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晚,均勝電子發布2023半年報。上半年,均勝電子實現營業收入約270億元,同比增長約18%,實現歸母凈利潤約4.76億元,同比大幅扭虧為盈。
上半年增收也增利,業績增長彈性持續提升
從上半年財報數據來看,均勝電子營收保持穩健增長態勢。
至于其中原因,均勝電子提到,隨著全球汽車主要市場需求逐步恢復、汽車產業供應鏈逐漸趨于穩定以及智能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汽車零部件的行業經營環境亦有所改善。
分業務板塊來看,上半年均勝電子汽車電子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約83億元,同比增長約24%,緊跟汽車電動智能化發展,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汽車安全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約187億元,同比增長約15%,依托全球主要汽車市場的增長,收入規模增速穩步提升。
圖片來源:均勝電子官方海報截圖
在收入保持穩健增長的同時,均勝電子盈利能力也大幅提升。
數據顯示,上半年均勝電子實現主營業務收入毛利率約13.44%,同比提升2.47個百分點,實現歸母凈利潤約4.76億元,同比大幅扭虧為盈,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約3.96億元,同比增長約385%,其中汽車安全業務已實現扭虧為盈。
均勝電子表示,公司采取一系列提效率、控成本、降費用等措施來提升盈利能力并逐步取得成效,毛利率、管理費用率、凈利率等相關指標持續優化,規模效應逐漸顯現,尤其是汽車安全歐洲區和美洲區均改善明顯。
而按照規劃,未來其將多舉并措提升成本競爭力,提高業績增長彈性。
例如持續優化和改善全球供應鏈;提升區域管理和全球產品線管理的能力和融合;將成本理念深入項目全生命周期;搭建全球人才庫,強化區域人才協同等,通過持續優化供應商采購體系,調整原材料采購策略,并利用“平臺化、模塊化”研發戰略,實現從短期到中長期的持續成本改善。
此外,均勝電子還提到,將結合全球汽車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新業務訂單情況,持續推進全球產能的優化布局,包括推進產能向低成本國家/地區和中國轉移,協調提升歐洲、美洲的產能利用率,尤其是對全球平臺性項目的產能規劃,利用亞洲區優秀運營管理能力和經驗以及供應鏈優勢,通過全球布局、平臺化設計及精益生產等方式,實現降本增效,提升產品利潤率。
新獲422億元訂單,技術研發落地提速
今年上半年,均勝電子新業務訂單突破迅猛。財報顯示,期間均勝電子全球累計新獲訂單全生命周期金額約422億元,具體情況如下:
圖片來源:均勝電子官方海報截圖
汽車電子業務新訂單全生命周期金額約216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800V高壓快充功率電子類產品取得全球性的大訂單落地;汽車安全業務獲取新訂單全生命周期金額約206億元;
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新訂單金額超300億元,占比超70%;
中國市場特別是自主品牌/新勢力的合作關系不斷加強,國內新獲訂單金額約167億元,占比已提升至近40%,且頭部自主品牌及造車新勢力客戶訂單金額占比持續提升,尤其汽車安全業務已完成對新能源銷量榜TOP10客戶的全覆蓋。
這緣于近年來均勝電子在做好現有核心客戶業務的同時,重點瞄準智能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中國自主品牌及新勢力品牌市占率提升的市場機會,加大對中國市場、特別是國內頭部自主品牌和造車新勢力的拓展力度。
當然在此背后,更為重要的是,均勝電子以智能電動化為核心,加快推進前瞻技術研發及產品應用落地。今年上半年,這一進程也在持續推進中。
據悉,2023年以來,均勝電子加緊推進智能駕駛域控制器、駕艙融合域控制器、中央計算單元、具備多模交互、多屏聯動等功能的新一代智能共情座艙、車路協同智能網聯終端5G+C-V2X產品、軟件創新業務以及新能源汽車800V高壓低損快充功率電子及多合一平臺等的研發和商業化落地,并取得較大進展。
例如部分智能駕駛項目已完成A樣的開發和POC(驗證測試);發布首款基于高通Snapdragon Ride第二代芯片的智能駕駛域控制器產品nDriveH;與地平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高級輔助駕駛(ADAS)、自動駕駛、智能人機交互等領域的產品開發;成立專門的軟件服務公司,加強軟件創新業務;與華潤微、同濟大學共同推進電池管理定制化芯片和功率芯片的國產化替代取得實質性進展,未來將進一步推進解決新能源汽車車規級芯片的供應問題。
重點聚焦中國市場,同時賦能中國車企出海
展望未來,均勝電子仍將重點聚焦中國市場。
為響應及滿足不斷增長的中國以及亞洲市場需求,發揮中國供應鏈優勢,均勝電子持續推進國內的產能提升規劃。
據悉,均勝電子汽車安全合肥新產業基地第一期項目預計于今年三季度正式完工投產,目前已經進入安裝調試、產線試制階段,并已通過國內頭部本土品牌及新勢力主機廠的審核,其他頭部合資及自主品牌的審核工作也在有序推進。該智能制造基地包括研發中心、測試驗證實驗室、乘用車方向盤以及安全氣囊生產中心等,全部建成后預計將實現方向盤400萬件/年,安全氣囊1,000萬件/年的產能。
圖片來源:均勝電子
與此同時,均勝電子還快速響應逐漸變大變強的中國汽車品牌的出海需求。要知道,如今,在競爭異常激烈的國內車市大背景下,越來越多車企加快出海步伐。
據中汽協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達1324.8萬輛和1323.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3%和9.8%。相比緩慢復蘇的國內汽車市場,出口市場的勢頭似乎更猛。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整車出口量排名前十的車企包括上汽集團、奇瑞、特斯拉、長安、長城、吉利、東風、江淮汽車、比亞迪、北汽。其中,上汽集團出口量達48.3萬輛,穩居第一;而奇瑞出口量39.4萬輛,排在第二,出口量占其汽車總銷量的比重高達53%,這意味著奇瑞超一半的市場都在海外。另外,長安、長城、吉利、東風上半年出口量也均突破了10萬輛。
在此背景下,均勝電子積極賦能中國車企進行海外布局。
據悉,作為已經完成全球化布局的中國零部件企業,均勝電子在全球主要汽車出產國均配套有相應的制造基地或研發中心,特別是中國車企出海熱門的東南亞、墨西哥、匈牙利等海外地區,均已深耕多年。
均勝電子表示,公司既能發揮中國企業特有的快速響應優勢、充分契合國內整車品牌的發展步調,也能依托全球化布局的優勢和豐富經驗,憑借自身對當地國產化、法規、消費者的認知優勢,積極幫助中國汽車品牌出海,目前公司已和部分國內頭部自主品牌洽談海外市場的本地合作事宜。
毋庸置疑,諸如此類的舉措,有利于均勝電子積累優質客戶群體及合作伙伴,這對于后續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尤為關鍵。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Mina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08555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