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歲布蘭森太空飛行成功,全程90分鐘
美東時間7月11日,71歲的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搭乘自己旗下公司維珍銀河的太空飛機進行太空試飛,并成功返回,搶先貝索斯9天。
據悉,布蘭森的此次飛行任務共有6人參加,其中2名太空飛行員,4位太空旅客。全程飛行時間90分鐘,約86km的高空亞軌道飛行,并實現了4分鐘太空游,換句話說,也就是在本次航行狀態中會有4分鐘的低重力體驗。
而布蘭森本次的航行成功,不僅使其成為商業航天試飛第一人,同時還意味著在全球亞軌道商業之旅賽道上,維珍銀河走在了藍色起源、SpaceX的前面。
曝阿里、騰訊或將互相開放生態
7月14日,據外媒報道,阿里巴巴和騰訊正考慮逐步互相開放生態系統。
具體而言,阿里巴巴或將微信支付引入淘寶、天貓等平臺,而騰訊方面則可能允許淘系電商的內容在微信內分享,抑或是允許微信用戶通過小程序使用阿里巴巴的電商服務。
該消息曝出后,京東盤中跌2.4%,拼多多一度跌6%。而截至當日收盤,阿里巴巴收漲1%,騰訊ADR漲1.2%,拼多多跌近3%。
而根據相關人士的透露,阿里與騰訊雙方之所以能夠多年之后達成“和解”,官方的監管起到了關鍵作用。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啟動了對多個大型平臺企業的反壟斷調查,而巧合的是,阿里和騰訊均因違規行為遭受到過應有的處罰與罰款。
國家網信辦、國安部等七部門進駐滴滴
國家網信辦消息,7月16日,國家網信辦會同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進駐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網絡安全審查。而這同樣意味著,滴滴相關事件的最終結果即將“塵埃落定”。
自6月30日“悄悄”登陸美股開始,經歷了安全審查、APP下架,以及7部門聯合進駐的“一波三折”,現在的滴滴已然是元氣大傷。而且更嚴重的是,用戶群體的“拋棄”、市場的流失,甚至就連滴滴司機們也拍手叫好起來。
而滴滴的窘境,顯然是給予了高德、百度、曹操出行等“友商”們可乘之機,甚至連退隱江湖2年的美團打車也重新上了線。相對應的另外一方面,滴滴事件亦是為眾多企業敲響了某種警鐘,至少在它們打算美股上市的時候,會去再三考慮數據安全,以及后續的各種可能性。
英特爾欲300億美元收購全球前五晶圓代工廠商“格芯”
7月16日,據外媒報道,國際芯片巨頭英特爾正計劃收購全球前五晶圓代工廠商格芯(GlobalFoundries),交易總價約為300億美元。而這條消息,也間接導致了近期格芯的估值暴漲,以及臺積電股價的大幅度下挫。
據悉,目前格芯的實際控制人為Mubadala Investment,總部設在美國,在全球范圍內約有200個客戶。如果英特爾完成了此次收購,那么其芯片產能將會得到進一步推動,并抓住“全球芯片荒”的契機,實現一次自我超越。
而300億美元的收購價格,亦是會使得此次收購事件,成為英特爾史上最大的一次收購項目。但有意思的是,格芯發言人卻表示,公司目前還沒有與英特爾進行談判。(目前,英特爾最大收購案是2015年底花費167億美元對Altera收購。)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上線
7月16日,經過北京、上海、武漢三地同時舉行的開市啟動儀式之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當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掛牌協議交易成交量4103953噸,成交額210230053.25元,收盤價51.23元/噸,較開盤價上漲6.73%。
本次碳排放配額的開盤價為48元/噸,在正式開盤后的9點30分,首筆全國碳交易完成,價格為52.78元/噸,成交量達16萬噸,交易額為790萬元。盤中,碳價格漲幅一度擴大至10%,觸發交易限制。
首日上漲6.73%的成績,為中國碳中和戰略開了個好頭。同樣的,本次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正式上線,亦是中國走向碳中和的里程碑式大事件。
蜂巢能源發布全球首款量產無鈷電池
7月16日,蜂巢能源在江蘇舉行了首款無鈷電池量產下線儀式。這意味著全球首款無鈷電池走出實驗室,正式實現量產,而蜂巢能源也因此成為全球首家突破無鈷電池技術難關,成功實現量產的動力電池企業。
本次量產下線的無鈷電池是一款能量密度為240wh/kg,容量為115Ah-MEB產品。該款電池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和低成本的核心優勢。相比同級別的高鎳三元電池,該款無鈷電芯循環壽命可達3000次以上,能通過150℃的熱箱測試和140%SOC的過充測試,擁有 GB / IEC62660 / UL2580/ UN38.3等多項標準認證。
而在國家工信部最新公布的車型公告中,蜂巢能源無鈷電池已經出現在長城歐拉一款名為櫻桃貓的純電車型的信息里。
小鵬P5預售價格揭秘
7月17日,在2021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上,小鵬汽車正式公布了P5的預售價格區間和配置信息。據了解,小鵬P5補貼后的預售價為16-23萬元,而16萬元的底價,也勢必會吸引過來一大波的意愿者。
在車型配置上,小鵬P5共有460G、460E、550G、550E、550P、600P六種配置版本,提供星云白、天青綠、星湖灰、星辰紅、星河紫、暗夜黑等六種外觀顏色。其中,相對應名稱的數字,分別代表著NEDC續航里程;而英文字母P/E/N/G,則分別代表著XPILOT智能的等級梯度。
靴子落地,雖然對于“16-23萬元”的價格區間有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覺,但毫無疑問的是,價格戰自特斯拉第一次降價開始,就已經打響。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車企加入到智能電動汽車的賽道,競爭也必將會變得愈加激烈。
C次元星光榜/蜂巢能源
上榜理由:背靠長城,且全球首發量產無鈷動力電池。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長城汽車動力電池事業部,自2012年起開始電芯的預研工作,2016年12月成立電池事業部,2018年2月獨立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總部設在江蘇省常州市,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新一代電池材料、電芯、模組、PACK、BMS儲能系統,以及太陽能技術的研發、制造、創新等。而7月16日,蜂巢能源全球首款量產無鈷電池的正式下線,意味著蜂巢能源在動力電池領域正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技術壁壘。
據天眼查顯示,蜂巢能源剛于今年的2月完成A輪融資,由中銀投、國投招商聯合領投,其他投資方包括金融街資本、常州創業投資、浙大九智、IDG、凱輝基金、海通開元、德載厚資本、長城控股等,融資總額35億元。而其最近一次融資是在今年的3月22日,屬于股權融資,具體金額不詳。
一、核心成員
蜂巢能源董事長兼總裁楊紅新,17年整車、動力電池研發及管理工作經驗。2003年加入長城汽車,歷任長城汽車技術中心副主任、長城汽車動力電池事業部總經理等職,全面負責新能源三電系統開發,以及EV、PHEV整車的開發等。
而另外一名具有長城工作背景的核心成員是副總裁馬立永,具備18年工作經驗,曾任天津博信財務部長、長城汽車天津園區會計中心財務部長,以及威蜂動力財務總監等職。
二、技術路線與產品
蜂巢能源自2018年成立以來,在無鈷電池、疊片工藝、固態電池、AI智能制造等方面均有所布局。
而現階段,蜂巢能源已成為一家電芯、模組、電池包,以及電池管理系統四種產品為一體的電池供應商;另外,其目前所定位的主要市場包括電動出行和儲能兩種,相應的包括NCMA四元、NCM三元、固態,以及NMx無鈷電池四種技術路線。
三、最佳實踐
今年上半年,蜂巢能源動力電池的裝機量達到了0.84GWh,市場占有率1.6%,排名第7位,與去年同期相比,裝機量增長了27900.0%。
目前,蜂巢能源已經拿到長城汽車、吉利、東風等主流品牌在內的25個銷售定點。此外,長城與寶馬合資國產電動項目光束汽車,也將搭載蜂巢能源電池。
國際客戶方面,蜂巢能源已與法國PSA簽訂采購合同,為其全球電動汽車提供配套,預計采購需求將達到7GWh;此外,公司還與土耳其公共汽車商OTOKAR簽訂了定點協議,為其電動大巴提供配套。
目前,蜂巢能源公布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有江蘇常州、德國薩爾州、浙江湖州、四川遂寧、安徽馬鞍山和南京溧水,合計投資額達到541億元,對應產能124.6GWh。
四、有“錢”途
由于背靠長城汽車,蜂巢能源的電池并不“愁”賣。而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今年上半年蜂巢能源動力電池的裝機量排名一躍成為了第七。而據天眼查顯示,到目前為止,蜂巢能源已經歷了5次融資。
就在今年的2月,蜂巢能源的A輪融資簽約儀式在江蘇常州舉行。該輪融資由中銀投、國投招商聯合領投,其他投資方包括金融街資本、常州創業投資、浙大九智、IDG、凱輝基金、海通開元、德載厚資本、長城控股等,融資總額達35億元。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51733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