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雅茹,圖片來自“特定授權”
處于第三次創業中的長安汽車正不斷努力由傳統車企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
11月14日,長安汽車與中央電視臺聯合推出的《第一發布》首期節目正式開播。在節目中,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對外透露,長安汽車與華為、寧德時代聯手打造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的首款產品,即將進入量產階段。
長安汽車還對外展示了企業“第三次創業”中的多項“黑科技”研發成果。其中,首度對外展示的會進化的智能架構——方舟架構。
2020年11月,國務院頒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指出:“2021-203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成為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汽車從單純的交通工具向智能終端、儲能單元、數字空間轉變,帶動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改造躍升,有效促進能源消費結構優化、智能交通體系和智慧城市建設,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和巨大增長潛力。”
基于此背景,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宣布將共同打造一款智能汽車。據悉,此次三方聯合創建的汽車品牌,定位為智能汽車高端品牌,其中包括自主可控的智能電動汽車平臺,系列智能汽車產品和超級“人車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態。
在角色扮演中,作為汽車行業、ICT產業和智慧能源產業,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三家企業各自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被外界稱作“國家隊”的集結。外界判斷,三方攜手布局智能汽車,將為汽車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將使得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加速。
華為高級副總裁、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讓中國智造更強大,讓我們的智能出行解決方案給人民生活帶來更美好的體驗。”
除了披露三家聯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信息,長安方舟架構也在此次發布中面世。據悉,此架構最大的特點是能夠不斷進化。
發布現場,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譚本宏針對方舟架構的各方面展開了詳細解讀。據他透露,長安方舟架構可覆蓋A0級-C級的所有車型。
在未來智能化、電氣化趨勢下,長安方舟架構以智能和大數據賦能車身、底盤等整車基礎性能迭代進化,此架構集高階自動駕駛前置化布局、智慧成長型電子電氣架構、精進的基礎模塊化平臺、滿足全球主流安全評價體系的高安全基準和完備的流程保障體系于一體,旨在為用戶帶來安全、愉悅駕乘和品質用車的體驗。
具體來看,在未來科技前置化方面,依靠高階自動駕駛布局,可支持安全可擴展的智能駕駛配置。借助成長型電子電氣架構,能實現全場景智慧用車服務提供。并且兼容8種發動機狀態,排量覆蓋1.2-2.0L,兼容48V低壓混動(LV-HEV)、高壓混動(HV-HEV)、插電混動(PHEV)3種電氣化動力,匹配8種變速器模塊,具備16種動力組合模式。
在人車合一基因化方面,方舟架構下新一代產品通過全系搭載藍鯨動力,進行動力呈現,在車體穩定性、精準操控方面也有所精進。
在體驗設計多樣化方面,通過降低發動機曲軸中心12mm,動力布置傾角由前傾7.5?優化至后傾10?等技術方式,方舟架構下新一代產品動力總成將更緊湊、布置更合理,重心也隨之下降20-65mm,帶給用戶最小提升9%的更寬闊前視野。
在品質底線越級化方面,方舟架構下的新一代產品,將擁有更高的安全基準。
2017年,長安汽車對外發布了“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這使得長安汽車踏上了傳統車企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的征程。如今,隨著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三方聯合,長安汽車的轉型征程又進入了新的階段。
尤其在智能化、網聯化的布局上,面對智能化時代“軟件定義汽車”的發展趨勢,長安汽車正不斷加大布局力度。據長安汽車透露,目前,長安汽車正在加快軟件團隊建設,預計2025年將建成5000人規模的軟件開發團隊。另一方面,長安汽車秉承開放合作的新發展理念,加快產業生態圈建設,打造了新能源生態圈“香格里拉伙伴計劃”和智能化生態圈“北斗天樞聯盟”。
從整體競爭格局來看,中國汽車市場的變革已經提前到來,受到年初的疫情沖擊與市場下行等因素的疊加影響,使中國汽車產業挑戰眾多。但另一方面,容量3500萬輛——4000萬輛的中國汽車市場,千人汽車保有量不到200輛,與歐美市場差距明顯,因此長遠來看,中國汽車市場還有極大發展空間。
尤其在智能汽車市場,在新造車勢力不斷崛起的當下,中國智能汽車市場機遇仍存,但接下來是比拼資源與整合能力的階段,而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三方共同打造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無疑為中國汽車產業向上帶來了新的動能。
來源:億歐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32198
以上內容轉載自億歐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