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公社》獲知,一汽-大眾捷達德方總經理穆海樂于日前去世。
2020年12月15日晚間,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和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在領英LinkedIn平臺發文,悼念一汽-大眾捷達德方總經理穆海樂離世。不過,迪斯和馮思翰未透露穆海樂逝世的具體原因和日期。
以下是兩位大眾汽車高管在領英上發表的悼念短文。
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捷達品牌及成都分公司總經理穆海樂先生(Harald Müller)與世長辭,他曾堅定不移地將不同的思想、各異的人群乃至兩個國度聯結在一起,大眾汽車全體員工對他的辭世表示哀悼。
我謹向穆海樂先生家人表達誠摯的慰問。他在職期間鼓舞激勵著團隊,強化了中德兩國友誼。捷達品牌將永遠與穆海樂先生關聯在一起——沒有任何品牌能夠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取得如此成功的開端。他的功績永垂不朽!
與你共事實屬榮耀,我們將懷念你。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
此刻,我懷著難以言表的沉痛心情告訴大家這個令人難過的消息: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捷達品牌及成都分公司總經理穆海樂先生(Harald Müller)永遠離開了我們。
對于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的每一個人來說,我們痛失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商業領袖,一位啟迪心靈的工作伙伴,一位真誠相待的親密朋友。Harald在中國工作多年,對這片土地滿懷熱愛。我也十分有幸能與他在上汽大眾共事過一段時間。此后,在與捷達品牌共同開拓進取的三年里,正因為有了Harald的全情投入,才成就了今天的捷達 ——這個年輕的品牌不僅實現了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書寫了在華汽車品牌的“旗開得勝”,并以榜樣的力量,鼓勵著集團的業務走過這困難重重的一年。這其中,所有的成績都少不了Harald的智慧與指導。
而我,會在記憶里珍藏我們共同奮斗的時光和成就彼此的深厚友誼。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所有人將致敬Harald畢生為之奮斗的事業,與他的妻子及兒女共同緬懷他的離去,與時間一起銘記他留下的回憶。
穆海樂在大眾汽車中國業務任職接近十年。2011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大眾汽車金融(中國)擔任后勤辦公室總經理;2017年4月開始擔任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總經理職務,此后捷達品牌成立,頭銜變為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捷達品牌及成都分公司總經理。
捷達品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眾汽車集團近10年前的Budget Brand計劃,當時大眾打算開發出售價5千歐元級別低價車,目標鎖定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最初大眾準備基于PQ24平臺制造廉價車,并在2015年前后上市,但考慮到產品競爭力和成本控制,項目幾次延后并采用一定的MQB模塊化平臺技術,最終在2019年以捷達名義獨立為品牌。
捷達從大眾乘用車品牌旗下A級轎車獨立為入門車品牌,2019年3月開始新征程,相繼基于西雅特Ateca打造了VS5/7兩款SUV,基于大眾捷達開發出VA3轎車。
盡管目前捷達品牌尚未達到大眾捷達月銷量3~4萬輛的巔峰水平,但是已經基本上每個月可為一汽-大眾貢獻1.5萬輛以上銷量,成為今年最重要的增量來源之一。11月,捷達品牌批發銷量為15,668輛,前11個月累計銷售了150,101輛。從推出到第8個月,捷達已經占據中國乘用車市場近1%份額,尤其是新冠肺炎爆發后,對價格敏感的年輕客戶為了避開公共交通工具,極有可能購買捷達這一類的入門級品牌和汽車,首購需求得到刺激。
不過,捷達品牌在營銷和品牌定位層面仍在展開調整,原定吸引年輕化人群,甚至設計元素和營銷活動也強調年輕化,但經過市場調研,捷達發現用戶群體年齡段高于原先設想,有較大比例的購買者來自于使用過“老三樣”大眾捷達的原生家庭,如今更側重家用功能與可靠性。為此,捷達也在試圖不斷修正路線。
此外,今年5月份,穆海樂曾表達捷達進軍其他國家市場的意向。其認為,中國的入門級車主要由長城和吉利等國內制造商以及其他亞洲品牌主導,但這也給了大眾潛在的市場機遇,他們發現,中國市場約占全球新車市場的30%,而在購買入門級汽車的人群中,約有80%是購買第一輛車。
捷達方面尚未表示,穆海樂的離世是否會對出口等其他規劃造成影響。
文/北岸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34155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