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1日,由蓋世汽車主辦的“新常態·新挑戰·新格局 如何加速構建中國汽車供應鏈韌性”云對話順利結束,近5萬人次觀眾在線參與,與現場來賓一同共話當下,共謀將來。
當前在科技革命、互聯網浪潮、新冠疫情大流行、地區沖突、社會變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易變不穩定(volatile)、不確定(uncertain)、復雜(complex)、模糊(ambiguous)的汽車產業烏卡時代。
軟件定義汽車產品不斷提精進、持續創新與跨界思維不斷提及、數據驅動盈利能力不斷提升、用戶個性化體驗和產品規模化不斷發展,這些趨勢未來會成為智能電動汽車玩家關鍵的成功因素。新體系的打造需要通過開發協同、合理分工,才能推進智能汽車的發展,也需要供應鏈之間全方面的努力與革新。
與此同時,疫情正在不斷沖擊著汽車產業鏈。4月以來,疫情對上海乃至全國的汽車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據最新數據顯示, 4月國內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120.5萬輛和118.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6.1%和47.6%,環比分別下降46.2%和47.1%。而本次突發疫情造成的停工停產,對中國汽車工業的影響很可能超過2020年年初的疫情。車圈也將要逐漸適應疫情之下的新常態,在不斷變革中探尋汽車產業新機遇。
烏卡時代下,蓋世汽車CEO、資訊總編周曉鶯對話中科創達執行總裁 武文光;泰科電子汽車事業部中國區副總裁兼總經理 孫曉光;理想汽車供應鏈 電子電器總監 盧繼平,從OEM到TIER1,三位車圈大佬一同在云端共話如何加速構建中國汽車供應鏈韌性。
以己之長 中科創達助力構建供應鏈韌性
中科創達于2008年成立,2015年上市,主要側重于操作系統技術,自2015年開始進入汽車以來,2016年在物聯網方面開始有作為。對汽車領域而言,汽車產業主要布局的地方,中科創達皆有布局,同時在視覺方面擁有獨到的能力。
在疫情發生初期,作為軟件企業中科創達就做好了全方面的準備,即使疫情長期波動,中科創達也會全力以對。武文光認為,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篇雪花是無辜的,中科創達將發揚自身優勢,與汽車產業一道共克時艱。
武文光擁有數十年的TIER 1軟硬件服務經驗,他認為當前“黑天鵝”事件頻發,產業陣痛不斷,不過這也是一把雙刃劍,風雖然會吹滅蠟燭,但是也可以讓蠟燭燃燒的更旺盛。關于供應鏈韌性方面,生態合作伙伴在構建供應鏈的新生態中也扮演一定作用,因此產業需要多方合作,合作也將從串聯變為并聯,產業的聚集性也要進一步加大,跨區域的資源調配能力需不斷加強。
當前汽車已經不同于原來,整個行業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而這些變化點主要來自于電子電氣和軟件部分,尤其近年來,軟件的成分是急劇上升。2000年還在20%左右,預測到2025年會到30%、2030年到50%左右。單車占的比重在迅速增加,而這些增加的成分主要來自于座艙、車身、智能網聯域,以及是自駕領域。
“技術為本,生態為王,堅定全球化”概括了中科創達的發展核心。中科創達從芯片到云端與亞馬遜、高通、地平線、阿里巴巴、百度等軟件大廠合作布局,助力自主品牌制勝國際。
定義“柔性” 堅定本土戰略 泰科電子全力生產
泰科電子作為全球領先的連接及傳感解決方案提供商,自1988年進入中國市場,連動中國已有30余年。除了在中國設有十多家先進制造基地,提供豐富的產品線外,還有超過18,000名訓練有素的本土員工,不斷致力于提供卓越的客戶體驗。
泰科電子在生產上主要有蘇州與昆山兩家工廠,自2月起就受到疫情影響。雖然受到壓力,但是TE全員戮力同心克服了種種困難。不過在境外原材料供應方面,受到上海疫情影響,產生了一系列的挑戰。隨著下半年汽車產業發展形勢正逐步好轉,孫曉光從產業角度對下半年還是充滿信心。
現今,中國汽車產業逐步由增量轉為存量市場,競爭態勢日益激烈。如何繼續保持競爭優勢,又如何在原有市場基礎上再進一階,勇于面對芯片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問題,重塑企業的擔當意識,已成TE正在努力的方向。
對供應鏈韌性而言,泰科電子強調“柔性”策略,30多年來無論是國內汽車產業高幅上漲還是低迷下行,通過“柔性”策略,皆穩中有進狀態。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在汽車產業整體動蕩的情況下,依然取得了高于歷史同期的銷售額。近期泰科電子公布的2022 Q2季度取得不錯增長,孫曉光認為,這仰賴于TE的快速響應、穩定、高質量的本土交付。
如今,TE在中國已經完成了一系列本土布局,不僅本土的生產交付,TE亦擁有強大而快速的本土開發能力。開發不但涵蓋多產品線、多流程,而且可在開發中提供模擬分析、測試驗證、樣品制造、模具開發、工藝/流程開發、自動化開發等系列化一站式工程服務。在系統架構方面,TE能提供從需求到應用的整體解決方案,設計到驗證的閉環開發流程,服務國內外OEM的項目設計經驗。
保供復產 理想汽車持續發力電動智能
2022年理想汽車第一季度財報表現平穩,超過了市場和投資人的預期。展望二季度,雖然疫情和供應鏈的挑戰依舊,理想汽車面臨的挑戰更大。但是隨著后期新車型的持續推出以及車型矩陣的不斷完善,盧繼平認為從六月份起即將恢復正常生產,理想汽車的后頸還是值得各方期待,同時理想汽車在車型中使用了諸多泰科電子的產品,對泰科電子在產品保供上的努力做出了肯定。
對于國內車企而言,尤其是新勢力車企,目前正在遭遇供應鏈的重大打擊:一方面,隨著俄烏局勢持續緊張,全球鋰礦、鎳礦等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車企成本壓力不斷增大。另外一方面,在供應鏈端,理想的常州基地位于長三角中心地帶常州市,而公司超過 80%供應鏈企業分布在長三角地區,其中大部分又位于上海和鄰近的江蘇昆山。
關于供應鏈韌性,盧繼平認為保持供應,持續生產是第一要務。短期來看,理想汽車的供應鏈端壓力依然很大。確保供應鏈的穩定運轉,將車輛順利交付到消費者手中是理想汽車的頭等大事。對于理想汽車來說,手握大筆訂單等著交付,總比沒有訂單要強很多。隨著政策的演進,復工復產以及打通物流堵點已經上升為國家層面的政策。
盧繼平認為隨著國產零部件與軟件企業的不斷提升,理想汽車希望通過不斷汲取生態合作伙伴的創新建議,共同發力,再創新高。
烏卡時代 云端共謀
烏卡時代下,更應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疫情終將散去,中國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亦不會停止。蓋世汽車旨在發現好公司,推廣好技術,推進產業發展。公司希望能夠和行業的伙伴一起攜手,共同拓展產業的邊界,加快產業的轉型和升級。同時,在全球大變局的背景下,此次舉辦本次云對話具有如何在新常態下探索中國汽車高質量發展,謀局汽車產業供應鏈韌性的特殊意義。
自疫情發生以來,蓋世汽車不斷通過云對話,云論壇、云對接、云課堂為產業提供優質的服務。蓋世汽車云對話成為了汽車行業具有代表性領導的一次召集,也已成為在特殊環境下推動產業發展,拉伸品牌格局,拓寬國際視野,提供汽車產業相關從業者提供云端交流和思考的一個重要平臺。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沈逸超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75624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