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館,上午需要參加的第一個發布會是‘紅旗’的。趁著發布會前,我看了(同一個館的)大眾、奧迪、捷達展臺,也看了同一個館的吉利·銀河以及吉利·幾何。整個走馬觀花巡禮式的參觀花了半個小時,除了紅旗和大眾會有少量新款油車換代,我看到了一個,清一色的新能源產品。這也再一次驗證了,之前我們所說的‘迎接新時代’這個主題。”
4月14日到20日,《四車道》節目上海車展特別直播揭幕,連續舉行三期。從《舊世界在上海打破》、《混沌期的N種活法》到《新秩序下的三個世界》。
汽車公社為金橋老師、天天汽車徐峰老師、大眾侃車郭登禮老師,以及汽研社的賀球輝老師,四位大咖以第二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的前前后后為核心,透視中國汽車產業的過去,了解當下,并展望將來。
在這一輪直播伊始,衛金橋老師回顧了4月18日一早,他踏入上海國際會展中心第一時間的感受。毫無疑問,從兩年前那種帶有準備性質的“擁抱新時代”,今日今時,毫無疑問地,未來已來。
談起已經到來的這個新能源時代,賀秋輝老師表示,品牌差異已經逐步拉開。而今年這屆上海車展,最大的贏家無疑是比亞迪的仰望:
“今年(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仰望。這讓我想起了許多年前,在歐洲逛路易斯·威登專營店的經歷。奢侈品品牌有很多,其實多數進門并不用排隊,但LV總是排隊。而仰望品牌的展臺,像極了我記憶中的LV門店——18日下午一直到17點,媒體進入展臺仍舊需要排隊。這說明它的熱度,非常地高。”
從18日開幕,一直直到27日撤展閉關,仰望展臺一直是人頭攢動
“就這幾屆上海車展,我覺得用兩個詞來形容”,賀球輝進一步表示,在過去的三年間,國內汽車產業的操作堪稱“暗度成倉”。在這一時期,自主品牌,特別是那些新勢力們,在國內悶頭大發展。而到了今年,以這次的第二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為標志,直接來了個“反客為主”,一鳴驚人了——在新能源領域,憑借全面強大的實力,展現在了世界面前。
和以往跟隨的態勢相比,這一次中國品牌主導了整個趨勢。比如奇瑞汽車這一次的發布會,邀請了全球經銷商與媒體,使用全英語進行演講;長城汽車邀請了全球約200位經銷商以及上百媒體參會,并且在18日晚上舉辦了專門的海外媒體招待會。這依稀就是以前,我們去底特律、去巴黎、去法蘭克福,參加“大眾之夜”“奔馳之夜”“寶馬之夜”類似的感覺。
XX之夜,似乎一直是海外車企巨頭的專屬,具有頂級逼格的存在。但這一次,奇瑞之夜、長城之夜等,依稀也有了此間形狀
賀球輝進一步表示,他感覺“突然間,以往那種國際巨頭營造的感覺,在中國的土地上出現了。另外,長安汽車發布的‘海納百川’計劃,邀請海外經銷商、知名媒體,乃至于相關國家使領館官員來參加,真正體現了一種要出海,要去全球市場征伐的信心和決心。當然,這次發布海外計劃的車企和品牌有許多,比如極氪也發布了他們的歐洲計劃等等?!?/p>
大眾侃車的郭登禮老師認為,三年時間,整個汽車產業的趨勢已經為之一變——
“我們要打出去,別人也要沖進來。但是和以往,跑過來搞營銷不同的是,這一次大量海外主機廠包機來華,與高管、市場人員一同的,還有技術骨干。這不能不讓人有一種‘東升西降’的強烈感覺,讓我覺得這屆車展特別不簡單!”
天天汽車的徐峰老師認為,目前自主品牌正在發起一場全面的反擊戰。
合資品牌宛若災難,自主品牌喪師失地茍延殘喘的那番光景,仿佛依舊在眼前
“現階段自主品牌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已經超過了一半,下一步達到六成甚至更多,也是指日可待。然而這只是目前,或者說最近這兩三年時間里。因為就在不算太久前,自主品牌一度被合資品牌瘋狂擠壓,市場占有率掉到30%多的境地。最近兩三年里,自主品牌的這場反攻,我認為有三種主要的模式,或者說邏輯?!?/p>
首先是第一種,其中包括比亞迪和吉利兩家。
這兩家是典型的全面反攻方式。以價位論,產品下到10萬以下,上到百萬級別都有。
從技術層面,它的主要發力方向是用混動去打傳統燃油車。所以只要全力用混動去打燃油,蠶食合資品牌的份額,那么市場占有率一點點轉到自己這邊,速度是肉眼可見的。
比亞迪2023年的目標是300萬輛,而大眾品牌在國內市占率的下滑,從前年大前年的400萬,跌到去年的300萬規模。如果不設法在新能源方面發力,未來南北大眾加一起甚至可能會往150萬臺看齊。
第二種,則是長安和長城。
和比亞迪、吉利的全線反攻不同的是,長安和長城也在反攻,但偏向于局部。價位方面以30~40萬價位以下產品為主。但是在車型方面,這兩家的布局則更加全面,包括越野、硬派越野、皮卡等等,不那么主流但是有一個非常穩固細分市場的產品,他們也有很系統的布局,各種產品類型都有。
在皮卡這一細分市場上頗有建樹的長城
長安、長城在品牌力上,目前仍舊距離合資品牌有差距。所以他們使用混合動力技術上的優勢,以及車輛在使用上的優點,去打合資品牌。
第三種是奇瑞,走的是出口戰略。選擇那些東南亞、發展中國家甚至第三世界國家市場。在那些市場上,海外汽車巨頭可能本身也很薄弱,然后奇瑞用高性價比地出口車型,去快速占領相關國家的市場。這種策略目前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功。
那么,這場大反攻目前成效如何呢?顯然,海外汽車巨頭,已經被打疼了。“目前豐田已經把比亞迪視為對標的基本對象,豐田老總近期談中國市場,句句不離比亞迪。”阿烽斯奇表示。
更多內容,請參見《四車道》第44、45期回放——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01603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