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各種因裝配工藝、生產流程、檢測疏忽導致的奇葩案例,發生在特斯拉這家充滿爭議,卻又總能帶來驚喜的美國車企身上,早已不足為奇,甚至司空見慣。
而這一次,挪威的某位車主,在“喜提”屬于自己的特斯拉Model Y后,坐進車內進行體驗,猛然間發現新車手套箱內,竟然放置著一根中國國貨之光——王中王火腿腸。
隨即,他將照片分享至個人社交平臺,并引發熱議。網友的調侃也可謂精彩百出,“這就很特斯拉,估計這根火腿腸的來歷,還是上海工廠最終檢測環節的某位工人,坐進車內不小心落下的。不過發生的幾率,真的是堪比買彩票。”
“大家都知道從國內去歐洲旅游,規定是肉禽蛋制品都不能入境。但是在這波陰差陽錯之下,是不是已經違規?甚至算是非法走私?”
“恭喜你,買車還送火腿腸,這波是穩賺不賠呀。”
面對上述吐槽,除了會心一笑,還想起曾經的又一起類似案例。位于美國本土的某位Model 3車主,發現自己才買不久的新車,行駛起來有很明顯的異響,拆開后經過一番苦苦探尋,最終在風扇內發現一塊完整的方便面。
只不過,上述由于粗心大意導致的各種紕漏,并未阻擋特斯拉位于全球新能源市場收割的腳步。不知為何,這家美國車企,總能帶給人一種越黑越紅的錯覺。
反觀國內,過去一周,幾家頭部新勢力造車,也可謂動作頻頻,熱度同樣維持在高點。首當其中,小鵬P5終于在亮相半年后正式上市。自下午2:30分開始的預熱環節,由多輛小鵬P5組成的車隊,擺成一個倒計時的陣列,每分鐘進行改變一次。
尚且不論這樣的設計,需要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僅從最終的宣傳效果而言,的確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我身邊的許多朋友,在看到直播后第一時間便前來詢問,甚至表示非常“解壓”,治好了強迫癥。
很快,時間來到了晚上7:30分,身處這場風格足以稱作“元宇宙”的發布會中,何小鵬十分詳細的介紹了這款新車想要展現給用戶的所有亮點。
整整一個小時過后,當幾個關鍵數字最終出現在何小鵬身后的大屏幕上,本場發布會最大的懸念就此揭曉。具體來看,小鵬P5補貼后售價15.79-22.39萬元,并將于2021年10月底開始啟動交付。
面對6個分別公布售價的版本,明顯能夠感受到19.99萬元搭載雙激光雷達的550P,將會是日后小鵬P5整個車系的“主銷擔當”。
那么現存最大問題,便是這款相比小鵬P7在外觀顏值上存在爭議的產品,究竟能夠實現最高多少的月銷表現?
作為參考,P7在剛剛上市之后,面對特斯拉Model 3如潮水般的攻勢,小鵬內部的起始預期僅有1,500-2,000輛,而最近兩月卻連續突破6,000輛大關。所以說接下來,同樣期待P5能夠帶來交付端的驚喜。
殊不知,發布會結束24小時,據小鵬官方披露,該車型訂單量就已達到6,159份,其中選擇XPILOT3.0/3.5硬件占比超過90%。顯然,取得了不錯的階段性反饋。
至于蔚來,北京時間9月16日,據其官方宣布,繼5月中旬蔚來ET7首輛生產線驗證樣車下線后,蔚來ET7首批生產線試制車在合肥江淮蔚來工廠下線。而這一關鍵節點的到來,預示著所有下定用戶,距離自己的提車日期愈發接近。
用更為專業的話術來說,在TT(生產線試制車,Tooling Trial)階段,其主要目的是驗證批量生產的工藝文檔,培訓生產線操作人員,以及驗證生產線制造能力。身處這一階段,下線的車輛將繼續一系列的整車和性能測試。TT階段結束之后,蔚來ET7將進入PP(Pre-Production)預生產階段,為車輛最終的交付做準備。
并且可以肯定的是,按照蔚來一貫以來的作風與處事風格,后續在ET7的手套箱與風扇內,并不存在發現“王中王火腿腸”與“方便面”的可能性。
反觀理想,用自身表現淋漓盡致地表現證明了什么叫做“悶聲發大財”,僅憑借一款車型8月交付量就已逼近1萬大關,而9月大概率將成為率先觸及該里程碑時刻的首家新勢力造車。
事已至此,只想說對于李想本人而言,其清楚地知曉怎樣用一種代價最小的方式,造出一輛符合國內大多用戶實際需求的產品。但對于一家試圖沖向更高的企業而言,過度“精明”有時則會適得其反。
好在,值得慶幸的是,生存對于“蔚小理”而言,順利挺過至暗時刻,已經不再是三者需要考慮的問題。殊不知,曾經以“買買買”作為品牌戰略的恒大汽車,卻在最近一段時間礙于種種原因,迅速跌入谷底。
截至北京時間9月16日,恒大汽車收盤下跌11.31%,報每股3.53港元,市值跌至344.8億港元,距離其今年2月達到的巔峰市值,已經“蒸發”超過6000億港元。而這樣的潰敗,再次印證造車并不是一場兒戲,短暫的高光與瞬間的坍塌,往往就在轉瞬之間。
最后,將注意力聚焦在所有傳統汽車巨頭中,電動化轉型力度最為決絕的大眾身上。近日,據海外媒體報道,該品牌計劃到2025年,實現對于特斯拉的反超,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銷售商。
大眾汽車CEO迪斯也在個人社交平臺證實了目標的真實性,并直接喊話馬斯克,大眾已經瞄準了特斯拉的市場份額,看似一場正面“硬剛”已然打響。
只不過,在目前許多終端消費者眼中,以Model Y與ID.4為例,關于二者的印象,還分別停留在一款足以成為行業門檻的“智能純電SUV”與“純電SUV”身上。換言之,買特斯拉與買大眾,目前潛在用戶的屬性與需求完全不同。
所以在距離2025年還有將近4年多的時間內,不知大眾想要做的僅僅是銷量層面的超越?還是從技術儲備到品牌調性等多維度地反超?
并且需要時刻銘記的是,身處這條全新的賽道中,特斯拉一直最想成為的,恰恰就是最輝煌時的“大眾”……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56746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