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創維官方
作者 | 蘇鵬
編輯 | 周游
擁擠的新能汽車源賽道,又迎來一位“熟悉的陌生人”。
4月27日,在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簡稱開沃汽車)舉辦創維汽車品牌見面會上,開沃汽車正式發布了創維汽車品牌。與此同時,創維汽車還發布了旗下首款量產車型:創維ET5。
與小米直接跨入造車行業不同,創維汽車由開沃汽車全權負責,而開沃汽車則隸屬于創維集團旗下。對于這種“左手倒右手”的做法,創維集團創始人黃宏生坦言:“造車太燒錢,創維不造車,接下來仍將專注于家電專業領域。因此,創維需要把資質轉讓給開沃汽車,讓專業的人干專業事情。”
黃宏生為創維汽車立下了“力爭實現全球十強品牌,市值跨上3000億元”的軍令狀。在發布會現場,時年65歲的他喊出了“要為新能源車再奮斗30年”的口號。
創維汽車能讓他如愿以償嗎?
和一個猛子扎進造車大軍的小米、OPPO們不一樣,黃宏生的造車之路,在10年前就已悄然起航。
2011年,創維集團在南京成立開沃汽車集團,收購并重組了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當時黃宏生另辟蹊徑,以新能源客車起步,將汽車的本質定義為“帶輪子的家電”。
黃宏生 來源:創維官方
與春蘭、奧克斯這些跨界造車的同行相比,創維的造車之路更顯順風順水。
據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9年,開沃客車銷量穩定增長,連續六年在全國新能源客車銷量排名Top4。2019年,開沃汽車擠進新能源客車行業第二,銷售額達39億元。如今,開沃汽車整車產品矩陣涵蓋大型客車、輕型客車和專用車三大系列。
開沃汽車在商用車領域的成功,讓黃宏生萌發了“商轉乘”的想法。彼時的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正值風口,造車新勢力們紛紛為描繪著自己眼中未來汽車的無限可能。
為了追逐風口,黃宏生于2019年創立了天美汽車,后者隸屬于開沃旗下。而在4月27日發布會現場,黃宏生正式宣布“天美汽車更名為創維汽車”。
雖然官宣陣仗挺大,但創維的首款車型并沒有給外界帶來太大新鮮感,創維ET5實則為天美ET5的升級版。
來源:創維官方
官方數據顯示,創維ET5定位為中型SUV,長寬高分別為4698mm/1908mm/1696mm,軸距為2800mm。在內飾方面,創維ET5配備了12.3英寸全液晶儀表和12.8英寸懸浮式中控屏,SkyLINK智能網聯系統支持互聯全生態資源,可同步愛奇藝、喜馬拉雅、QQ音樂等多平臺內容,可以說是將一臺“小型創維電視”移植到了新車上。
來源:創維官方
在動力方面,創維ET5的最大功率為150千瓦,峰值扭矩為320牛·米,共有兩種續航里程的車型。其中,NEDC續航里程為410km的車型配備了55.33kWh的動力電池;NEDC續航里程為520km的車型配備了71.98kWh的動力電池。
作為一款中規中矩的換標產品,很難說創維ET5能在如今的新能源市場掀起多大風浪。
對此,創維汽車表示將基于BE與CE兩大純電平臺,2020年到2025年期間推出至少4款創維汽車品牌全新純電動車型,并且在未來形成以純電車型為主、混合動力和其他能源動力車型為輔的全動力模式產品矩陣,以滿足消費者不同需求。
此外,根據官方介紹,創維汽車還將融合集團積累已久的造車優勢和智能技術,打造“車家一體”的智能化互聯生態閉環。
新能源乘用車這條路,無疑要比商用車更難走。
“我不需要任何融資,做新能源汽車一開始就投了100個億,如果不夠的話,就再投100個億好了。”在成立開沃汽車集團之際,財大氣粗的黃宏生意氣風發。
但進入新能源乘用車領域后,黃宏生的態度有了180度的轉變。“汽車產業只有上市才能做大做強,快速上市是我們一個近期目標。目標是今年年內申報,希望明年能夠掛牌科創板。”
很顯然,資金是創維進軍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第一重挑戰。
蔚來汽車CEO李斌曾表示,“沒有200億不要造車”,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也大呼“造車以后才知道200億根本不夠花”。而雷軍直接為小米汽車規劃了2個100億:首期投入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達到100億美元。
來源:創維官方
對此,黃宏生也開始動用“鈔能力”為創維汽車積極儲備“糧草”。目前,創維汽車已投入100億元,根據規劃顯示,未來將再投入300億元。
除了資金管夠外,黃宏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提及到了創維汽車的另外兩重優勢:1、軟件和智能化,產品的耐用、可靠和整個生態優勢;2、創維家電培養出來的三億家庭用戶優勢。
但在一家頭部造車新勢力的員工看來,三億家庭用戶優勢顯得“太虛了”。“汽車屬于大宗消費品,消費者對家電的忠誠度很難移植到汽車身上。要想取得優勢,必須從產品本身入手。”該員工對未來汽車日報表示。
造車新勢力、科技巨頭、房地產巨鱷以及家電企業的入局,讓智能汽車戰場的邊界不斷擴大,新能源汽車的準入門檻已經不再遙不可及。“電池等核心技術都可以找Tier1購買,這會讓新能源汽車陷入同質化怪圈。為了保證競爭力吸引消費者,你必須要有領先行業的技術優勢,比如激光雷達、比如自動駕駛芯片。”上述員工說。
來源:創維官方
憑借用戶運營為自己筑起護城河的蔚來,仍在固態電池、自動駕駛芯片領域發力;小鵬汽車也一心想憑激光雷達將智能汽車的主動權握到手里。而華為、大疆等技術實力雄厚的公司,也紛紛亮出了自動駕駛的最新成果。
由此可見,創維距離達成“力爭實現全球十強品牌,市值跨上3000億元”的夙愿,要補的課還有很多。
智能汽車造車路,人潮洶涌。據36氪獨家報道稱,手機巨頭OPPO也正在籌備造車計劃,由創始人陳永明親自帶隊調研。
越來越多的敵手浮出水面,創維汽車又將如何突圍?
未來汽車日報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蘇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5711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