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能源局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 2022)于8月26-28日在北京、海南兩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其中,北京會場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亦創國際會展中心。
大會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等單位承辦,將以“碳中和愿景下的全面電動化與全球合作”為主題,邀請全球各國政產學研界代表展開研討。本次大會將包含20多場會議、13,000平米技術展覽及多場同期活動,200多名政府高層領導、海外機構官員、全球企業領袖、院士及行業專家等出席大會發表演講。
其中,在8月28日舉辦的技術研討會議:“新能源汽車先進制造及綠色供應鏈”上,貝克休斯檢測控制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亞太總經理王淼發表精彩演講。
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各位尊敬的企業家、領導、嘉賓、汽車行業的專家們,我是貝克休斯檢測科技的王淼,今天特別高興介紹無損檢測行業在汽車行業的應用。我們其實是做檢測行業,針對新的工藝、流程、方法,希望看看會對檢測有哪些影響。同時,我們也希望把數字化跟檢測結合在一起。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數字化無損檢測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應用。
我的報告分幾個部分,首先,公司的基本情況。其次,無損檢測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有哪些典型應用。最后部分,我們也在積極探索數字化、智能化在檢測行業的結合,給大家做個簡單匯報。
首先,先給大家介紹我們公司是做什么的。我們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無損檢測方案提供商,檢測行業是非常細分的小行業,我們是無損檢測行業的隱形冠軍。我們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距今有125年的歷史,是最早把X射線帶到工業場景的企業。現在一直結合大數據,AI技術,高性能計算等,希望探索從無損檢測僅僅做硬件、軟件的檢測,到數字化檢測、智能化檢測,我們致力于推廣數字化無損檢測。我們的前身是美國的GE檢測科技,通過一系列收購、合并、重組組合了這么一個業務,現在是一家在貝克休斯集團旗下的一家單獨的上市公司。
我們的檢測跟醫院檢查原理很類似,把超聲、射線、內窺鏡三種技術融合在一起,主要面向工業企業和部分科研院所,工業企業覆蓋面很廣,消費電子、航空航天、汽車、能源等,為制造型企業和能源運營企業提供不同的無損檢測技術。同時,我們一直致力于把檢測技術更形象化。通過數字化形式展現出來,幫助大家把不可見變為可見,能夠幫助客戶在生產、研發、資產運營階段及售后客訴等方面,提高效率、可靠性和實現更高的生產力。
我接下來會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下這項技術在汽車行業有哪些應用。汽車是非常復雜、精密的系統,整個車輛當中零部件非常多,研發、生產、裝配非常縝密,所以從零部件設計、生產階段,再到整車的設計、生產、組裝、測試階段,需要做大量檢測,用來確保無論是零部件質量還是整車質量是安全可靠的。我們對汽車行業的趨勢做了思考,也在探究汽車行業發展趨勢背后有哪些挑戰?輕量化、可持續發展、高續航里程,未來的無人駕駛等。這些技術不斷的迭代當中對檢測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把檢測的要求分成了幾個品類:第一,頻率。很多新的工藝、材料、技術出現之后,原來相對穩定、成熟的工藝要被新的工藝所替代。原來在實驗室做的一些檢測工作,或者是抽檢慢慢被全檢所替代,所以檢測頻次比過去要求更高。在頻次要求更高的背后,汽車企業對效率的要求會越來越高。檢測頻率增高,他們不希望把檢測作為將來生產當中的瓶頸,所以怎么進行智能化、數字化檢測,結合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第二,種類。傳統汽車到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是大家最關心的。電池工藝的不斷迭代,對續航里程等效率的提升,也會給電池檢測帶來新的挑戰。同樣的,檢測的種類和應用場景也有很大變化。過去我們可能只是研發或生產中做抽檢,現在對于汽車企業來講,更希望做全流程的品質把控。從研發、設計階段,再到裝配、組裝,再到售后階段,希望把不同場景的檢測能結合在一起。第三,無損化要求越來越高。為什么這么講?因為模塊化設計、一體化設計這個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很多電池從電芯到模組,電控單元等,都是附加值非常高的精密組裝件,但在組裝件的組裝生產環節中,其實從原材料到組裝件過程中,不可避免在裝配環節、工藝環節有缺陷,原有的破壞性檢測不能解決企業的難題,所以對無損化檢測的要求和需求會越來越高。
最后,智能檢測。從硬件結構的自動化再到判定環節,怎樣通過人工智能替代人為判定,解決人力資源挑戰以及人工差異上的挑戰。另外,大數據。我們在不同檢測上的數據還是孤島,怎樣把數據匯總,為企業在未來工藝、材料等方面提供更有效的價值。接下來會分成幾個方面介紹我們怎么做的。
首先,給大家看幾個案例。為什么無損檢測對新能源行業非常重要,第一個案例是電池。電池是這個行業大家最關心的,對安全要求最高的,電池當中最核心的是電芯部分。整車企業比較關心的電池比較典型的缺陷,我們都可以通過相關技術呈現出來,比如金屬的夾雜,以及電池電芯的微觀結構測量。把電芯裝配到模組后,模組的價值會更高。如果不做這種無損檢測,做一些其他的破壞性檢測,對這個企業來講,從效率、綠色環保來講,都是非常不經濟的。組裝成模組之后,依然可以通過無損檢測技術對模組裝配當中一些缺陷的應用做呈現。其中依然包括電芯內部對齊度的問題,也包括模組的內部結構,通過X光可以做呈現。除了電池之外,另外一個新能源汽車當中比較大的部分是電力電子。未來,對無人駕駛技術中的導航芯片有更高的質量要求,希望芯片是絕對可靠、穩定,需要做100%的檢測。包括IGBT的封裝、焊接,電子元器件常見的封裝氣泡,我們都可以把電力電子在新能源汽車當中的典型缺陷做呈現。新能源汽車還會有一些鑄件、陶瓷件,我們也會通過CT、X光技術,把器件出現的材料問題、裝配問題做一些呈現。同時,CT本身還會提供測量技術。大型鑄件可以通過CT、三維做測量呈現,一方面,幫助大家做設計驗證,把生產加工好的零部件跟想象中的圖紙做比對驗證;同時,我們可以做逆向工程等。
講完幾個比較典型的無損檢測在汽車行業的應用之后,我跟大家簡單討論數字化檢測。大數據、數字化跟無損檢測結合在一起后,我們希望把大數據、AI機器學習等能夠跟現在的檢測結合在一起,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更高的價值服務。我們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情?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們在檢測行業看到的一些問題。首先,我們發現大部分的生產企業當中的檢測手段有很多,無損檢測是其中一種,無損檢測手段也各種各樣,但檢測數據并沒有很有效的關聯。數據相對來講非常分散。
第二,由于數據分散,很難把供應鏈當中生產流程、工藝當中的很多問題串在一起,這就沒辦法給企業在研發、品控等環節提供價值。
基于此,兩年前我們推出了InspectionWorks,首先希望把無損檢測的相關數據存儲起來,能夠通過相對標準的數據存儲方式把數據統一在一起,統一在一起之后做追溯。后面如果企業碰到一些問題希望回看數據,就能夠做有效的追溯。同時,有了數據之后,可以把這些數據做進一步分析。現在,從檢測手段來講,我們希望把數據打通,最核心的三件事:首先,獲取數據。把不同環節中的數據獲取在一起。今天我們航空航天行業已經有一個比較好的案例,我們跟一家全球領先的飛機發動機引擎制造商,把他在研發、生產階段的檢測數據,包括X光、超聲數據組合在一起,先把數據在不同環節打通,存儲在一起,而且能夠做追溯。第二步,希望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能夠給檢測數據賦能,把人工對缺陷的判定變成機器對缺陷的判定。希望把缺陷的自動判定結果匯總在一起,能夠給工藝流程一個反饋,為企業在工藝流程當中提供一些有價值的信息。第三步,希望能夠再更進一步,在工藝、研發階段給企業提供更高的價值。如果在完美的制造業當中是不需要檢測的,所以現在企業當檢測還是一個純粹的資本投入。但我們相信,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4.0時代,我們希望把檢測從成本中心變成價值中心,能夠給企業提供更多價值。最后一點,希望能夠從洞察再給企業創新賦能,真正把環節打通。
我們也是全球第一家把CT技術從實驗室離線檢測做在線檢測第一家,這也是我們全新推出的技術。在線檢測中,結合機器人做自動化,也結合了我們在大數據上做缺陷的自動判定。同時,我們正在探討這項技術跟電池的產業鏈融合。
最后,再次感謝組委會給我們機會,跟大家分享、匯報我們最新的技術,和關于檢測行業在新能源行業的思考。我們也希望能夠通過我們最新的檢測硬件技術、數字化技術以及工業4.0當中新的賦能,幫助中國的汽車產業一起,從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謝謝。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83679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