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3日,由蓋世汽車、慕尼黑上海電子展聯合主辦的“2021中國汽車人機交互HMI創新大會”隆重召開。本次大會旨在聚集汽車HMI領域的杰出人才、UX/UI設計師以及前瞻規劃研究人員分享全方位汽車人機交互領域的創新理念、技術趨勢、行業焦點、現實挑戰及應用解決方案。會議期間,Qt中國區總經理許晟發表了“HMI用戶體驗提升品牌特性”的主題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Qt相對很多人來說并不陌生,我們有25年以上HMI開發的歷史,我們在2008年被諾基亞收購,作為諾基亞軟件的事業部,在2016年最終獨立在赫爾辛基的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市。前不久公司有一個新聞,Qt從2016年到2020年,這幾年時間股票市值翻了5倍,我們現在估值應該超過22億美元。之前我們的友商用很酷炫的視頻介紹了產品,我今天并不具體講Qt技術,我們今天來講解一下HMI如何幫助整車廠提升你的定位。
在上世紀20年代初,福特汽車為了提升枯燥無味的駕駛體驗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娛樂系統IVI,當時無論是福特,還是汽車整車廠主要定位是在造型、駕駛舒適度,當時在北美開兩三個小時感覺非常枯燥,所以就希望有一些不同的體驗。當然當時的汽車根本沒有想到內部空間有這樣一個布局,所以設備都放在外面。在當初這個年代,這已經是顛覆性的舉措了。
時間倒推到過去三五年,雖然總部給我們拜騰這個車型,我們不去評論拜騰這個公司的過程。只是說當時拜騰推出18英寸的Super Screen完全跟上世紀20年代那個情況是顛覆性的改變,當然我看到現在國內車場,長安,北汽,廣汽,理想造出來的都是大的屏幕,一個整體的數字座艙。可以看到HMI在過去5-10年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在國內看到的是,在這個領域,至少我在Qt內部都感覺中國是引領了全球汽車領域開發的地方。
這是一些官方數據,這是2018年的數據,在汽車制造業的變革,軟件在汽車制造業變革的因素。尤其Tesla的出現使得傳統OEM車廠都在進行相關的轉變,包括大眾汽車和國內傳統的OEM,當然還有很多新興的造車勢力,可以看到在軟件投入上增長未來是非常大的。從200億美元一直到500億美元的投入。我們有一個非官方的數據,B級家用轎車軟件成本200-300美元,C級轎車軟件成本可能會達到2000美元。
在這個轉變當中我講到了用戶體驗,在這個轉變過程中什么能夠幫助我們去實現UX,那就是軟件。這是奔馳之前提出的概念,希望把互聯互通,智能駕動,智能出行,電子電動進行完整整合,實現快捷方便的用戶體驗。在這個過程中軟件可以幫助實現跨區域的跨屏的互動互聯。
前面所有嘉賓都已經指出了汽車上的屏幕,不是原來的中控和數字儀表,在一個汽車上會有多個屏和多個域,域之間會溝通,還有第三方的生態,比如說國內無論是百度也好,騰訊也好,都會有相應的生態,這些都是軟件能夠給我們帶來的革命性的改變。
Tesla從誕生第一款產品就采用了Qt作為開發平臺,他為什么這樣做?如何體現他自己的價值?Tesla的想法就是,我的核心用戶體現要快速交付,要完全是由自己來掌控,不像別的車廠把這個開發外包給第三方。第二個,后續用戶體驗改善,Tesla采用OTA方式進行不斷迭代和改善,這就是他們希望實現的。
我們今天講軟件怎么幫助,HMI幫助定義不同品牌的定位,怎么讓用戶一眼看到這輛車就是Tesla,這輛車就是理想,那么HMI在這個環節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LOGO以外。
這里展示的Continental2025,我不想重復介紹這個車上有很多屏,但是有很多突破性的進展。第一,它取消了傳統的后視鏡,把這個功能放在兩塊后視鏡玻璃,因為有人工智能,所以在前窗玻璃上有一個安全報警的設計。
那么軟件怎么能夠幫助你實現品牌價值?雖然我們總部同事列了這個架構圖,我根據自己的理解去闡述。上次我參加蓋世邀請的軟件定義汽車的研討會,我很清晰地記得,現在車廠的盈利點并不是在賣車了,真正車上盈利點有可能是后續的汽車服務Mobility Services,以前設計開發交付最終售賣到個人用戶,這個時候車廠任務基本上就完成了,但是未來趨勢有可能后續時間才是車廠最主要的盈利點。就像Tesla這種模式,不斷地增加服務,給你推出全自動駕駛包讓你去體驗,你要體驗的好要花3.7萬美金購買這個駕駛包,這就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
在變化過程中,自動駕駛模塊,車主識別,人工智能最基本這些軟件在底層實現,不管是軟件架構,AI算法,智能駕駛的算法,當然最終體現在交互界面上主要是以新一代的方式實現。這個屏現在是越來越多,也有不同的車機系統,同時開發的軟件還要考慮到擴展性,今天可能會增加一些功能,還有安全相關的,所以給我們軟件開發,尤其是HMI開發提出了一些挑戰,這些挑戰是什么呢?比方說跨域互聯,多屏互動一致性比較好。軟件的擴展性,不斷地迭代性,這一點完全打破了現在的思路,完全打破了原有的造車模式。今天也來了很多OEM專家,之前我們UI設計,開發,硬件的適配,最后部署到車上,也許開發周期在6-12個月之間,也許12個月之后我把UI開發完了,安裝在車上發售,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前我們一直在說80后,90后,現在00后馬上成為購車主要的生力軍,他們對于需求的變化是非常快的,那也就意味著一年前的設計現在交互是不是用戶所需要的?如果我們還按照原來的方式交付了,那我要再改的話就是從頭再來,那就會非常地浪費你的時間和經濟成本。
在這里我們就要講Qt怎么幫助我們打造新一代的Cockpit architecture,我們是一個平臺的開發工具,能夠在桌面端,在安卓上進行一套代碼的復用,不需要跨平臺。Qt發展到現在,我們也是提供源代碼的機構。比如說右上角屏幕Qt就可以實現儀表,中控,副駕駛作為一個統一開發平臺,某OEM廠商也已經決定把Qt作為唯一開發平臺來,他的想法就是一套工具,一套完整平臺完成數字座艙的開發。當然域和域之間的交互,屏幕和屏幕之間數據傳輸,圖片傳輸,Qt我們在2008年加入到諾基亞,Qt掌握了核心的通訊的機制,我們有些技術可以幫助進行底層數據交互,實現沒有延時的數據交互。
我們能夠復用你的代碼,保證數字座艙品牌形象的一致性,我們能夠適配不同的中高低端汽車平臺,而無需重復投入。我們有很強的渲染引擎去支持,同樣3D這塊也都能支持。尤其在2D3D混合場景下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Qt作為一個軟件和服務供應商,我們沒有任何偏向性,我們希望跟國內的伙伴們一起打造出適合中國市場的新一代數字座艙,我們也完全支持國內像板卡,操作系統,我們在去年一季度跟華為合作,支持了華為鴻蒙的車機,其實我們這個團隊在中國依托于全球的資源能夠更好的服務于中國的汽車行業,也希望會后有機會跟在座各位以及公司有更深入的交流。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忻文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4450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