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希望被當作一般的網約車公司,而是一家移動的五星級酒店。”耀出行正式運營一周年之際,其首席運營官楊廣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來源:耀出行
12月1日,耀出行在大本營杭州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宣布與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卓越服務實驗室”啟動合作,并與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EHL)等十余家戰略合作伙伴簽署合作協議。
小提琴樂隊、氣味香氛、居家拖鞋以及眼罩,發布會現場隨處可見“高品質”元素。未來汽車日報實際體驗了耀出行的服務,司機師傅從開車門、搬運行李,到駕駛過程中對空調以及音樂的控制都會照顧到乘客的感受,體現了耀出行對服務品質的要求。
2019年,梅賽德斯-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集團,與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組建合資公司,即“耀出行”平臺。雙方各持50%股權,采用“直營平臺+直營運力”的B2B/B2C模式,服務車輛包括梅賽德斯-奔馳S級轎車、E級轎車和V級MPV等車型。
2019年12月初,耀出行在杭州正式啟動,隨后陸續在廣州、成都、西安、北京、上海等城市落地,涵蓋商旅接送機、會務用車、商務用車、家庭包車、兒童用車等出行場景。
戴姆勒與吉利并非是傳統車企轉型出行服務商的個例。隨著共享化時代到來,車企紛紛將觸角延伸至出行領域。不僅長城、吉利、上汽、東風等傳統車企,還有小鵬、威馬等造車新勢力入局,他們或與科技公司合作,或自建平臺,將出行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如今出行領域醞釀著萬億級市場,競爭已十分激烈。除了滴滴這種占據絕對流量優勢的出行巨頭,美團、高德等科技公司也在搶食蛋糕。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如何搶奪市場份額是每位選手面臨的難題。
在該領域,定位高端出行的平臺并不多。2018年,寶馬曾在成都布局高端網約車品牌即時出行,服務車輛全部采用BMW 5系長軸距轎車,不過該品牌并沒有維持太長時間,雖然官方說法是按計劃退出中國市場,但定位高端的即時出行,高價低頻很難實現良性運轉是不爭的事實。對于同樣定位高端的耀出行來說,面臨著相同的挑戰。
對此,耀出行CEO顧濤表示,做一個成功的出行服務公司,必須是一家有互聯網基因的公司,用科技改變傳統出行模式。高品質出行是一個相對缺少互聯網科技元素的行業,多以傳統的線下豪車租賃公司為主,缺乏統一的行業服務規范。
實際上,線下豪車租賃公司大多處于盈利狀態,耀出行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算法學習等互聯網技術賦予了這個市場互聯網的力量。在顧濤看來,耀出行“一定能夠在業務模式上優于目前已經盈利的線下豪華車租賃公司”。
楊廣表示,重資產模式和盈利并不沖突,在過去的5-8年,中國網約車的激烈競爭已形成一種固定模式。現在耀出行需要做的就是跳出原來的傳統網約車模式。“我們希望像運營五星級酒店一樣運營自己的車隊。”
重視B端發展也是耀出行堅信能夠實現盈利的基礎。活動現場,耀出行與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EHL)、杭州洲際酒店、安吉悅榕莊、浙江樂泰航空服務有限公司、杭州湖濱銀泰In77等五星級酒店、航空服務公司、高端商業綜合體等十余家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官方表示,正式運營一年來,耀出行服務的企業已經超過3000家。
“企業客戶是耀出行未來耕耘的重點。”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秦章勇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33388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