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6日)A股開盤,鋰電設備板塊集體走強,截至上午收盤,先惠技術漲停。杭可科技、奧特維、金銀河均漲超10%,利元亨、海目星、科恒股份、璞泰來等紛紛跟漲。
消息面上,美國總統拜登將在周四簽署一項行政令,設定在2030年,美國新銷售汽車中有一半為零排放汽車。通用、福特、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制造巨頭同樣表示,將實現至2030年汽車銷量中電動車占比達到40%-50%。這里提到的新能源車包括純電動汽車(BEV)、燃料電池電池電動汽車(FCEV)以及插電式混動汽車(PHEV)。
《科創板日報》自7月以來持續關注該板塊(詳情請見),目前各國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鋰電上下游企業擴產計劃密集發布,多家新能源7月交付量續創新高,由此帶動鋰電設備訂單全面超預期,鋰電設備板塊爆發早在預期之中,美國的最新政策利好則是引爆行情的導火索。
從政策面上看,7月30日,中國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明確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另有《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今年5月,歐盟還提出了綠色經濟復蘇計劃,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鼓勵政策。歐洲的德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還延長或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額度與補貼范圍。
從產業面上看,全球的主流電池企業包括LG化學、三星SDI、SK創新、松下、寧德時代、比亞迪、Northvolt,這七家龍頭廠商規劃未來3年擴產1008GWh,東吳證券分析師表示,2020年海外二次疫情導致海外電池廠擴產進展滯后,但擴產計劃不會取消,2021年海外電池廠擴產將明顯提速,全球動力電池進入新的產能周期。
上述背景下,作為具備早周期性的關鍵環節,鋰電設備行業或最先受益。以國內鋰電池龍頭供應商寧德時代的帶動作用舉例,2020年4月以來,各大鋰電設備龍頭廠商也陸續公告接到寧德時代中標通知的公告,先導智能、大族激光、贏合科技、杭可科技、先惠技術、華自科技從寧德時代拿到的設備訂單金額就超過了78億元(不含稅)。
放眼全球,當前主要動力電池產能集中在中國,雖海外鋰電設備公司起步相對較早,國內頭部企業已實現技術方面的追趕與海外客戶的開拓,有望充分受益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高景氣的浪潮。
廣發證券分析師代川、朱宇航今日發布研報稱,目前1GWh電池產能對應的鋰電設備投資約為2億元,若美國2030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占比目標實現,將帶來大規模鋰電設備采購需求。該分析師進一步表示,本輪需求擴張,使得鋰電設備從一線到二線全面受益。建議三條線索把握投資機會:(1)具備整線的龍頭,例如先導智能、利元亨等;(2)在核心工藝設備占據較高市場份額的設備企業,例如杭可科技,關注聯贏激光,海目星等;(3)具備產能承接頭部企業溢出訂單的自動化企業,建議關注科瑞技術,博眾精工,瀚川智能等。
來源:財聯社
作者:宋子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53178
以上內容轉載自財聯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