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放眼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能夠阻擋特斯拉收割步伐的,或許只有自己了。而它現在所祭出的狀態,只能用瘋狂“內卷”形容,幾乎以一己之力,推動著整個行業的拼命狂奔。
整個一季度,雖然仍在遭受疫情、缺芯、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瘋漲帶來的負面沖擊,但特斯拉已然做到了游刃有余地應對,產銷量雙雙突破30萬輛大關,亦是最好證明。
反觀身為公司CEO的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不知不覺中再次展現“鈔能力”,瞬間成為了推特最大股東,并順利進入董事會,大有一副用資本力量控制輿論導向的架勢。
看到這里,不禁感嘆,無論這家車企也好,這位創始人也罷,即便當下做出的某些舉動,還會充滿爭議、被外界所質疑,可隨之而來的則是巨大的聲量與關注度。
就某種程度來說,二者非常享受這種時時刻刻站在舞臺中央的聚光燈下,黑紅也是紅的感覺。
過去一周,體現得更為淋漓盡致。
超12萬輛的“召回”
是的,你沒看錯,位于國內市場,特斯拉又召回了。
就在昨天,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了解到,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前者備案了召回計劃。
自2022年4月7日起,召回生產日期在2019年1月11日至2022年1月25日期間的部分進口及國產Model 3,共計127,785輛。其中,進口Model 3 4,207輛,國產Model 3 93,578輛。
至于原因,其官方解釋道:本次召回范圍內車輛的后電機逆變器功率半導體元件可能存在微小的制造差異,其中部分車輛使用一段時間后元件制造差異可能會導致后逆變器發生故障,造成逆變器不能正常控制電流。
此故障發生在車輛處于停車狀態時,會導致車輛無法啟動;此故障發生在車輛行駛狀態時,會導致車輛失去行駛動力,極端情況下可能增加車輛發生碰撞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將通過汽車遠程升級(OTA)技術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免費升級電機控制軟件。
對于無法通過汽車遠程升級(OTA)技術實施召回的車輛,將通過服務中心聯系相關用戶,為車輛升級電機控制軟件,以對車輛的后電機逆變器進行緊密監控,并及時對出現相關故障的后逆變器免費更換,以消除安全隱患。
而就在看到上述一系列關于原因的闡述后,不禁聯想起過去一段時間,被曝出的多起Model 3高速行駛突然“失速”事故。不知是否就是其官方所描述的“此故障發生在車輛行駛狀態時,會導致車輛失去行駛動力”,與后電機逆變器功率半導體元件的缺陷有關。
另外,看到這則召回說明不解的一點集中在,為何只針對已經出現相關故障的后逆變器免費更換。而那些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卻未發生故障的逆變器,僅通過軟件升級的方式降額或者優化工況避免失效。
那是否也代表著,以后除特斯拉以外,各家車企發生制造層面的缺陷,也都可以通過OTA的方式進行“彌補”?而不是硬件召回?
作為旁觀者,總感覺有時候我們未免太過仁慈。對于這家美國車企,既然萬分依賴中國市場與消費者所提供各個維度的支撐,那么類似的瑕疵,請在車輛未交付前就徹底進行消除,不要讓其再次危害到車主的人身安全。
“漲價潮”或再次襲來
是的,你沒看錯,位于國內市場,特斯拉可能又要漲價了。
至于做出如此推斷的原因,集中在兩方面。首先,就在3月底,上海疫情還未發展到這般嚴重,不得不進行全市靜默的時候,曾前往位于興業太古匯的特斯拉門店進行調查。
從銷售口中得知,“你也知道特斯拉是一家美國企業,成本只要波動,車價就會上漲。作為銷售,我們很多時候也是打開官網,才發現又進行調整了,官方基本上不會給我們提前進行通知。”
隨后,她也繼續補充道:“按照我的經驗,結合目前行業的形勢,今年大概率還是會繼續漲價的,至于幅度是大是小,還不太好說。”
而從之后的她每天高頻次更新的朋友圈能夠感受到,正非常急迫的催促著部分猶豫不決的潛在用戶最終下定,并試圖營造出一種即將再次“官漲”的緊張氛圍。
但她所提及的內容本身,并不是杜撰。因為就在本周,位于美國本土市場,特斯拉的確迎來了新一輪的價格調整。
其中,Model 3長續航版從54,490美元,上調至55,990美元;Model 3高性能版從61,990美元,上調至62,990美元;Model 3后輪驅動版的價格保持不變,仍為46,990美元。
而在了解后得知,本輪漲價的范圍僅限于使用三元鋰電池的幾款Model 3,使用磷酸鐵鋰電池的車型,目前售價維持不變。至于根本原因,還是集中在進入2022年以來,前者所需鎳元素的價格瘋漲了62%。
眾所周知,與其它傳統車企不同的是,特斯拉更加簡單直接的遵循固定利潤模型。一旦上游供應鏈價格發生變化,或者其他成本環節發生波動,就有可能觸發其價格調整機制。
綜上,結合其銷售所給出的信號,以及美國本土已經發生的再次“官漲”,引發國內市場連鎖反應的可能性正在不斷增加。
看到這里,必然會有讀者質疑,特斯拉這種將制造成本直接轉嫁給消費者的做法,實在太過粗暴。但終端的真實情況卻是,目前下訂一輛Model 3的提車周期,已經延長至6個月。火爆程度,無需多言。
由此也從側面證明,只要有了足夠強大的產品力作為支撐,主機廠就能長期保持話語權,并營造出“賣方市場”的局面。
但我的問題是,伴隨身后諸多追趕者的來勢洶洶,特斯拉的強勢究竟還能維系多久?
德州工廠,“家底”如數亮出
是的,你沒看錯,距離德國柏林工廠投產僅過去16天,特斯拉又一座超級工廠正式開幕。
而通過文章開篇的那段視頻,相信大家已經對于慶祝活動的全貌,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再次站在舞臺中央的馬斯克,化身“西部牛仔”,除了再次尬舞與振臂高呼,還透露出許多具有十足含金量的信息點。
首先,需要知曉的是,這座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機場附近的超級工廠,共耗資11億美元打造,占地面積達到12140畝,也順勢成為特斯拉目前四座超級工廠中最大的一座。
產能方面,按照馬斯克說法,今年將全力確保50萬輛Model Y的制造。而在該工廠正式投產后,加之已經在運行中的其它三座超級工廠,特斯拉2022 年規劃產能已經突破200萬輛。橫向對比其150萬輛的交付目標,可以說完全能夠覆蓋。
同時,按照官方的規劃,德州工廠將成為特斯拉全球最大的電池工廠,誕生于此的 Model Y都將搭載最新的4680電池,具體車型為標準續航四驅版。
作為本場活動的另一位主角,早在2019年就已發布的純電皮卡Cybertruck,終于歷經多次“跳票”后,迎來了最終的量產版本。雖然為了滿足法規要求,相比原型車在部分細節處進行了妥協,但是整體造型依舊維持了賽博朋克的強烈視覺沖擊。
之前,從相關消息來看,雖然未經官方證實,但傳言Cybertruck的訂單積壓已經超過120萬輛,價值超過800億美元。
這一次,馬斯克不僅表示它將在德州工廠進行生產,還承諾它的交付節點將會是明年,一并到來的還有純電敞篷跑車Roadster 2和純電卡車Semi。
事已至此,既然已經放出話來,那么還是希望其立下的Flag不要再次轟然倒塌。畢竟,三款產品交付日期一拖再拖,對誰都沒有好處。
活動的最后,馬斯克則繼續保持著“畫餅”的傳統。在他看來,以德州工廠為起點,特斯拉最終的目標,是做到全球市占率超20%。粗略按照去年銷售8000萬輛新車計算,那就是超過1600萬輛。
不過,除了呼之欲出的野心,他也承認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自動駕駛部分,特斯拉則計劃今年會讓FSD Beta覆蓋北美市場,并將會繼續打造一輛極具未來感的 Robotaxi。
隨著“家底”如數亮出,每一項都令人充滿期待。接下來,可以預見的是,屬于特斯拉與馬斯克之間黑紅黑紅的消息,絲毫不會減少。
2022,本身就是二者繼續創造歷史的一年。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72274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