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隨著克服重重困難,銷量正式突破300萬輛大關,比亞迪無疑成功創造了屬于自己的里程碑時刻,并且在中國汽車工業史上留下非常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為見證者,不禁想起王傳福的一段話:“我們憑借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e平臺3.0等顛覆性技術,堅持純電動和插電混動兩條腿走路,即將迎來技術、產品和市場的爆發。”
殊不知,就在本周,比亞迪公布了2023年業績預告,再次用行動詮釋了什么叫做“一邊瘋狂賣車,一邊盆滿缽滿”。
具體來看,其預計2023年將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0億元—310億元,較上年同期提升74.46%—86.49%。相比之下,2022年同期盈利為166.22億元。簡單換算,比亞迪日均凈利潤更是達到7945.21萬元—8493.15萬元。
如此表現,無疑為2023年畫上了一個頗為完美的句號。
也恰恰基于這樣的背景,成功登上頂峰的比亞迪,所扮演的角色正是整個中國車市的“守擂者”。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虎視眈眈窺探它榜首位置的“挑戰者”只增不減。
而昨晚,比亞迪則交出了2024年的第一份終端成績單,在大盤并不算熱火朝天的背景下,仍售出新車201,493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共售出201,019輛,同比增長33.9%。
進一步拆分,作為整個集團的絕對根基,比亞迪旗下王朝+海洋網銷量達到185,096輛;騰勢銷量達到9,068輛;仰望憑借U8一款在售產品,銷量達到1,652輛;方程豹依托豹5的穩定輸出,銷量達到5,203輛;而海外出口銷量則為36,174輛。
可以說,每一個板塊都守土有責。而有了它們的存在,比亞迪的產品已經做到涵蓋高中低端價格區間,覆蓋各類用戶群體的需求。
與此同時,身處全新的賽道,先發優勢一旦被徹底建立起來,就會像是滾雪球般越來越大。基本能夠肯定的是,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比亞迪,只要自身不出現太大偏差,領先的狀態還會繼續保持。
寫到這里,接下來的篇幅更想聊聊我對今天文章主角的期許與挑戰。
首先,肯定集中在銷量層面。
綜合目前得到的各方信息,雖然比亞迪官方沒有親自披露,但400萬輛大概率就是其2024年全力沖擊的目標。
換言之,意味著比亞迪在接下來11個月內,要賣出近380萬輛新車,平均到每月要賣出超34.5萬輛。
平心而論,參考各種不確定性,以及中國車市的競爭加劇,觸及難度真的不小。畢竟,作為比亞迪的主陣地,10萬元以下的細分市場漸漸趨于飽和,10萬元-20萬元的細分市場每一家都在使出渾身解數搶奪份額。
相比之下,20萬元-30萬元的細分市場早就卷成一片窒息紅海,30萬元以上細分市場的存量本就有限,比亞迪同樣沒有太多甜頭可嘗。
綜上所述,今年文章主角需要面對的壓力,相比2023年絕對呈現幾何倍數的增加。
這則要求比亞迪必須加快王朝網、海洋網旗下多款車型的大換代與推新,還要努力盤活那些之前表現不及預期的產品,因為根基必須守住,千萬不容有失。
并且騰勢、方程豹、仰望需要一邊肩負沖高重任,一邊在各自所處的陣地,盡快擴大勢力、提供輸出。
另外,出海究竟能夠貢獻多少銷量,也是比亞迪2024年能否觸及400萬輛目標的一個關鍵要素。
至于結果如何,時間會給出反饋。而在我眼中,雖然深知挑戰真的非常嚴峻,但還是愿意相信比亞迪能夠再次創造屬于它的里程碑時刻。
退一步講,即便最后沒有達到400萬輛,超越300萬輛實現同比正增長,也算是又一場值得被褒獎的勝利。
況且,不要忘記王傳福的那段話:“當下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不是大魚吃小魚的時代,車企在未來3-5年如果沒沖上去,就沒機會了。并且未來3-5年,車市整體或不同細分板塊會持續開打價格戰。”
決心與野心,都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而上月舉行的“夢想日”,同樣深切感受到了比亞迪財大氣粗的底氣與方向清晰的戰略:打贏上半場的電動化,開卷下半場的智能化。
守擂者,就該如此。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18614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