現,并且,在夯實銷量基本盤的同時,車企的未來業績表現值得期待。
(備注:1.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具體操作建議。)
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易揚 李卓玲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31133
以上內容轉載自時代財經,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