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長安汽車雖然進入該領域很早,但市場規模始終沒做大,與比亞迪、北汽、吉利等企業差距擴大。
近日,長安新能源公布了第一季度銷量數據,整體銷量破萬輛,達到零售12096輛,同比增長1543%。具體車型方面,奔奔E-Star零售達到5286輛,同比增長4620%;奔奔E-Star國民版,零售達到6056輛。
根據長安新能源總經理楊大勇此前的說法,2021年長安新能源的銷量目標為11.3萬輛,排名行業前5。再之前,長安新能源高層透露,長安新能源計劃到2023年銷量超過12萬輛,到2025年銷量超30萬輛,致力成為“數字汽車普及者”。
能夠提出這個相對而言比較艱巨的目標任務,還在于長安新能源有底氣。楊大勇認為,長安新能源既要把握“微電”這一風口,又要進一步搶占運營市場份額。在1月份的合作伙伴大會現場,長安新能源經銷商對奔奔E-Star國民版的認購就達到了8萬多輛。
近年來,在代步出行市場新能源汽車憑借較低的購車、用車成本越來越受歡迎,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一個熱門品類。尤其在今年,五菱宏光MINI EV就憑借著親民的價格,成功開辟了“人民代步車”新細分市場。
而長安新能源也快速抓住市場機遇,推出了長安奔奔E-Star國民版車型。2021年1月15日,長安奔奔E-Star國民版正式上市,新車主打高性價比,全系推出2款車型,售價2.98-3.98萬元,續航里程分別為150km和301km??梢钥闯?,這輛車就是瞄準五菱宏光MINI EV來的。
數據顯示,2020年8月至12月五菱宏光MINI EV的銷量分別為1.5萬輛、2.0萬輛、2.4萬輛、2.8萬輛、3.2萬輛,最終在2020年銷量達到了12.66萬輛。宏光MINI EV尚未公布今年一季度具體銷量,但是前兩月5.7萬輛的銷量已經將奔奔E-Star狠狠甩在身后。
早在2002年長安汽車就開始涉足新能源領域,2017年,長安汽車正式提出以“香格里拉計劃”作為其新能源發展戰略,核心內容無非兩點:第一、在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燃油車、全譜系產品電氣化;第二、投資千億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
在這樣激進的“停售口號”下,長安新能源于2018年成立。然而,長安新能源在售車型均為“油改電”產品,就是由之前長安汽車的燃油車型改造而來,把發動機換成電機,去掉燃油箱加上電池組,組成的電驅動方式。
這也暴露了長安新能源在技術上的短板,值得注意的是,長安新能源目前仍沒有自己的生產工廠,2021年前其整車零部件生產及安裝均委托代加工和組裝。這意味著,在2021年徹底建成新能源工廠之前,長安新能源還沒有專屬的新能源平臺。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0年長安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8277輛,同比增幅-35.3%。與長安乘用車銷售975570輛,21.4%的同比增幅形成了鮮明對比。同時,新能源汽車銷量占長安汽車累計銷量比重僅為1.9%,同樣達到了近年來的最低值。
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長安新能源虧損約2.27億元;截至2019年10月31日,長安新能源虧損約5.79億元。雖說長安新能源并未公布2020年的財政數據,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恐怕仍并不樂觀。
不難看出,長安新能源不論在銷量規模,還是銷量占比方面,都呈現出“掉隊”之勢。而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還專門就“新能源汽車加速普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可見長安汽車在新能源車推廣方面的迫切心情和期待。
如今在新能源領域,長安汽車也在加碼。2月2日,長安汽車官方信息顯示,“現根據長安新能源戰略發展需要,擬開展IPO事項,故計劃選聘證券公司擔任公司財務顧問,負責研究制訂相關方案并推進項目實施。”
其中,長安新能源B輪融資金額計劃為30億元。1月20日,長安新能源完成總額28.4億元的A輪融資,兩輪預計融資58億元。此前有消息稱,長安新能源計劃將在2023年啟動境外IPO。
目前,長安高端品牌與長安新能源形成長安布局在新能源業務領域的兩條線。未來,借助外部投資力量,長安新能源應加大研發投入,實現產品升級,積極發展智能網聯等方面應用,以重新贏回市場份額。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4193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