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美國電動車初創公司Rivian股價,盤后大跌超13%。就像俗話說的,“蚌埠住了”。
原因嘛,一是交不出車,還漲價;二是,財報不及預期。
先說3月11日Rivian發布的2021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財報顯示,其第四季度營收5400萬美元,低于市場預期,凈虧損為24.61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凈虧損3.53億美元,大幅增加。2021年Rivian總營收為5500萬美元,也未能達到市場預期。從凈虧損來看,Rivian去年一年凈虧損為46.88億美元,相比上一財年的10.18億美元,也是虧損遠高于市場預期。
此外,從交車進度來講,2021年Rivian生產1015輛汽車,交付920輛。2022年以來,截至3月8日共計生產1410輛汽車。也就是說,Rivian自投產以來共生產2425輛,進入“產能地獄”模式。
外憂內患之下,Rivian的股價3月10日收跌6.35%,報41.16美元。盤后的交易中一度跌去13.29%,至35.69美元/股,創了新低。比起Rivian上市半年多來的最高股價179.47美元,差不多跌掉六分之五,可謂“砍到了腳脖子”。
作為“特斯拉最大競爭對手”,Rivian去年11月進行IPO,規模位列美國史上第六。正式上市后的前5個交易日,Rivian的股價累計上漲了117%,市值輕松越過1000億美元,一度超過近90%的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包括高盛、波音和星巴克等傳統大公司。現在尷尬了。
漲價打臉,產能地獄
除了這些,Rivian還面臨因漲價而被訴訟的困境。
Rivian周二(3月1日)表示,由于半導體短缺和成本上升,公司決定將純電R1T皮卡和R1S SUV的標價分別上調17%和20%。漲價后,R1T皮卡的起售價約為7.95萬美元,而R1S SUV的起售價約為8.45萬美元。
宣布漲價后,此舉立刻引起顧客的強烈抗議,一些不滿的客戶據稱取消了訂單。3月5日,一位名叫Charles Crews的股東向加州聯邦地方法院起訴了Rivian,指控這家電動汽車初創公司誤導了投資者,未披露其車輛原先的定價過低,在上市后需要提價。
這位Crews應該是很憤怒,因為他去年在Rivian上市首日以每股約112.83美元的價格購買了35股股票。現在跌慘了不說,車子還要漲價?還有跡象表明,這起訴訟的原告方正尋求成為集體訴訟。
面對客戶流失和訴訟的危險,Rivian不得不出來平息眾怒。周四,Rivian首席執行官R.J.Scaringe致信給客戶稱,公司正在努力應對零部件和材料成本上升的壓力,但將漲價適用于現有的訂單是錯誤之舉。
在另一份聲明中,Rivian方面表示,“隨著我們的生產設施的提升,管理供應鏈的挑戰,面對持續的通貨膨脹壓力,以及在短期內盡量減少對客戶的提價,我們預計整個2022年的毛利率將為負?!?/p>
最后的結果是,Rivian對于在周二漲價之前預訂的客戶維持原價,在漲價后取消訂單的客戶將被允許以原來的價格、時間和配置恢復訂單。而且,據悉Rivian拒絕透露有多少訂單遭到取消。
Rivian的內部也不太平。其首席運營官Rod Copes自 2020年3月上任后也在最近卸任,這進一步加劇了Rivian的動蕩。因為,首席運營官的離職正值公司面臨 R1T和R1S產量提升挑戰的關鍵時刻。
多重因素的外憂內患作用之下,Rivian的股價和總市值“一瀉千里”,曾經突破1000億美元的市值現在變得高不可攀,似乎在成為一種傳奇。而且,“產能地獄”的局面初現。
相似的經歷
伊隆·馬斯克很有先見之明。他之前說過,Rivian上市只是開始,能過了“產能地獄”這關再說。
馬斯克曾意味深長地提醒,“我建議先讓他們的第一個工廠運轉起來,以可承受的單位成本實現量產是極其困難的。而與擴大生產和供應鏈的規模相比,汽車概念車是微不足道的。如果這些問題都解決了,實現正毛利率就是下一個噩夢。”
不幸言中。況且,Rivian這家造車新勢力目前僅有一座工廠,位于美國伊利諾伊州,年產能為15萬輛,目前的生產狀況遠不能滿足訂單需求。根據后續規劃,Rivian將繼續追加50億美元左右投資,在德克薩斯州建造第二工廠,目標于2023年第二季度正式投產。
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現階段Rivian碰到這個關鍵問題,“尚未交付”和“尚未盈利”估計得延續很長時間。在此過程中,雖說商業模式能夠自圓其說,但銷售終端必須能夠源源不斷進行新車交付,所有關鍵節點打通,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實際上,國內造車新勢力也曾經歷過類似的境遇。比如,蔚來李斌成了“2019年最慘的人”。說最大的特長是“能從懸崖邊上,把自己撈回來”的李斌,經歷了多次“從生到死,又到生”。
而2018年時,小鵬汽車何小鵬也說過,特斯拉的很多問題,小鵬汽車和國內的新造車企業都能夠避免。但也有許多問題,即使意識到也無法完全避開。當時他說,“大家都說黎明前最黑暗,但我們今天還沒走到真正黑暗的時候。2019、2020年才是真正的黑暗?!?/p>
對于造車新勢力企業而言,量產和交付才是真正的黎明前的黑暗。所以,當時何小鵬說,“新造車企業到2020年才能完成從0到1的過程。”如今,“蔚小理”及其他造車新勢力,趟過這條“至暗時刻”的河流后,相信都感觸無限。
好在讓CEO RJ.斯卡林格覺得慶幸的是,實現量產交付的Rivian,手中握有的訂單還算充沛。但亞馬遜的“移情別戀”也是無比頭疼的。而且,訂單和規劃產能,始終還是一個“數字”,究竟能夠落地多少,仍存在巨大變數。而在痛苦的產能爬坡過程中,Rivian還需克服“缺芯”等問題所帶來的極限壓力測試。
況且,作為最大的競爭對手,隨著福特F-150 LIGHTNING純電皮卡與HUMMER EV的如期交付,美國本土電動皮卡細分領域中,一場不留情面的廝殺已然開始。而且,真正的特斯拉“魔王”Cybertruck也已開始量產前的一輪輪測試。
跟特斯拉股價最不一樣的是,特斯拉的股價經歷了十年的蟄伏,才“一飛沖天”。而Rivian出道即巔峰,現在股價的崩塌,表明股東的耐心極其有限,留給仍在“掙扎”的Rivian的時間,可能真的不多了……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70042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