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汽集團(600104)發布了上半年財報。
報告期內,上汽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3660.96億元,同比增長29.03%;歸母凈利潤為133.14億元,同比增長58.61%。另外,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為14.6億元;扣非凈利潤為118.5億元,同比增長65.18%。
對于營收、凈利潤同比增長,上汽集團表示,原因主要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國內汽車市場復蘇效應明顯,帶動公司銷量同比增加;公司一直堅持的“穩增長,抓零售,調結構”工作收效顯著,公司在實現銷量增長的同時也優化了產銷結構,提高了毛利水平。
我們都知道,去年受疫情影響,各大車企同期各項財務指標均有所下滑,隨著疫情的緩和,行業的經營正在回歸正常軌道。
整體上看,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團的總營收和歸母凈利潤盡管與2017年及2018年同期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重回2019年的同一水平。
主要數據回暖,合資依賴減輕
整車銷量方面,上半年上汽集團完成批發銷量229.7萬輛,同比增長12.1%,但實際零售達到294.5萬輛,同比增長29.7%,銷量增長比例和上述主要財務指標增速一致。
研發費用作為“三費”(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研發費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財報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發費用數據不僅一定程度上能看出一家企業報告期內的經營情況,亦能反映出企業對于技術的重視程度。
上半年,上汽集團研發投入了77.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8.4億元增加了33%,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例為2.12%。雖然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團在研發投入上出現了較大的增幅,但在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上并無較大增長,2020年,該比例為2.07%。
另外,各個板塊的利潤方面,這次傳來好消息。
我們都知道,上汽集團對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兩大合資公司的依賴癥非常嚴重。但從今年上半年財報來看,這種依賴癥正在大幅減輕。
去年,上汽集團歸母凈利潤為204億元。其中,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兩家合資公司就為上汽集團貢獻了累計196億元的利潤,是上汽集團當年凈利潤的96%;上汽大眾貢獻凈利潤近155億元,占總利潤的76%;上汽通用貢獻利潤41億元,占總利潤比例為20%。
除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外,上汽集團旗下還有上汽通用五菱、華域汽車、上汽財務三家重要子公司,這三家去年對上汽集團的利潤貢獻合計達106.8億元,五大子公司的利潤貢獻超300億元。這意味著少了這些“利潤奶牛”的支持,上汽集團自主品牌和其他業務虧損巨大。
但這一情況在今年開始發生轉變。
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團對這兩家合資公司的利潤依賴情況在大幅好轉。報告期內,這兩家合資公司累計為上汽集團貢獻52.4億元的凈利潤,僅占上汽集團總利潤133億元的39%;其中,上汽大眾為上汽集團凈利潤貢獻了28.9億元,占集團總利潤的21.7%;上汽通用貢獻了23.5億元的凈利潤,占比為17.7%。
而五大子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利潤貢獻合計為115.5億元,這也意味著上汽集團自主品牌和其他業務也開始實現盈利。
據上汽集團透露,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團自主品牌增長較快。其中,上汽乘用車公司零售達到38.1萬輛,同比增長60.2%,上汽大通零售達到10.6萬輛,同比增長57.2%。
新能源發力,年銷目標能否完成?
在財務數據方面,上半年上汽集團經營性現金流出現較大浮動。
財報顯示,報告期內上汽集團經營性現金流出凈額為15.85億元,同比減少94.6%,其中公司金融板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同比減314.55億,制造板塊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現金凈額為145.41億元,同比增加36.82億元,增幅達33.91%。
現金流凈額大幅減少,與上汽集團旗下子公司上汽財務公司有關,因為后者為滿足貸款業務的資金需求,同時為降低融資成本,發行了ABS用于置換同業拆借資金。
基于此,上汽集團金融板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同比巨額減少。而同期上汽集團制造板塊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現金凈額并無異常,為145.41億元,同比增加36.82億元,增幅達33.91%。
除了財報能看到的數據,財報之外,上半年芯片短缺也對上汽集團造成影響。而針對“缺芯”,上汽集團也表示,全球車用芯片供應嚴重短缺,對生產和批發銷量的完成進度造成較大影響。
所以,下半年上汽集團要做的就是密切跟蹤芯片供應恢復情況,提升芯片供應的保障力,做好生產資源調配和生產組織安排,加快生產批發進度,積極緩解終端“供不應求”的現狀。
另外,上汽集團曾提出617萬輛的年銷量目標。目前來看,今年上半年批發銷量為229.7萬輛,完成全年銷量目標的37.2%;按零售294.5萬輛來計算的話,完成率則是47.7%,銷量完成都未過半。因此,下半年上汽集團需要在銷量上有更好地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半年的銷量里,上汽集團新能源車銷量繼續快速增長,累計銷量超過28萬輛,同比增長超過400%,保持國內新能源車銷量冠軍;海外零售銷量達到26.5萬輛,同比增長112.8%。名爵海外零售超過13萬輛;上汽大通海外銷量近2.2萬輛。
此外,自主品牌占公司海外銷量的比重保持在60%以上,新能源產品的海外銷量近2萬輛,同比增長1.5倍。
同時,在半年報發布當天,上汽集團出資5.42億元成立商用車智能駕駛科技公司--友道智途。據了解,友道智途以將依托洋山港“5G+L4”智能重卡項目積累的技術經驗,聚焦特定場景L4級和干線物流L3級智能駕駛產品,打造“技術+產品+運營”的業務模式。
在復雜的車市背景下,半年賺了133億元,讓人看到一絲曾經的A股“汽車一哥”的影子,但上汽集團距離真正重回巔峰還很遙遠。
比如,上汽集團的股價就是抹不掉的痛。從上半年股價表現來看,上汽集團股價下跌10.37%,進入下半年后又繼續下滑。截至8月26日,上汽集團最新收盤價收跌1.02%至18.37元/股,最新市值2146億元,這兩項數據只有比亞迪的1/15和1/4。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54802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