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汽轎車發布公告,擬投資43.5億元建設新能源工廠技術改造項目,以便做到”彎道超車”的實質性發展。
隨著歐朗品牌及新車型的誕生,一汽轎車形成了以紅旗、奔騰和歐朗為三大子品牌的產品架構,分別主打高端市場、終端市場已經低端市場。眾所周知,在資本與市場的博弈中,一汽轎車很好地利用了一汽集團與合資企業的這個時機,大力發展造車事業。其中,奔騰B50、B70源于馬自達平臺;歐朗與捷達則是來自于PQ32平臺;而即將上市的奔騰B90和紅旗H7則是分別與睿翼和皇冠采用了同一平臺進行打造。這次一汽轎車進軍新能源項目,除了現有自有新技術平臺外,從一汽合作的伙伴新能源發展的速度來看,豐田技術自然成為了一汽轎車新能源項目最大的源泉。
根據一汽的公告,一汽轎車上半年銷售整車9.17萬輛,較同期減少35.5%;而去年同期,一汽轎車凈利潤為8.04億元。出于戰略發展需要,一汽轎車轉型發展新能源車,這次可以說是一場較大的”賭注”。這次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資金全部由企業自籌,主打純電動和插電車型,建成后具備雙班年產20萬輛轎車的生產能力。
追溯到早些時候,一汽轎車曾在2010年中下旬就開始了新能源汽車試駕活動,其中包括4款純電動車和兩款混動車型。(奔騰B50純電動轎車、威志B50純電動轎車;大眾、豐田兩個合資體系自主開發的大眾新寶來純電動轎車、威馳B50純電動轎車以及奔騰B70HEV混合動力轎車、奔騰B50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
昔日汽車帝國的日本豐田因為”爬坡門”而受到重大打擊,失去了世界第一的寶座,但豐田早在多年以前就開始布局新能源,這不得不說是豐田比較有前瞻性的長遠策略。在常規能源汽車經多年發展不十分給力的情況下,一汽轎車”借彎道超車”的方法不失為一種的長遠的策略,借鑒性地吸取合作伙伴的新能源領域技術優勢也是市場發展的有效手段,但其中技術核心還是要來自自己的好。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四川在線
作者:網通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56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