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極越01迎來了上市近5個月以來的第五次OTA,并且,這也是極越01在90天哪連續推出的第三次OTA。
在最新版本V1.4.0版本中,極越的軟件升級涉及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互聯、三電等諸多領域,共計升級200+功能,解決5300+用戶反饋問題。
比如此次的升級包括OCC占用網絡可視化效果、SIMO與文心一言大模型雙向融合、基于大模型的人車家生態正式“上車”等。
OCC占用網絡的升級,可以讓極越01在純視覺路線下進一步提升避障能力。
同時,在行業高階智駕掀起無圖之戰時,極越01則融合了百度LD地圖(車道級地圖)的能力,做到百度地圖覆蓋的地方,極越PPA都能開。
在端側大模型的支撐下,極越01的座艙語音交互也正在朝著視頻語音融合的多模態交互能力發展。
在這些能力的支持下,極越01也保持著月月OTA的進化速度。
當然,對于一款完全依靠軟件能力進入市場的新車型來說,極越也面臨著巨大的打開用戶認知、教育市場的壓力。
因為當下,用戶認知已經遠遠無法跟上技術進化的速度。
同時,整個智駕領域也進入了技術混戰階段,很多品牌都開始宣稱大模型上車。
對于智駕領域來說,如何理解現階段的大模型概念?在開城、使用率的比拼中,如何衡量真正的智駕能力?用技術突破市場,又具備怎樣的難度?
在此次極越舉辦的首屆極越AI DAY期間,品駕與極越CEO夏一平進行了一次對話。
對于大模型,夏一平稱,如今的大模型還沒有完全實現端到端,大模型也并不是越大越好,算法、算力、數據都對大模型如何匹配應用需求有影響。
經過幾個月的市場實戰,夏一平也發現,雖然智能汽車領域從三電進入到了AI能力的比拼,但是在營銷端,建立用戶認知仍然是非常有難度的。
用戶體驗才是衡量軟件能力的最終標準,軟件能力決定的用戶體驗,與硬件時代賣配置已經完全不同。
最近,極越也在營銷端進行了不小的改革。夏一平說,很快,市場端的變革速度,就會追上極越軟件迭代的速度。
我們也拭目以待。
以下是對話實錄:
提問:極越如何有效地部署和優化AI大模型,以在汽車領域實現高性能、低延遲的智能功能?如何平衡算力需求、能源消耗和實時性要求?另外,極越的純視覺智駕路線是如何實現實時的環境感知和準確的決策制定?如何應對復雜路況和不可預測的行為,以確保車輛安全穩定地行駛?
夏一平:首先,我們布局比較早,在行業內比較領先,早在2021年就開始規劃和部署AI大模型。
大模型分為兩種,一種是云端,一種是端側。我們現在基本就是云端訓練、端側部署,端側再做優化。減少對網絡的信賴,以實現高性能和低延遲。而且,我們的迭代速度非常快,全年AI模型迭代次數達到324次,而且是真正上車的模型,基本平均一天就有一個模型上車。
算法、算力、數據三要素是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極越的智駕計算擁有2.2 EFLOPS的GPU 算力,而且整個數據存儲以及有效訓練時長、帶寬都是行業內非常領先的。
另外,大模型并不是越大越好,要根據具體的應用需求,進行相應的匹配,包括匹配合適的算力。
第二個問題,極越的純視覺是百度最早為L4智駕而開發的,對場景的算力要求比較高,而且已經經歷8000多公里里程的安全無事故運營,有很強的優勢。
而且,我們擁有百度最新研發的視覺大模型VTA(Vision Takes All),它具有目標檢測、實時建圖、時序跟蹤、場景的閱讀理解能力四大核心能力,支持總共101類建圖場景,基本上是覆蓋了100%的道路元素,而且整個建圖的精度是達到厘米級,可以更敏捷的對發生的事件做決策,也能更端到端去推理和執行,從而更好地確保安全行駛。比如在最難最復雜的路口道路構建情況下,我們才有能力完全重建路口,這是完全不一樣的能力,不是靠模型一個個訓練再把它串起來。
因為北京的PPA剛開始,雖然我們現在還有高精地圖,但很多體驗上的能力其實沒有差別,可以感覺到安全性比很多車體驗要好很多,我們有足夠多的數據、覆蓋足夠多的場景,可以訓練足夠多的場景,可以覆蓋更多長尾的Case,那么產品的體驗就會越好。
總有來說就是數據足夠多、算力足夠大、訓練足夠頻繁,用最快的速度自我成長。
提問:請問大模型客觀的標準是什么?有沒有具體的指標?另外,請問您覺得大模型和非純視覺矛盾嗎?極越在三電和其他技術方面有何優勢?
夏一平:當前,許多大模型其實只是一個噱頭,很多人也不清楚大模型具體是什么。大模型是一個概念,是一種AI學習并逐步成長的計算方法,不同的算法有不同的模型,有語言大模型、感知大模型、端到端大模型。
應用于汽車上的大模型,最主要的區別在于上車體驗,極越的大模型上車體驗在全中國甚至全世界做得是最好的,比如最新的1.4.0版本功能,目前市場上是看不到第二家的。
關于三電技術,我認為今年可能已經走到盡頭了。想在三電方面拉開差距幾乎是不可能的,無論是電池、充電、電機,現在都越來越同質化。真正能夠突破,贏得市場的只能是看智駕能力的高低,以及智能化體驗的優劣。
整個世界都在向著AI方向變化。我們會被AI的產品所圍繞。所以,如果你的車不夠智能,不是AI,你會覺得跟不上時代。
提問:在純視覺路線上,小鵬等許多玩家也在加入,請問您怎么看待這樣的市場競爭?極越的智能語音做得非常好,擁有非常強悍的智能體驗,未來還會有哪些智能化迭代?
夏一平:首先,市場很大,歡迎更多的友商加入到純視覺的競賽中來。
任何一個時代都會有競爭,行業的進步迭代也是需要競爭來推動。
在智能汽車的時代,核心的競爭力是軟件架構和電子架構,在這些方面,極越可以說是領先行業兩代到三代。
極越是中國第一家整車做SOA化的公司,讓車輛對各個下層模塊的能力有更好的跨域調度,實現底層操作系統所有域控全時云端更快、更安全的FOTA體驗,還包括行業首個SOA化艙駕融合,形成系統級的安全冗余。這些開發難度很大,但我們堅持做下來了。
而且,極越擁有全車冗余環路的千兆以太網作為骨干網絡,承載AI能力,實現全域融通、端云融通的整車電子電氣架構。
提問:在端到端開發方向,特斯拉有百萬級的用戶數據做訓練,請問極越實際采集的數據和大模型生產出來的數據,它的比例是多少?
夏一平:特斯拉的數據采集不光是靠用戶端采集的數據,也有許多是專人專職去做數據采集,然后進行訓練的。
特斯拉現在許多事情做得比較好,迭代的速度也比較快,這點是要肯定的,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它不是一步登天的,也是靠長期的積累,由量變到質變的結果。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大模型訓練比較核心的東西不是數據比誰多,而是比誰有更多的高質量數據。數據質量很重要。數據質量不好,訓練出的模型可能就是有缺陷的。
我們是由百度AI大模型賦能的,百度在AI大模型方面有著十多年的經驗積累,無論是數據還是算力都是行業領先的,所以我們現在迭代的速度也非常快,每個月都有一次OTA,真正做到了讓用戶月月開新車,這在行業內是唯一的。
提問:有一種觀點認為,現在自動駕駛對于消費者購車支付過程中的權限在降低,這種情況會反過來影響到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節奏嗎?您覺得自動駕駛這種功能級的應用,對車企的成長撬動作用有多大?
夏一平:首先我覺得到今年年底,頭部的智駕駕駛玩家和第二梯隊就會拉開巨大的差距,因為AI數據迭代的飛輪一旦起來之后,成長是非常快的,不給后來者超越的機會。
我不太認可消費者對智能駕駛購買意愿低的說法。在極越之前,整個行業中的智駕更多的是在做噱頭,它不是真正的智駕,所以會免費。我自己在一線經常跑的,門店待的非常多。事實是越來越多的用戶想買智駕的車,而不是越來越少的用戶買智駕的車。
從極越的用戶數據來看,越來越多的用戶主動想要買有智駕功能的車。
科技的發展是不會倒退的,包括現在的AI技術發展,GPT大模型,以及整個AGI發展,這些技術的發展將非常有效的推動整個智駕的飛速發展。我覺得時代不會倒流,科技也不會倒流。
提問:極越的端到端技術應用的程度有多大?您是如何定義智駕第一梯隊的?
夏一平:第一個問題涉及到比較多的技術和數據信息,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數字。但是我們現在團隊的基本工作原則,是一定用模型的思路來解決。
關于智駕第一梯隊的定義,我覺得智駕覆蓋的范圍數據是一個重要指標。極越的PPA現在開通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五個城市,而且可使用范圍跟覆蓋率非常高,一線城市的滲透率是90%以上,比如用戶每天開100公里,大概有接近50%都是智駕PPA開的。這一點,其它品牌是做不到的。
而且,我們的產品一直追求極致和極智,體驗是真的好,足夠安全,足夠好用,所以用戶都愛用。大家有機會可以多采訪我們的真實用戶。
所以,用戶也是一個重要標準,只有用戶說智駕好用,才是真正的第一梯隊。我們的用戶對極越的PPA非常信息,有許多用戶已經開著我們車跑遍了PPA覆蓋的所有地方。
現在也有許多極越的用戶,每天開直播,演示極越01的PPA功能如何的好用,也是相當于在幫我們宣傳,充分說明對我們的喜愛。用戶說好用,喜歡用,才是一個真正的標準。
現在網上有許多全程無接管的智駕視頻,其實大多都是不真實的。目前階段,總會有一些突出狀況需要接管,但是沒關系,我們就是承認真實的問題,然后通過AI學習,快速優化升級,下次就會成長。
提問:剛剛提到文心一言與SIMO的打通,想請問,文心一言在覆蓋車機領域的能力夠用嗎?像車機領域的大語言模型應用部署,有哪些方向會成為車廠的競爭核心方向?
夏一平:現在不是應用時代,過去的娛樂系統是把娛樂系統當做零部件裝到車上,而我們做的事情是從智能汽車的底層重新架構,電子架構、軟件、OS、SOA再到大模型,是完全按照未來技術發展的方向迭代,這是為什么優勢在于我們一出生就從第一行代碼寫起,正是因為我們有了全新從第一行代碼的機會,所以才有現在的軟件架構。
極越現在在AI智艙方面做的事別家做不了,并且不是因為芯片的問題。
文心一言在極越01的上車,并不只是一個新增應用,它更像一個OS系統,可以從底層與SIMO進行充分融合,并與軟件架構完美匹配。
文心一言是語言大模型,而大模型就是未來的OS。也只有把大模型當做原生OS來開發,才能做出更好的智能體驗。
提問:極越的銷量數據似乎沒有給出正向的反饋,想問一下咱們是怎么看待目前的銷量,以及有沒有思考核心問題在哪里。
夏一平:今天聽了發布會,老師們也知道我們的問題在哪,我們自己也反思過,和理想最近的反思有點相似,以為把車造出來是1-10的過程,其實發現還是0-1的過程。
我們在前期的目標用戶找得不夠精準。當把車賣給非目標群體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困難,當我們把車賣給科技愛好者的時候,甚至都不用介紹車的優勢,消費者就會買單。
我最近很多時間都在一線跑,去到銷售門店親自賣車,和用戶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我可以更好地知道做錯了什么,做對了什么,以及用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極越是2023年8月份開始成立,極越01上市也才4個多月,比較年輕,面臨挑戰非常大。作為一個新的品牌、新的品類產品,當一個用戶進入我們門店的時候,思考的第一個問題不是我要買車,而是這個品牌是什么牌子,能不能相信。這也是我們要去解決的問題。
當品牌還在建立認知的過程中,我覺得應該多把用戶帶上車,通過賣場景、賣體驗,這也是我們產品的優勢所在。而不能去賣配置。
另外,從1月份開始,我們加大了對直播的投入,包括我自己也出來直播,加強對科技的宣傳,吸引對智能化有需求的人群進店。
目前,我們整個銷售團隊正在進行變革,整體的數據正在發生好轉。就像我們的軟件升級迭代的速度很快一樣,我們的組織迭代也很快,所以我們堅信,我們還是有機會的,請各位拭目以待,相信極越不會讓大家失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PingWest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25102
以上內容轉載自PingWest,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