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沃爾沃
作者 | 秦章勇
編輯 | 李歡歡
如果說,幾年之前傳統汽車巨頭還在猶豫是否發展電動車業務,那么如今,它們已經陷入向純電車企轉型的內卷之中。
6月23日,奧迪宣布將于四年內推出最后一款全新燃油車型。從2026年開始,奧迪面向全球市場推出的新車型將全面切換為純電動汽車。
奧迪并不是第一家宣布向純電豪華車企轉型的企業,此前,沃爾沃也表明將在2030年轉型為純電豪華車企。
6月30日,沃爾沃在科技日上公布了進一步實現電氣化的路線圖,包括增強軟件自研能力、中央計算能力、確保安全的自動駕駛技術以及2026年建立歐洲超級電池工廠等。
全面電動化的目標也更加明確,沃爾沃將實現真實續航里程比現有的電動汽車增加一倍以上。到2025年,實現全球銷量120萬輛,其中至少有50%將是純電動汽車,年度運營利潤率達到8%-10%。
2020年,沃爾沃全球銷量為66.17萬輛,要實現上述目標,意味著五年內銷量近乎翻番,壓力并不小。
電池是新能源車命脈,特斯拉牽手松下、寧德時代的同時,也在自研電池產品。大眾、通用等巨頭也在積蓄自己的電池實力。科技日現場,沃爾沃公布了電池計劃,目的在于實現更長的續航里程和更快的充電速度。
沃爾沃表示, 未來十年間,沃爾沃產品搭載的電池能量密度預計將突破1000Wh/L,并實現1000公里的實際續航里程。隨著電池技術、軟件與快充技術的改進,預計到這個十年中期,充電時間將縮短近一半。
一般燃油車油箱的容積為50L-60L,按照百公里8L的油耗計算,一箱油大約能跑600-700公里。當電動車實際續航達到1000公里,意味著里程焦慮將大大緩解,電動汽車也有望進入“月充時代”。
來源:沃爾沃
按計劃,沃爾沃采用的鋰電池技術,將會應用在即將問世的第二代電動汽車產品上。首款車型是基于全新純電技術開發的純電SUV車型。為了兼顧整車剛度及效率,沃爾沃將采用蜂窩結構的電池組。預計到2025年,沃爾沃將推出旗下第三代電動汽車產品。
不過,1000公里續航,這個數字在業內看來已不稀奇。此前特斯拉曾宣布其最新的電池技術可以實現1000公里續航,蔚來汽車、智己汽車以及廣汽埃安也發布了各自的新電池技術,表示可以達到上述續航水平。
沃爾沃想要爭得更多市場份額,還需要更先進的技術。
前不久外媒報道稱,沃爾沃計劃與瑞典電池制造商Northvolt合作,將其電池產品的能量密度在當今市場同類產品標準上再提高50%,專為沃爾沃純電動汽車和極星(Polestar)汽車提供動力。
發布會現場, 沃爾沃還帶來了全新概念車RECHARGE。該款概念車,代表著沃爾沃最新的設計構想:通過移除內燃機,替換為整塊電池組,車身軸距得以加長,也帶來了更大的后排空間。
除了在電池以及動力系統等硬件領域發力,沃爾沃還將在智能駕駛方面布局。
沃爾沃的策略是,開放合作遠勝于單打獨斗。“我們有一個深思熟慮的戰略,就是與各個領域真正的技術領導者合作。”沃爾沃汽車集團首席技術官賀瑞安表示,谷歌是用戶體驗和服務方面的真正領導者,“而英偉達讓我們能夠使用最先進、最快速的計算技術”。
通過與谷歌的合作,沃爾沃成為首家搭載內置原生安卓系統的車企。在此基礎上,沃爾沃未來產品將搭載自研集成式車載系統——VolvoCars.OS,該系統將整合沃爾沃在汽車端和云端的多種系統,覆蓋的操作系統包括Android Automotive OS、QNX、AUTOSAR和Linux。
與智能手機或計算機一樣,全新的功能和應用程序都可以通過在線遠程升級(OTA)實現推送和升級。軟件升級需要硬件支持,沃爾沃表示,2022年上市的沃爾沃下一代車型將搭載3個中央計算單元,分別負責視覺處理與人工智能、通用計算和車載信息娛樂系統。
來源:沃爾沃
不只是車載系統,沃爾沃的自動駕駛技術也將借力強勢的第三方技術公司。比如搭載沃爾沃全新純電動技術的純電SUV將配備Luminar開發的激光雷達和由英偉達DRIVE Orin? 芯片驅動的自動駕駛運算平臺。
不過,有業內人士并不看好這種模式。理想汽車CTO王凱曾表示,之前理想和Mobileye合作,輔助駕駛系統的感知算法等均由對方提供,“系統雖然比較成熟但不夠開放,我們參與的比例比較小”。
對于沃爾沃這樣的傳統車企來說,似乎眼下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相比之下,安全才是沃爾沃更自信的領域,也包括數據安全。為處理所采集到的實時交通數據,沃爾沃表示正在和Zenseact共同投資建立一個數據工廠,預計未來幾年將處理超過200PB(2.25億GB)的數據。
“借助實時數據,我們能夠加快研發過程,甚至是從數年縮減到數日。” 沃爾沃汽車旗下自動駕駛軟件開發公司Zenseact首席執行官 ?dg?rd Andersson表示。
轉型同時,沃爾沃也開啟了IPO計劃。據路透社報道,沃爾沃計劃在今年底前首次公開募股,并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
請關注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秦章勇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50460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