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Y品牌將從豪華SUV定位,拓展為包含SUV、轎車、MPV等在內的綜合性品類汽車品牌。今年第二季度,我們會發布WEY品牌的長期戰略,在長期戰略里面,大家也會看到長城汽車重啟轎車項目,以及WEY品牌第一款概念轎車。
2021年5月16日在長城汽車智慧工廠馬拉松舉辦期間,長城汽車輪值總裁孟祥軍在長城汽車徐水智慧工廠與國內媒體記者舉辦了一場對話,孟祥軍自2020年北京國際車展之前正式擔任長城汽車輪值總裁,大半年來,長城汽車延續著大開大合的營銷策略和產品策略,一車一品牌一公司的內部架構調整徹底激活了內部競爭,也讓長城汽車一直在中國汽車領域保持著高頻傳播的節奏。而孟祥軍與媒體的對話也極為坦率,知無不言,不轉彎抹角,不無回避問題,是極受媒體歡迎的采訪對象。
記者:長城汽車為什么要辦這樣一場馬拉松?馬拉松賽事與長城汽車有哪些契合之處?
孟祥軍:馬拉松的內核精神與長城汽車的企業精神高度契合。馬拉松所彰顯的運動精神,實際上與長城汽車所倡導的腳踏實地、持久專注、持續奮斗、勇于挑戰的企業精神高度契合。我們認準的事情,比如自動駕駛,就已經進行了超過10年的研發。
作為一項歷史悠久的長跑,馬拉松已風靡全球。熱愛長跑和馬拉松的人,勇于挑戰自我、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與長城“每天進步一點點”的企業精神高度契合。
馬拉松的文化和汽車的產業文化也是一次跨界的融合,作為中國汽車品牌的領軍者,長城汽車開創了一部猶如馬拉松般的中國汽車品牌的創業史。在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過程中,正是“每天進步一點點”踏實做事的態度,支撐著長城汽車逐漸發展到了如今的規模。
記者:本次賽事與2019年智慧工廠半程馬拉松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
孟祥軍:2019年賽事開創了汽車企業主辦馬拉松賽事的先河,吸引了3500人參與,魏建軍董事長率領70人高管跑團完賽8公里健康跑,帶來了積極的社會影響。
2021年,我們不僅延續智慧工廠的原有特色亮點,同時以多種創新實現工業文化與運動文化的完美融合,打造一個專屬于長城的馬拉松賽事IP。作為唯一一個零距離跑進汽車工廠的馬拉松,本次賽事以智慧工廠為DNA,生動展現”科技長城”和“文化煥新”兩大標簽。
本次賽事還實現了三大升級:一是規格升級,由半馬升級為全馬,由自辦賽事升級為中田協認證賽事,規模由3500人升級為5000人;二是賽事服務升級,由基礎賽事服務升級為“五星管家式”,無論醫療防疫、賽道補給,還是專屬感都更加人性化;三是首創機器人賽事服務,以往人工服務進化為機器人智能化服務,采用行業首創的智能流動補給站、載物機器人、無人駕駛先導車、汽車配速員,為跑友帶來360°沉浸式科技體驗。
未來,我們會持續把這項賽事辦下去。
記者:芯片是一個卡脖子的技術,并對全球汽車產業的正常發展造成了巨大影響,長城有沒有相對的研發計劃?
孟祥軍:關于芯片短缺,由于疫情影響,全球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這背后的邏輯是因為芯片的廠家,把相應的產能讓給了手機、家電等在疫情期間需求更大的行業。另一方面是全球供應鏈也影響到了芯片產能。
為解決這一問題,長城汽車正主動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應對,包括在全球范圍內采購芯片、加速芯片產業布局、強化芯片領域體系力建設等,全力緩解芯片供應緊張造成的影響。今年年初,長城汽車戰略投資了國內唯一實現汽車智能芯片前裝量產的科技企業“地平線”。
過去多年,全球汽車產業的芯片供應主要源于歐美等發達國家,目前的芯片短缺問題,倒逼著我們加快在芯片等關鍵技術領域的研發速度。對于中國企業而言,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全球芯片短缺,從長遠看,是中國汽車從大到強的關鍵機遇。
記者:作為一家汽車企業,長城汽車為何如此熱衷用戶共創和文化創新?就長城汽車看來,什么樣的汽車才是真正的智能汽車?長城汽車在汽車智能化上有什么新的進展?
孟祥軍:Z世代消費人群不斷崛起,如果不能打動他們,就會永遠失去他們。
舉辦智慧工廠馬拉松,不僅是長城汽車打造專屬馬拉松賽事IP,更是我們與廣大用戶的一次深情擁抱。
用戶共創是長城汽車“以用戶為中心”的責任使然,去年以來,我們構建了“以用戶為中心”的全新3.0組織架構,建立了面向用戶、面向市場、面向競爭的作戰隊形,企業變得更加開放,更富活力,變化的背后是企業文化的重塑。隨著組織變革的不斷深入,我們的企業文化也已邁向了新的階段,在傳承與堅守成功基因的同時,全面升級了使命愿景與核心價值觀。
煥新文化,不僅是滿足年輕人的現在,更承載著長城汽車的未來,年輕人正成為各個領域的生產及消費主力,長城汽車將為他們提供更加個性化及智能化的體驗,提供更有創意、更有價值認同感的產品及服務,我們不僅要讓用戶與富有更多智能科技元素的車“玩”到一起;更讓用戶在綠色、智能、潮流生活中享受更多快樂與驚喜,在“玩”的體驗中嗨享生活,嗨遍世界。
關于汽車智能化,長城汽車正著力實現三智融合——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服務。智能駕駛方面,在全固態激光雷達與高精地圖的賦能下,摩卡將帶來前所未有的駕駛體驗;智能座艙方面,未來隨著硬件的技術迭代,我們將進一步增強用戶體驗。
在長城汽車看來,智能化是沒有終點的,未來只會跟隨用戶的需求不斷升級。這也是為何我們要不斷的去做用戶共創,比如哈弗H9的10萬臺下線,我們邀請了一群“老炮”來到徐水,在和用戶玩在一起的過程中,更充分的把握用戶需求,進而把它融入到產品設計開發、驗證的全過程當中去。
記者:此前WEY品牌提出將進軍轎車領域,這對于長城汽車來說意味著什么?
孟祥軍:目前,長城汽車已經啟動了轎車項目,按照目前規劃,首款轎車將歸于WEY品牌旗下。
此外,WEY品牌將從豪華SUV定位,拓展為包含SUV、轎車、MPV等在內的綜合性品類汽車品牌。今年第二季度,我們會發布WEY品牌的長期戰略,在長期戰略里面,大家也會看到長城汽車重啟轎車項目,以及WEY品牌第一款概念轎車,相信這款車的到來,一定會給中國汽車乃至全球汽車市場帶來諸多驚喜,敬請大家期待。
記者:今天走進了智慧工廠,看到了很多智能機器人,這些智能機器人未來會不會作為一種產品來量產?長城汽車有沒有開發汽車生活周邊產品的計劃?
孟祥軍:第一個問題,客觀來說我們到目前為止沒有這樣的想法。在“專注、專業、專家”的理念下,長城汽車并不會涉足所有領域。未來,我們更多會以合作開發的模式,來推進相關想法的落地。
在汽車周邊產品開發上,我們希望通過擴大朋友圈的方式,與更專業的企業聯合推動。比如長城汽車跟花西子、貓王收音機、中國李寧合作等等,都是相互賦能,能夠為雙方帶來價值、利益的。因此,長城汽車會堅持這種模式,也非常歡迎國內相關公司與我們展開合作,共同打造好玩的、潮流的周邊產品。
記者:從去年北京車展出任輪值總裁以來,您如何評價自己大半年的經歷?長城汽車要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轉型,如何定義成功的標準呢?
孟祥軍:大變革時代,企業唯有緊跟發展趨勢,打造更高質量、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管理和組織架構,用機制去提升員工動力和活力,激發組織創新和競爭力,才能在全新的競爭格局中乘風破浪。
為此,我們進行了一系列顛覆式創新,形成了3.0版本的組織架構,通過“小前臺、大中臺、強后臺”模式直接觸達用戶;打造利益捆綁與公平分享機制,讓員工從“打工者”,向“創業者”、“合伙人”轉變;堅持“不拘一格,各盡其才”的用人策略,啟動“萬人計劃”和“全球人才活水計劃”;煥新21字企業文化,內部稱謂“去總化”,打造更高效、開放的平臺化組織。
如今,變革取得階段性成效,企業更具活力與戰斗力,并發揮出巨大的市場效應。但同時,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完善,尤其是在用戶體驗方面,哪怕是還有一點點可以優化的空間,長城汽車也會根據用戶的需求、反饋去迭代升級。
來源:AutoR智駕
作者:智駕小編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6987
以上內容轉載自AutoR智駕,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