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電動化、自動化等趨勢為出行領域帶來了顛覆性變化,各大玩家需要因時而變,及時順應潮流,才能在創新技術迭出的全球出行領域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科技公司采埃孚也不例外。
在推出“下一代出行”方案之后,采埃孚持續聚焦出行領域的變革,不斷豐富和完善在電驅動、自動駕駛、車輛運動控制和集成式安全系統等領域的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清潔、智能的全新出行體驗。
持續聚焦技術創新
正是因為快速洞察到出行行業的變革趨勢,采埃孚快速布局,成為歐洲第一家實現電驅動量產的企業,并在2017年宣布在電驅動和自動駕駛領域投入超過百億歐元,大力投資新技術。
采埃孚在上海車展上展示了其作為汽車行業綜合系統供應商的實力:高性能控制器、軟件解決方案、智能傳感器、智能執行器、集成式系統 ;圖片來源:采埃孚
隨著汽車智能化的發展,軟件在整車上的價值在逐漸提高,“軟件定義汽車”的話題也在業界引發了熱議。采埃孚在電子、軟件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步伐也在進一步加快,并且能夠為客戶提供獨立于硬件的軟件產品。
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采埃孚全球首發了新一代 “采睿星”(ProAI)車載超級計算機。ProAI是在2017年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CES)上正式發布,并在過去四年里跟隨行業變革速度進行了不斷迭代。
圖片來源:采埃孚
據采埃孚介紹,最新一代的“采睿星”(ProAI)是為“軟件定義汽車”及全新電子電氣架構需求而設計,能為域、區域或中央控制器提供服務,功能更強且性價比更高,適用于支持L2到L5自動駕駛的車輛。
采埃孚“采睿星”(ProAI)可實現從20 teraOPS到1000 teraOPS的運算能力,而1000 teraOPS也是市面上目前比較高的水平。通過多種可選的冷卻系統,整車制造商可以通過單一類型的控制單元,為其全平臺、軟件應用和電子電氣架構的用戶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靈活地安裝在任何車型上。采埃孚董事會成員柯皓哲博士(Dr. Holger Klein)在接受蓋世汽車采訪時表示,“采睿星”(ProAI)不僅可以用于乘用車,還可用于商用車。
“采睿星”(ProAI)采用模塊化設計,可以配備來自不同制造商的片上系統(SoC)變體,以實現客戶首選的解決方案。同樣,它可以運行采埃孚自己的軟件、其它開發商或第三方供應商提供的軟件系統,靈活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案。此外,該超級計算機通過360°圖形處理器融合所有可用傳感器信息,可節省必要的安裝空間。
采埃孚透露,“采睿星”(ProAI)將于2024年開始量產,且市場需求很高,該公司未來將會為全球乘用車和商用車制造商提供百萬個“采睿星”(ProAI)單元。同樣將在2024年開始搭載在量產車型上的還有采埃孚中間件。作為連接軟件應用程序和車輛硬件組件的連接器,采埃孚中間件可以減少接口,保證與系統所有部分的快速通信,幫助降低系統集成的復雜性。
圖片來源:采埃孚
在電動化領域,采埃孚也一直在推動技術創新。上個月,采埃孚宣布為電動汽車提供800V技術組件。就目前而言,充電時間較長是阻礙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一大阻礙,而快速充電會產生較大的電流,帶來大量熱量,所以需要電纜更厚或者易冷卻。但是,這種設計將會為400V組件帶來重量較大、設計較復雜的弊端,所以采埃孚為豪華車型和跑車推出了800V組件。
該產品是由采埃孚中國團隊研發,通過使用碳化硅作為功率電子的半導體,而不是硅晶體管,可減少內部開關損耗,從而為車輛整體效率和續航里程作出貢獻。據了解,采埃孚800V組件可減重25%,性能提升33%。同時,搭載800V組件的車輛所需的充電時間將顯著地減少,并且可改善駕駛體驗。據了解,采埃孚800V系統已經在電動方程式錦標賽的嚴苛環境當中投入應用,且今年將和一家中國整車制造商共同推出第一臺800V電動傳動系統。
通過持續不斷地推出市場需要的重要產品,采埃孚在電動化領域的產品組合在不斷豐富,且截至2020年年底電驅動部件訂單達到140億歐元,已然成為電動汽車的重要供應鏈玩家。
深化中國本土化進程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即使是在2020年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之際,中國汽車銷量也僅出現了1.9%的跌幅,遠遠低于歐洲和美國市場。除了體量最大之外,中國市場還是全球汽車科技研發的前沿,很多創新技術會首先在中國市場落地應用。
對于采埃孚來說,其在華布局經歷了從“中國銷售”到“中國制造”再到“中國研發”的歷程。1981年,采埃孚在中國收獲第一筆訂單;1994年,在廊坊開設了首家工廠,而到今天,采埃孚在中國擁有近50家生產企業;2004年,采埃孚在中國組建第一個獨立研發中心,目前在中國已經擁有三大研發中心。
在經過40年的發展之后,采埃孚2020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已經與其本土市場德國的銷售額處于同等水平,并且在新冠疫情為行業帶來重大負面影響的情況下,在中國的銷售額依然實現了10.3%的增長。
采埃孚董事會成員柯皓哲博士;圖片來源:采埃孚
對此,柯皓哲博士稱,采埃孚之所以能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其中一大原因是擁有可以近距離服務客戶的本土團隊。以前,外資企業采取的方式是將技術或產品從歐美等成熟市場引進至中國,但是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擴大和技術創新的加快,很多企業選擇在中國研發新技術和新產品,然后服務全球市場。
“雖然采埃孚是一家全球性公司,但是我們在中國的團隊具有獨立自主服務中國甚至是全球市場的能力。在中國本土團隊中,外籍員工的人數并不多。此外,很多采埃孚的技術是在中國首發以及量產,然后推向全球。未來,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多。”
獨立的團隊以及本土化研發帶來的一大優勢就是可以縮短開發周期。柯皓哲博士指出,“在中國市場,有一些產品常常只有6-12個月的開發周期,這就需要本土團隊擁有較高水平的開發能力,不能太過依賴其他地區的同事。”為了培養高度獨立的團隊,采埃孚在過去的十多年里,一直在進行人才儲備,不斷吸納和培養優秀的軟件工程師和系統工程師,以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保質保量地完成研發項目。
另外,為了更好地服務中國市場,采埃孚還決定將全球總部的一些職能轉至中國,以在中國市場迅速決策,迅速適應市場變化。“在這里扎根,在這里做決策,才能更好地服務中國這么重要的市場。”
為了給中國本土和國際品牌客戶提供及時高效的本地化服務,采埃孚現在愿意將更多的資源向中國本土項目傾斜。柯皓哲博士舉例稱,為了快速推進采埃孚電驅動科技(沈陽)有限公司的電驅動系統制造項目,采埃孚目前正在大幅增加工程資源。得益于此,采埃孚才能以“中國速度”在中國市場快速發展。
2020年,新冠疫情給汽車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但是借助其多年以來實施的本土化戰略,采埃孚才得以平穩度過危機。未來,采埃孚將繼續加碼中國市場,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在中國進行更多的技術研發和創新,實現持續增長。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蔡書紅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5294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