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從未有過如此意味深長的春節。不僅是因疫情造成有家難回的無奈,更是出于各行各業在這短暫的一周內,就不曾停止過折騰的緣故。金融版本尤甚,汽車行業亦是如此。
從二手車限遷解禁、上海新能源車牌開始受限的政策層面,到僅僅由特斯拉在新能源市場攪動的亂局,再到全車汽車業在車用芯片短缺的現狀下,深陷自然災害、業內丑聞等,過去一周內發生的紛亂,豈止能用一句“TMD煩死了”來概括。
“謠言!從來沒說過”。一月初,特斯拉曾以國產Model Y的售價,引發了一波市場震動。春節剛至,特斯拉中國又向外透露,特斯拉正在研制一款更便宜的車型,預計零售價為2.5萬美元(約16萬元),計劃在2021年廣州車展推出。
雖然這就是特斯拉針對此事的回應,但結合目前國內20萬以內新能源市場的潛力,按特斯拉以往一抽一抽的脾氣,時機到了,再推出個Model 1或2,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畢竟對于下沉市場的競爭,哪怕相較于小鵬G3、比亞迪秦價格優勢不明顯,就憑特斯拉這個金字招牌,引無數韭菜再折腰,無疑是輕松又愉快。任憑再被約談幾次,資本終究是逐利的。而回到特斯拉的老家,馬斯克對于拓展新興市場的業務,同樣毫不避諱。
近日,特斯拉CEO馬斯克接受采訪時表示,特斯拉量產卡車Semi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量產。他還透露,Semi將使用最新的4680電池,電池組容量為500kWh,續航里程有望突破1000公里,售價15萬美元起。甚至又消息稱,Semi已獲得沃爾瑪、百事可樂等品牌超2000輛訂單。
2017年發布至今,特斯拉Semi已頻繁跳票又怎樣?特斯拉深知“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腰桿子硬了,你們都得抱‘我’大腿。”
而正當特斯拉頻頻吊足市場的胃口,另一邊,從去年四季度就初見端倪的芯片危機,一度在過去的一周內發酵到了新的波峰。前有大眾集團宣稱,告誡過供應商亟需做好產能提升的準備。緊接著就是,天災來襲為本就備感涼意的汽車行業再添一層陰影。
近日,受到福島附近發生的7.3級地震波及,豐田汽車于2月16日宣布,受之影響,該公司位于日本國內的14條整車生產線將暫停運轉,最早的工廠于2月17日開始停產,最長停產期為4天;日產亦將從當日夜晚減少福岡工廠兩條生產線的運營時間,并將在2月20日暫停生產。
而正當中芯國際、臺積電等亞洲芯片制造商在這個風口,紛紛擴大產能,以應對全球芯片供應短缺問題。繼此次發生在日本的地震后,位于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奧斯汀也慘遭暴風雪侵襲,電力供應系統失靈,同樣導致三星在當地的晶圓廠宣布停工。
很顯然,隨著英飛凌、恩智浦這些車用芯片供應商也受到停電的波及。沒想到本對缺芯有著心理準備的汽車產業,如今會變得對行業未來的走勢憂心忡忡。
不過撇開芯片短缺層面的恐慌外,與當下正遭受天災脅迫的海外車企業不同,中國汽車行業相關企業的多維發展,反倒是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這不,吉利科技集團旗下位于臺州的星空智聯衛星工廠,剛獲得國家發改委核簽的商業衛星制造項目許可批復,就有消息稱,雷軍的小米集團也決定邁入造車的行列。
雖然小米集團關于最新造車傳聞回應稱,“等等看看,暫時沒有”,可據企查查顯示,當前小米關聯公司擁有的與車輛相關的專利共有134件,并且,小米多家關聯公司均將汽車零配件作為經營范圍登記。
在投資范疇中,小米關于交通運輸類的投資事件也達到17項。其中,2012年,小米投資了專注于汽車實用應用開發商的北京木倉科技。此后,小米又接連投資了車載智能終端設備生產商凱立德,和車載智能產品研發商睿米等。
這還只是冰山一角。蔚來汽車的第一位機構投資者,小鵬汽車的C輪投資中,以及涉及車聯網企業博泰的戰略投資,小米和雷軍的觸手都無處不在,且越來越大手筆。
當然,正當所有人對小米造車翹首以待,迫切希望雷軍能出一輛讓年輕人深感性價比的電動車時,不管是走委托代工,還是自建體系、一手包辦的路徑,對于一貫主張輕資產的小米來說,造車業的渾水似乎并不那么好趟。倘若不以此列手段入局,試問,連華為都不敢輕易碰的東西,小米是咋覺得自己能略勝一籌的?
慎重,一定要慎重!前有“賈布斯”搭上整個樂視都沒救活FF,后有戴森、蘋果這樣的科技巨頭對造車也只顧遠觀不敢褻玩,只求雷老板頭腦千萬別發熱。像小編這樣被小米教育得以“性價比”為論的打工人,還想接著用2000塊的手機,撬動世界呢!
搜羅一周車聞,回顧大小車事,車聞軼事盡在【一周車話】,我們下周見!
文/曹佳東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38419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