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 吳曉宇
編輯| 王妍
特斯拉牌手機又有新傳聞。
近日,網絡上流傳出了一組疑似特斯拉手機的渲染圖。僅從外觀來看,和當前市面上的手機相比,采用了三段式極簡設計,被稱作Model π的概念機極具辨識度,延續了特斯拉的產品風格。
據外媒報道,該手機屏幕采用水滴屏,背部配有四個攝像頭,卻沒有任何凸起。與此同時,能夠與星鏈、腦機接口等功能連接,支持太陽能充電等配置更是直接將網友的期待值拉滿,有人直呼,“有了它,我要賣掉我的iPhone了。”
一直以來,同樣作為硅谷炙手可熱的巨頭,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和蘋果CEO蒂姆·庫克總是“相愛相殺”。早在2018年,馬斯克就曾公布表示,蘋果的產品“少了令人驚艷的感覺”。2020年3月,馬斯克更是直接向iOS 13開炮“讓人十分失望”。
如今蘋果磨刀霍霍向汽車業挺進,贏得了“汽車業蘋果”美譽,被消費者視為“帶輪子的iPhone”的特斯拉要親自下場造手機,似乎也不難理解了。
對于科技狂人馬斯克來說,顛覆了汽車業,又同時推進上天入地的宏偉目標。一旦出手造手機,注定一般的設計無法滿足其想象。
從曝光出的渲染圖來看,除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設計造型,Model π的整體配置堪稱頂級。該手機將采用4K屏幕,高通驍龍895處理器,2TB存儲,1億像素攝像頭。
“895是高通下一代旗艦芯片,從參數看,特斯拉手機的內存配置也很高”。手機行業從業者王磊向未來汽車日報分析稱,“使用高通的處理器,也從側面看出,特斯拉作為車企目前尚未有設計制造手機的能力。”
來源:外媒
在手機行業已是一片紅海的當下,特斯拉也拿出了自己的“必殺技”。據外媒介紹,Model π將配備有太陽能充電和星鏈技術。
其中,該手機的電池容量雖然只有4000毫安,卻具備多種充電方式。有線快充達到200W,無線充電也高達100W,并支持太陽能充電。
而在星鏈的配合下,該手機無需SIM卡和信號站,就能讓用戶在全球任何角落使用星鏈衛星上網。簡而言之就是,上網速度快,且信號全球無死角。在王磊看來,這直接暴露出馬斯克想要替代傳統運營商的野心。
這得益于特斯拉早早便開始的“天上的生意”,提前布局了儲能業務和“星鏈計劃”。
早在2016年,特斯拉就以26億美元股票收購SolarCity,正式開啟布局光伏之路。如今,儲能業務已成為特斯拉的重點業務之一。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儲能裝機規模達4.73GWh,同比增長230.64%;光伏裝機量達437MW,同比增長267.23%。
從2015年起,SpaceX公司開始實施星鏈互聯網計劃。根據該計劃,在2024年之前,馬斯克旗下的SpaceX將發射升空1.2萬顆衛星,在太空組成“星鏈網絡”。在更長遠的計劃中,SpaceX 將發射4.2萬顆衛星。
“如果這個計劃全部實現了,那么全球通訊信號無死角覆蓋或許真的能夠實現,但目前SpaceX公司進展速度并不算快。”王磊分析稱。據此前媒體報道,截至今年5月,星鏈已經發射了1737顆衛星,初步完成了全球覆蓋。
然而,布局衛星卻是異常燒錢的差事。馬斯克曾透露,“獵鷹9號的發射報價是一次6200萬美元”,完成4萬余顆衛星的布局無疑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
雖然如今的馬斯克已經成為全球首富,但這對于同時推進多個燒錢業務的他來說,想要在短期內完成,也并非易事。
事實上,這并非首次傳出特斯拉將造手機。近年來,圍繞著“緋聞主角”特斯拉,已經流傳出各種各樣的手機概念圖。
早在2017年12月,正值升級版Roadster電動跑車發布,特斯拉造手機的概念圖也首次流傳出。一經發布,便在業界引起一陣轟動,不少人更是聲稱要“嚇哭iPhone X”。
2017年特斯拉手機概念圖 來源:網絡
2019年年初,在CES大會上,澳大利亞最大電信公司Telstra的CEO安迪·佩恩 (Andy Penn)透露,特斯拉公司已經與一些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零部件制造商簽訂協議,即將推出5G手機。
今年3月,疑似特斯拉手機的宣傳視頻在開始在網絡上流傳。根據視頻介紹,該手機將可以和特斯拉汽車連接,支持連接腦機接口等功能,還可以挖比特幣。但上述傳聞均未被特斯拉證實。
實際情況是,曾經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手機廠商和車企,正在加速向對方的腹地挺進。
“蘋果造車已是公開的秘密”,馬斯克曾如此評論。早在 2014 年,蘋果就開啟了造車計劃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
今年3月末,小米公司CEO雷軍則放言豪擲百億美元下場造車,并將之視為“人生最后一戰”。之后,在4月份OPPO CEO陳明永又被曝出正在調研汽車產業。而官宣“不造車”的華為正在車圈廣結良友。
在汽車行業里,吉利則是最早官宣造手機的車企。9月28日,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創辦的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宣布進軍手機領域。吉利稱,“其在手機業務中將投入100億元,產品定位是高端智能手機市場。”
車企和手機的跨界開始屢見不鮮。“車企做手機符合當下的趨勢。”在王磊看來,汽車的定義雖然已經從交通工具向移動智能終端轉變,但相較于手機,后者也開始超越傳統通訊工具的定位,成為連接萬物的終端。
“正如外媒流傳的特斯拉手機宣傳視頻中所述,你從未見過這樣的手機,有了Model π,你可以控制你所有的特斯拉設備。”
此外,王磊認為,手機行業一直被視為電子消費行業中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終端領域的智能化技術、產品、品牌等核心,幾乎都掌握在手機廠商手里。“這也是智能汽車廠商渴求的,這些能夠幫助它們把握未來終端的發展方向、趨勢等。”
不同于汽車行業的研發周期,手機行業的快速迭代也為新玩家提供了機會窗口。“手機廠商研發手機可能只需要半年到一年,但汽車結構比手機復雜許多,其設計研發周期通常需要三四年。”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表示。
當汽車和手機兩者的界限逐漸模糊,具有跨界能力、有智能終端軟硬件技術的的企業也開始在兩者之間尋找到連接的可能。
“造手機并不難,供應鏈很完善”,王磊認為,手機上最重要的部件比如芯片大多由高通、三星等供給,顯示屏由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等企業供給。從汽車業務上看,“特斯拉在供應鏈管控上有自己的一套”,也將成為其優勢所在。
在終端渠道方面,僅在中國市場,特斯拉便布局了190多家特斯拉中心和體驗店和110多家服務中心。作為對比,Apple Store零售店在中國大陸共有43家。截至今年三季度,特斯拉全球銷售62.735萬輛汽車,“特斯拉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可以借此轉化成手機產品用戶”。
不過王磊認為,產業鏈的成熟,也意味著產品嚴重的同質化。“想要做出差異化,做高端手機、做一線手機品牌、或是做賺錢的手機品牌的門檻比較高,首先擋在廠商面前的便是用什么操作系統。”
在其看來,蘋果之所以能夠成為行業巨頭,iPhone僅僅只是一個載體,更多是憑借iOS系統的表現,將iPhone、Mac、iPad等“全家桶產品”實現硬件互聯,同時構建出軟件生態。
而Model π被曝將使用特斯拉的PIOS系統,“沒有一定的軟件適配量,全新的系統短期內難以與蘋果iOS與安卓系統相抗衡。”
但王磊認為,特斯拉仍有機會。“消費電子市場足夠大,大到不可能壟斷,總是會有機會,也不可能總是由一家或某幾家企業統治。這是所有手機品牌的挑戰”。
“市場普遍認為蘋果發布的iPhone 13系列新品缺乏根本性革新,現在就缺一個足夠驚艷的產品,看會是誰了。”有網友評論稱。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為化名)
未來汽車日報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吳曉宇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61196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