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最近又破紀錄了。
5月11日,豐田發布了2021財年(2021年4月到2022年3月)的最新財報結算數據,其范圍包括大發和日野等聯合財務報表對象范圍內的子公司。在新冠肺炎持續壓頂、全球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以及芯片危機越演越烈的過去一年,豐田在財報的多個核心維度實現破紀錄的成績,實屬不易。
發布會剛開始,豐田財務本部的總經理山本正裕就新車交付延遲一事進行了道歉,過去一年,公司因芯片供應不足而多次減產,部分車型的訂單交付也不得不往后推遲。但正是整個汽車業界都為“芯慌”而苦惱的過去一年,豐田業績的勢頭之高,讓競爭對手大為驚詫。
豐田在2021財年的銷售額為31.37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6萬億元),同比增長15%;營業利潤2.99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546億元),同比勁增35%——
即使是追溯到新冠爆發前的多年數據,這也創下了豐田有史以來的最高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同時,還創下了日系車歷史上的最高水平。與此同時,豐田的純利潤也是可圈可點,在過去財年為2.85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471億元),同比增長27%,時隔四年再次創下新高。
銷量方面,豐田在2021財年累計銷售新車823萬輛,同比增幅為7.6%,加上雷克薩斯品牌的累計銷量則為951萬輛,較上一財年提升了4.7%;如若把大發和日野兩個品牌也算進去,合并銷量則達到1038萬輛,同比增幅為4.7%。雖然芯片等關鍵零部件供應讓產能受到影響,但美國、中國及日本本土的市場需求依舊強勁,推動了豐田過去一年的新車銷售。
遺憾的是,因為疫情和供應鏈的雙重承壓,豐田銷量端的增速有所放緩,未能達到疫情前(2019財年)895.5萬輛的高水平。
在純電動和混合動力車型的市場預期上,豐田預計當下的2022財年將在銷量和市場份額方面都有新的突破,按計劃,該公司電氣化車型將在新的一年同比增長13.6%,達到307萬輛。在過去的2021財年,豐田的電動化新車銷售占比已經從上一年的23.7%上升到28.4%,如果一切順利,新財年的電氣化新車比重將被提高到31%。
在一眾汽車制造商為芯片和疫情“叫苦不迭”的2021財年,豐田高歌猛進的成績引發了業界的關注。
財報發布的當日,作為掌門人的豐田章男并沒有出席在線新聞發布會,近健太副總裁代表集團解釋了逆勢上揚的原因——自從經歷了金融危機重創的2009財年,豐田內部開始著手于內部管理體制的全方位改革,這十三年來,公司導入了“區域CEO制”和更流暢的供應商溝通機制,并通過TNGA平臺對研發和生產端進行脫胎換骨的升級改革。
“這是一個長期的改良結果?!?/p>
再加上供應鏈和零部件庫存管理吸取了東日本大地震的教訓,豐田在“缺芯”哀嚎一片的2021財年抗住了芯片供給的壓力。但是,成功突圍了芯片危機壓頂的2021財年,當下的2022財年還將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芯片不足越演越烈以及俄烏爭端帶來的一系列不確定因素,可以預見的是,新的財年對于豐田來說并不輕松。
基于一系列不確定因素的綜合考量,豐田對2022財年的財報預期相對較為謹慎。豐田及雷克薩斯兩大品牌的預計銷量為990萬輛,同比增長4.1%,如果把大發和日野等品牌也加進去,則預計累計銷量為1070萬輛,同比增長3.1%,電氣化滲透率則計劃達到31%。
但由于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豐田預計僅僅是原材料采購支出方面,就要新增增1.45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748億元)的成本壓力——
這樣一來,哪怕是銷量和產能波動并不大,但原材料上漲的成本壓力依舊難以彌補,預計營業利潤為2.4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238億元),同比下滑19.9%,純利潤為2.26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166億元),同比跌20.7%。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75035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