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運營肯定是一個體系,但市場是供給和需求的轉合,不是所有的企業都以客戶為中心的。比如從用戶的角度來看,我認為特斯拉就不是以用戶為中心,它是注重供給的,而大眾則是以用戶為中心的品牌。”
剛剛結束不久的重慶汽車論壇,上汽大眾某高管給出了上述觀點。平心而論,在首次看到后,一時間竟不知應該做出怎樣的評價。
熟悉特斯拉的讀者可能知曉,在這家美國車企長期以來的品牌文化之中,更多都是以產品作為導向,并不會向自家車主提供“過度”的服務。
反觀大眾,自進入中國市場長達幾十年以來,好似從未擁有過服務體系與用戶思維的“長板”,至于身為一家“用戶企業”的說法,同樣有待商榷。
只不過,二者均無法回避的問題,當新能源轉型的浪潮愈演愈烈,購買一部智能電動車,潛在消費者所提出的要求,相比購買傳統燃油車只增不減,怎樣做出調整與應對措施,往往考驗著一家企業的功力。
好在,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已經能夠看到少數品牌,正走在通往成為一家“用戶企業”的路上,雖然過程仍存荊棘,但最終紛紛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現象背后無疑也在充分證明,只有真正站在用戶的角度出發,或許才是能夠賣好自家產品的唯一解。
是目的,不是手段
“我已經不止一次說過,蔚來對用戶好,是一種目的,而不是手段。春節之前,就已經給全體員工打好預防針,這個假期相比日常,只會更加忙碌,大多人都需做好打一場硬仗的準備。”
今年春節過后,曾參加一場蔚來所舉辦的線下Workshop,分享的議題非常簡單,假期期間,這家新勢力造車的綜合表現如何。而這一系列的操作,被其官方命名為“全天候營銷”。
承擔分享任務的,則是蔚來用戶運營副總裁魏健,而他目前主管的相關業務主要包括:門店拓展、線下銷售、維持用戶滿意度、用戶社區建設以及開辟新城市端等。
換言之,無論外界關心的NIO house怎樣選址,還是蔚來接近“變態”的用戶服務體系,都是其在負責。據他透露,“與傳統車企每逢春節假期,經銷商4S店客流量與訂單量均會出現斷崖式下滑不同,蔚來響應國家就地過年的號召,發起了具體定義為品牌直營、全觸點、無限時、新消費的全天候營銷活動。”
最終,從統計數據來看,其春節期間的留資數據,雖然沒有具體公布數值,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相比日常有了明顯的上漲。在全國30座城市中,依托已經建成的NIO house、NIO space,累計進行了158場直播,平均每天23場。總計觀看量28萬次。
并且,還舉行了428場線下活動,平均每天62場。甚至能在各地“牛屋”中看到,蔚來用戶們一起包餃子、打麻將、暢飲聊天,帶著家人與孩子一起畫畫、做手工的場景。
闡述這些,僅僅想要證明,除了產品端存在一定的差異化與定位優勢,蔚來得益于“用戶企業”的標簽,在更多方面同樣擁有了較為牢固的護城河,并將其較好轉化為了潛客的關注度與新增訂單。
另外,我們也能看到李斌、秦力洪作為公司創始人,在對待用戶時的親力親為。央視《遇見大咖》的節目中,主持人讓李斌為現階段蔚來提供給車主的服務體系打分。
他的回答同樣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如果我們為自己的服務打分的話,六十分及格,一百分滿分,我給我們自己打五十分,因為不是我們想對用戶好就意味著我們就能做到這么好。”
在我個人看來,李斌如此答復的原因,還是由于他想讓蔚來對用戶更好,在車主基數不斷龐大的背景下,愈發提升自己的服務體系,令每一個人感受到的終端體驗都不會明顯下降。
所以在資金逐漸充裕過后,蔚來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更快鋪設超充、換電站等基礎設施。即便截至目前,整個服務體系仍未自負盈虧,但是面對交付層面的不斷向好,其仍愿意繼續投入。
而隨著暫時做出模樣、階段性跑通整個模式,蔚來的成功,也給其它車企做出了示范,并且令它們明白一個道理,“靠說,成為不了用戶企業。”
它們,同樣不是“善茬”
老實說,身處汽車行業,司空見慣了太多脫口而出,卻遲遲無法落地的夸大概念,而在成為“用戶企業”這條路上,部分人依舊秉持了說說就好的做事風格相比之下,只有少數品牌,能夠真正下定決心,做到全力All in。身為吉利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極氪,無疑成為了其中的正向代表。
其實,當第一次聽到極氪獨立,從領克麾下剝離出來之時,心中不禁對它的前景充滿了懷疑。畢竟,來自仍處“大象轉身”中的傳統車企,能否擁有破而后立,重新打造用戶體系的決心,誰都無法做出保證。在此之前,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先發者失敗后的草草收場。
不過,在親眼見證了上海車展極氪001人氣爆棚的景象后,突然意識到有些擔心是多余的。更加值得慶幸的是,安聰慧作為曾經整個吉利集團的總裁,在掌管極氪后,也在不遺余力的與用戶面對面的交流,愿意聽取外界客觀甚至刺耳的批評,并最終作出改變。
最終,成就了這款產品,從原型概念車到現在交付狀態中,共進行提升多達342項改進,甚至就連副駕駛座椅通風、方向盤中心圖案設計、內飾條的形狀顏色,都全部聽取用戶的意見,進行針對性的改進。
“原本以為七八千輛,現在遠遠超過了這個預期數字。”殊不知,就在幾天前的媒體溝通會上,據安聰慧透露,因為訂單量遠超預期,極氪001現在已經停止接單。
接下來,將著力解決供應鏈帶來的產能爬坡,特別是芯片等系列影響帶給極氪的難題,“我們不希望因為產品火爆,而影響產品質量和交付質量。”而在蛻變成“用戶企業”的過程中,顯然,極氪找了屬于自己的節奏。
與之類似,還有作為新勢力造車的零跑。幾天前,其董事長朱江明,親自回復了多位C11車主,共計14條改進意見,并表示類似于棕色內飾,已經在開發設計階段,包括后排座椅的軟硬程度,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與優化。
不可否認的是,如此隨機應變地推新方式,迅速開始與傳統燃油車迭代“玩法”,產生巨大不同。另外,在已經實現大規模交付的小鵬、理想、哪吒等車企身上,能看到趨同的全新面貌,“對用戶好是一種目的,而不是一種手段”,成為了它們所致力追求的目標。
這些身處新能源市場,野心勃勃、窺探更大終端份額的角色,同樣看似并不是“善茬”。只不過,此刻這樣的形容詞更多蘊含的都是褒義。在朝著“用戶企業”所進發的路上,它們都做好了較為充分的準備。
反之,需要擔心的還是那些依然固步自封、不愿改變的傳統車企。需要明白的是,曾經積累下的優勢,往往都有消耗殆盡的一天。此刻,如果仍然不愿放下高傲的態度,去傾聽用戶真正的需求,那么終歸迎來慘淡的結局。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9739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