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捷能公司總經理朱軍 來源:飛凡官方
作者|劉楊
編輯|蘇鵬
造車游戲遵循著“木桶原理規則”,產品、技術、渠道缺一不可,這決定一家車企的下限。但在價格戰與技術內卷裹挾下的新能源市場,大家都在通過差異化技術來夯實自身護城河,不斷拔高自己上限。
比亞迪的垂直一體化技術帶來的成本優勢、小鵬的自動駕駛自動駕駛、理想不斷對家庭用戶做產品加法,通過不斷堆砌自身長板,一眾車企率先享受到了消費市場的鮮花與掌聲。差異化的路徑并不難找,難關是如何將差異化路徑做好。
作為換電策略的先行者,蔚來讓用戶已經嘗到了換電的甜頭。蔚來的普及讓越來越多的客戶都將換電視為“最佳補能策略”,同時也帶動了寧德時代、飛凡等公司集中涌入這條賽道。
后來者們直截了當地享受了換電的紅利,但其面前也橫亙著一條并不好逾越的鴻溝——如何用相同的策略跑出更好的體驗。
“(飛凡)換電的速度和快換的專利,使我們兩分半能搞定換電的全程,這個是后來者技術優勢會帶來更好體驗的一個證明。”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捷能公司總經理朱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在現階段,飛凡要面對的就是在補能網絡方面已經有著絕對先手優勢的競爭對手,想要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勢必要為用戶提供更舒適的體驗。
以下是媒體與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捷能公司總經理朱軍對話內容,有刪節:
Q1:飛凡自己的換電優勢主要集中在哪幾方面?
A:我們的換電是有5個比較明確的優勢。比如換電不斷電,這個確實是我們目前在整個市場上獨有的。
第二個我們的亮點就是快換,我們的很多小技術、小改進、小創新、小突破,就是在這個點上一次一次的在遞進。其實還沒有走到頭,我們的下一代換電站就可以支持90秒換電,也許還會有更快的玩家出現,友商出現比我們更好的技術,其實這就是我講的在終局里面,我們大家都是在良性競爭,共同促進行業技術迭代發展。
我們的DRIVE THRU貫穿式流暢換電體驗支持直進直出,這個在體驗上會對那些新手駕駛員更友好。
還有兩個大的優點:第一個,做換電將來不可能是某個企業某個品牌來做,它一定是一個社會化來推動建設的。現在進入捷能智電的玩家是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寧德時代、上汽,在這個換電平臺上面,將來也需要由類似國家電網、能源公司來提供大的支撐的。
Q2:飛凡接下來要做哪些功課,來讓銷量繼續往上攀爬?
A:飛凡還是堅持用科技去講舒適。 用戶要舒適,某種角度這是一個理性的訴求,更是一個感性的訴求,用戶尋求的其實還是一種松弛感。 因為我們的用戶在每天行程中,需要這樣一個細膩的體驗,而這個舒適一旦上升到科技層面,它的技術含量又是很高的。
到了今天,如果你把舒適只理解為沙發很柔軟,車皮質很優異,這就是還停留在傳統意義層面。但今天的出行體驗和場景下,你的舒適高不高級,就來自于這些很細膩的感覺。這一款車要賣到25萬到30萬這個價位里邊,我們相信它打動的不只是用戶的一個理性思維,同時也滿足了用戶感性的訴求。
Q3:沒有簽約(車電分離服務)的飛凡用戶怎么使用飛凡換電?
A:在這個過程中,首先,當用戶完成電池買斷后就會主動退出飛凡RBS車電分離服務體系,原車電池將歸屬于用戶本人,為了避免因電池產權混亂影響用戶體驗,飛凡目前沒有提供配套換電服務。
其次,我們還要去完全解決掉不同品牌之間在電池互換里邊產生的產權問題,因此在這個事情上,對于買斷電池的用戶,我們也正在持續努力,爭取盡早跑通“買斷轉租賃”業務渠道,等此項業務跑通,用戶可以由“買斷轉租賃”,即可享受換電服務。
Q4:上汽在換電方面的盈利模式是怎么考慮的?
A:如果是標準化電池,大家都選擇換電的話,電池包的制造成本會大幅度下降。而通過換電補能使用電池的壽命,無論是從電芯層面還是從系統層面,我們的電池壽命輕易可以翻一倍。
還有一個,換電帶來的好處還有邊際效應,隨著國家電網上面能源來源越來越多,它對儲能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將來有1萬個換電站,每個站里面至少有好幾百度電池容量,上萬個這樣的換電站,就形成了分布式的儲能網絡。就是這樣以換電站組成的一個“儲能網絡”,遠遠超過我現在動輒花幾十個億去建一個儲能站要好。
同時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將來換電服務供應商,相當于電池銀行實際上可以掌握大量的戰略資源,鎳、鈷、鋰等等,對將來的回收利用、國家戰略性管控,這些是有巨大幫助的。
Q5:其他的車企如果想用咱們換電的方案的話,移植的成本是多高?
A:上汽已經給承諾,會開放技術,不另外再收費,上汽可以免費給愿意加入的公司來用。理論上講,我們設計的電池包和平臺化的換電技術,能滿足所有的A0到 MPV不同軸距跨度的車型。
如果大家在這個行業里面再來“卷”的話。我覺得所有的人都是輸家。
Q6:飛凡在換電領域起步比較晚,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A:先行者有先行者的優勢,而且其實在他走出那條路的時候,付出的艱辛努力和他秉持的堅持都是非常值得我們敬佩的。后來有后來者的好處,你可能站在更高的一個起點去看全局,也許可以看得更清楚一點。
我們換電的速度和快換的專利,使我們兩分半能搞定換電的全程,這個是后來者技術優勢會帶來更好體驗的一個證明。
我們也在不斷迭代技術,要把換電站的成本越搞越低,技術搞得越來越好,依賴越來越低,這些都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Q7:換電時車身抬起的高度比蔚來更高,這是出于什么考慮?我們有沒有規劃換電站的自動泊車功能?
A:總的一個原則是讓用戶感覺更便利,時間更短,我們的建站成本更低。關于智能泊車換電問題,飛凡的智能化程度比較高,它完全可以解決,我們可以配合的。
Q8:關于換電標準,上汽從企業層面是不是希望政府能做點什么,能夠統一下標準,是不是就能更快的推進?
A:換電如果沒有國家標準的話,就是一盤散沙,是做不成的。
捷能智電,是很積極的想把一些重要的伙伴企業吸引到一起來探討這個工作。換電這個事情不可能會變成每個人都能夠單獨去做,目前我們這幾個合作伙伴也都是堅定信念,我們要搞就到捷能智電這里來搞。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劉楊06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10171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