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4天內連續發生了3起威馬電動車自燃事件,分別在鄭州、海口、三亞。今年1月20日,在海南三亞又發生一起威馬EX5型號電動汽車自燃事故。這些事故的發生應該就是威馬汽車“鎖電”事件的緣由。
3月15日,廣東省315晚會曝光了威馬汽車“鎖電”的問題。多位車主反饋廠商通過OTA升級的方式對車輛進行了“鎖電”操作,因為升級后車輛出現了續航縮短、充電慢等問題,而且在經過車主同意后,廣東經視將三輛涉嫌車輛送到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檢測評估師分會會長王旭東表示,“我們對比過正常續航里程的車和送檢的這些有問題的車來看,它的SOC(剩余電量)最低值相差了20%。在充電樁充滿時(電量)顯示是100%,但我們用解碼器讀取的實際電量只有89%,最大差值大概有6到7度,所以這里面要差到11%至12%”。他說,“‘鎖電’是消費者的說法,從專業技術角度講,是車廠做了一些限制:一個可能是防止自燃;第二,(使)放電量不要低于20%,為了保護電池,在質保期內盡量降低賠付率”。
事實上,威馬登上315晚會有點在意料之中,因為威馬鎖電的消息車主一直在反應,可是威馬汽車卻一直采取不回應不解決的態度,這讓車主們十分失望,在第一電動網站上,每天也都有車主反應威馬鎖電的問題。我們當時還覺得威馬可能會登上央視315的舞臺,但是這次看來是躲過了。不過登上廣東晚會對其也有一定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在鎖電信息滿天飛的時候,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在微博上也是十分活躍,對于油價上漲、自動駕駛以及電動車續航過高的問題尤為關注,在春節后的第一個工作日還發布了威馬家書,表示將多維度強化用戶運營與服務能力,重視交付以后用戶體驗。但對用戶提到的鎖電問題只字未提。
那么,今天來討論一下威馬為防止自燃來鎖電的信息是對還是錯。
這當然是不對的,因為威馬這次的鎖電是私自進行的,雖然官方不承認,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電動車續航確實降低了,而且檢測后數據看出來也是差電了,所以這時候威馬要做的事是盡快回應消費者并制定解決方案,而不是使用拖字訣。
當然,出于善良,我相信威馬鎖電也確實是無奈之舉,鎖電用戶權益受到傷害,不鎖電車輛有可能出現自燃現象。雖然除了鎖電外還有更換電池組這一方案,但是威馬這一個新的車企自身沒有任何底蘊,2021年的融資規模不到5億美元,根據去年全年的表現來看資金還是有些吃緊的,若是給用戶更換電池組無疑是一大筆巨額支出!
寫在最后:
希望威馬汽車能盡快拿出解決方案,別再裝睡拿出態度認真地對待曾經支持過你的車主,畢竟車主因為產品質量的問題為車企買單是不合理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孫銘青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7026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