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綠牌暫停審批后,不用等很久(5月底前)上海對綠牌的新的限制政策將會正式出臺,屆時愉觀車市將第一時間聯系專家進行解讀。
一邊通過私車牌照拍賣和增強對外地車牌限制來治理交通擁堵,一邊,卻是日益高漲的免費綠牌總量。隨著新能源汽車免費牌照(綠牌)發放額度的爆發式增長,治理新形勢下的交通擁堵,又成為上海政府面臨的新課題。
“ 應該說,限制綠牌政策,上海已經滯后,也是相對被動的。”知情人士透露,正在等待上海政府審批的免費綠牌有“厚厚的一大摞”。而從總量上看,上海市場新能源汽車的訂貨總量,已經超過了上海每月的私車牌照發放額度。
按照2021年4月上海牌照拍賣結果:共計投放數量:11303張,平均成交價:92887元。
這也意味著,如果無限制發放免費的綠牌,上海花了20多年,控制牌照總量控制汽車保有量增長,緩解交通壓力的治理成果,很快將會前功盡棄。
愉觀車市從知情人士處證實:上海對綠牌相關的限制政策,將在5月底前出臺,而在此之前,已經暫停了對綠牌發放的審批。
之前,有消息稱:上海市政府對包括10萬元以下或車長4.6米之內的新能源車不再發放免費的綠牌。
上述知情人士并沒有直接透露具體的限制信息,但他明確表示:“政策有延續性,既會考慮總體的節能環保,但也會考慮上海的道路擁堵,但總體來說,新的政策是科學合理的,符合國家導向和技術發展方向,也不是為了限制誰。”
“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僅一種類型的車型,從趨勢上看,就要超過上海私車牌照拍賣總量了。”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而這種過度的需求,可以說,是在“免費午餐”刺激下,被過度激發的新能源車需求。
為了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海對進入上海綠牌車名單的新能源汽車發放免費綠牌,2020年上海綠牌車型名單共包括49家企業的106個新能源補貼車型, 其中純電動產品共48戶企業98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產品共7戶企業8個型號。
按照上海現行政策,上海本地居民或者在上海繳納社保、個稅達到6個月的外地人(包括中國港澳臺、華僑以及外籍人士)在本市購買新能源汽車用于非營運、且個人名下無在本市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的,本市免費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牌照額度。
為什么說是過度,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因為免費,因為沒有限制,原本不需要買車的消費者也加入到買新能源車的行列。
特別是相對價格低廉的產品,成為很多原本沒有買車計劃,或者原本通過公共交通就可以解決交通問題的群體,為了“占個名額”而買車。
這樣的案例不乏少數。原本可以坐地鐵上下班,為了“占個免費額度”花三五萬買輛車;原本家里一輛車就夠了,反正新能源牌照免費,花三五萬買輛新能源車,就能享受與10萬元拍得的牌照同樣的路權;在此心理作用下,上海綠牌的申領隊伍越來越長,有些甚至明確表示,這車平時不會用。
“一開始申請綠牌的數量并沒有那么多, 今年春節以來,發展迅速,按照這個趨勢下去,我們必須采取些限制的措施,才能來保證20多年治理擁堵的成果。”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雖然上海的私車額度拍賣政策備受詬病,但持續20多年來,確實在治理交通方面取得了相對不錯的成效。
從歷史上看上海市私車額度拍賣最早可以追溯到1986年,以“z”字開頭的滬牌以底價為10萬元的不公開的這種形式進行拍賣。
1994年起,上海開始對中心城區新增私車額度通過投標拍賣的方式進行總量調控。
從2000年起上海出臺新政,提出了私車牌照無底價競拍,以此控制汽車發展總量,緩解交通擁堵問題,而在過后的20多年間也沿用此方法,只是因為人數問題,將現場競拍模式改變為了網絡競拍模式。
上海是國內最早、也是唯一一個對私車牌照普遍實行限制性政策的城市,經過時間的推移,上海車牌的價格已突破了9萬元,被喻為“最貴鐵皮”。在不斷地順應時代進行調整的過程中私車牌照制度始終伴隨著質疑的聲音,但私車牌照賣制度也始終發揮著積極地效用。
同濟大學交通學院陳小鴻教授等經過研究認為,上海市的私車額度拍賣政策將上海的私車增長趨勢后推了約20年,上海私車車牌額度拍賣政策在可以說發揮了一開始所定下的效果,限制了上海私車數量的過快增長。
上海對私家車總量控制采用的限制政策,之后被包括北京、廣州、深圳、杭州、石家莊、天津等地紛紛跟進。不過,隨著新能源汽車綠牌的放開,且在數量上的水漲船高,上海的道路交通“老問題”也面臨了新的挑戰。
對綠牌的調整,與其說是限制,不如說是一種被動的調整。
“政策本來就不是不成不變的,無論是對綠牌的政策,還是不同時期的交通治理,都是審時度勢,不斷調整的。”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而上海市政府,考慮的也是“一盤棋”的調整思路,不是簡單的“一刀切”或者偏見式的調整。
如果時間回到2006年,當時上海市政府取消了有關“小排量汽車限行”的規定。上海曾對“排量1300CC(含)以下且車身高度在1.5米(含)以上的小型面包車”采取了限行措施,在一定的時段里,這類車輛在高架道路和一定范圍內的地面道路上禁止通行。
2006年,上海高架各上匝道口上方高懸起“高峰時段禁止無環保標志車輛通行”的標志牌,而原本設立在本市高架上匝道的數十塊“1300CC以下小面包車禁行”的標志則被撤下。
當時的背景是國家對小排量汽車的鼓勵和對環保的重視。但上海取消限制小排量的背景,同樣也是水到渠成的行為,因為當時上海的私車牌照拍賣價格已經超過4萬元,消費者拍了4萬元的牌照,去買一輛三五萬的車,本身比例也越來越低了。
同樣,上海的綠牌政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且設置了期限了門檻。
上海市于2018年2月制訂了《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實施辦法》((滬府辦規[2018]7號),明確,消費者在本市購買新能源汽車用于非營運、且個人名下無在本市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的,本市免費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牌照額度之后,該政策繼續延續到2021年2月28日。
2月10日,上海市發改委等五部門發布了《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實施辦法》,其中指出,自2023年1月1日起,消費者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上海市不再發放專用牌照額度,且對購車人的社保、個稅要求進行了微調。
愉觀車市了解到,在新能源綠牌暫停審批后,不用等很久(5月底前)上海對綠牌的新的限制政策將會正式出臺,屆時愉觀車市將第一時間聯系專家進行解讀。
而不可否認的是,在治理交通擁堵方面,上海稱得上全國限行城市中相對最包容的城市,截止今年5月1日,才開始限制外地車輛全時段進入內環。同時,為了有效平衡好治理交通擁堵和市民的出行,上海在公共交通的建設上,也一直在完善,目前,上海軌道交通共開通線路14條。
可以說,從上海外環線到中心城區,大部分地方都可以在一小時之內到達。加上市中心昂貴的停車費,如果不是為了“占個免費的額度”,一些需求,可以說也是可以被有效抑制的。
來源:愉觀車市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6478
以上內容轉載自愉觀車市,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