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深化合作標志著奧迪推進中國戰略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并進一步加強與上汽集團的本土合作。我們有著明確且共同的目標:集雙方之卓越精髓,以奧迪豪華積淀融合上汽本土創新速度,充分滿足中國用戶需求。”
——奧迪全球CEO高德諾(Gernot D?llner)
“美美與共 共啟新篇”奧迪·上汽邁入合作新臺階
5月20日,奧迪宣布與上汽集團、上汽大眾已簽署合作協議,進一步加強本土合作。奧迪將與上汽集團聯合開發專注中國市場的全新平臺——“智能數字平臺”(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在新聞發布會現場,奧迪全球CEO高德諾滿懷信心地做出了上面這番宣告,同時他還進一步表示:
“通過和上汽集團的合作,我們將進一步加速在華的電動化戰略推進。奧迪標志性的美學和工程設計與上汽集團的創新勢能相得益彰,將為中國消費者帶來直觀、互聯的數字體驗和先進的自動駕駛功能。”
聯合開發的全新智能數字平臺將凝聚雙方核心技術優勢,打造高端智能網聯車型,滿足追求先鋒科技的中國新一代消費者的期待。新平臺的首款車型將于2025年上市,奧迪產品上市周期大幅縮短超過30%。在接下來的一年中,這意味著奧迪不僅要完成新平臺的研發,還要推出新產品,其以“中國速度”全力擁抱電動化的決心可見一斑。
奧迪對于智能數字平臺,以及未來基于該平臺的新車型是如此信心十足,奧迪·上汽合作項目CEO——在大眾汽車集團有25年工作資歷、曾任奧迪汽車股份公司A到C級細分市場電動車型系列負責人的宋斐明(Fermín Soneira),亦是如此:
奧迪·上汽合作項目CEO宋斐明
“接下來的三年,我們將基于這一平臺推出三款全新純電動車型,覆蓋B級車和C級車細分市場。新車型將凝聚雙方核心優勢,體現‘美美與共’的精髓:奧迪的獨特基因包括進取設計、專屬的用戶交互界面、出色的駕駛動態以及卓越的品質和安全性,將與上汽集團的創新速度、量身定制的座艙體驗、中國特色的生態系統以及先進的駕駛輔助功能相結合,充分滿足甚至超越中國高端客戶對奧迪的期待。”
深耕中國 搶抓機遇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高端汽車品牌,奧迪入華緊隨著大眾而來。如果說大眾合資品牌,教會中國企業怎樣造車,那么奧迪的意義就在于,是它啟示了國人,什么才是豪華車。
早在1988年,奧迪與一汽正式簽署“關于在一汽生產奧迪的技術轉讓許可證合同”,授權以散件組裝的形式生產奧迪100車型。以此為標志,中國車企結束了不能規模化量產豪華轎車的歷史。
對于很多奧迪車主來說,他們的情結始于童年的這幕留影
1995年11月,在經過長期溝通與談判之后,一汽、大眾和奧迪簽訂協議,將奧迪轎車納入一汽-大眾生產。1999年秋,首臺本地生產的奧迪A6在吉林長春下線,并且該車型是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加長版本。這標志著奧迪開始了真正的本土化發展,專為中國市場開發并生產的體系就此建立。
后來,奧迪在中國的發展始終高度重視本地用戶的需求,專注車型的本地化研發。2009年,隨著奧迪中國的成立,奧迪中國研發團隊也正式組建,成為奧迪汽車股份公司位于德國英戈爾施塔特總部的技術研發部門的分部。奧迪中國研發中心如今已發展成為奧迪在歐洲以外最大且唯一實現端到端開發的研發中心。
2021年,為了充分滿足中國不同細分市場的客戶需求,上汽集團歷史性地成為奧迪在華第二家合作伙伴,奧迪也因此成為在華唯一擁有兩大合作伙伴的國際豪華品牌。這一開創性的舉動讓奧迪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了差異化、互補性的史上最強產品陣容,也深刻改變了中國豪華汽車市場的格局。
對于奧迪而言,“在中國,為中國”絕非一句口號。因為30多年前,是奧迪率先將全球最先進的汽車技術和經驗引入中國,培育并推動了中國豪華汽車市場的發展,此后更是勵精圖治,通過一次次引領行業的標桿式創新讓“突破科技,啟迪未來”深入人心。至今,奧迪已經收獲了超過800萬中國消費者的青睞。
正因為當前階段中國市場如此地重要,奧迪才需要在這里投入遠比以往更加重要的精力。因為汽車產業百年未有之大潮,正席卷而來。
當前,以汽車動力的新能源化為軸,輔之以數字互聯以及智能化技術,汽車的形態正在發生自其于一個多世紀前誕生以來的又一次重大變革。而且這一次,將會是前所未有地跨領域融合與重構。
此刻,隨著奧迪和上汽全新合作的啟動,歷史進入了新的篇章
在這其中,深度參與中國市場發展的奧迪看到了新的機會。迄今為止盡管自主品牌勢頭強勁,但并沒有哪個品牌、哪款車型,在真正意義上沖上“高端”之列。換而言之,燃油時代ABB在市場內的地位,新能源時代尚未有哪家車企能夠立足并且站穩。
這是機遇,但同樣也是挑戰。
創新合作模式 拉開合資企業發展新序幕
奧迪此次宣布與上汽深化合作,是奧迪在中國市場的又一項重要布局,其目的就是搶抓電動化、智能化的市場機遇。
為什么要聯合開發新平臺和新產品,奧迪·上汽合作項目CEO宋斐明給出了他的答案,“為了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的期待,也為了更好地推進在華成功發展。首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是目前世界上發展最迅速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給我們非常大的發揮空間。其次,中國消費者對高端汽車有著比全球其他地區消費者更高的期待。”
的確,中國市場的創新速度和活力世界共睹。而在雙合作伙伴戰略的加持下,奧迪充分利用上汽集團在智能創新領域的領先能力,邁出了這一戰略性的一步。
作為百年豪華品牌,奧迪已經積淀了強大的高端車型產品定義、整車研發和工程技術能力。與上汽集團的合作將為奧迪搭起一座橋,打通的是中國優秀的智能和電動車供應鏈,快速無縫地鏈接到奧迪產品中,為百年品牌在華發展注入新的生命力。通過聯合打造的平臺,奧迪可以快速、高效地推出聚焦中國用戶需求的產品,同時新產品也將傳承原汁原味的奧迪DNA。
而關于后一點,對宋斐明的背景略有了解即可明白——作為底盤研發工程師加入奧迪汽車股份公司開啟職業生涯,過去三年負責了目前所有已經上市的奧迪e-tron系列純電動車型以及即將上市的基于PPE平臺的奧迪Q6 e-tron的推出,直至擔任奧迪·上汽合作項目CEO。
將這樣一位具備資深產品與技術專家背景的高管派來總抓這一合作,足見奧迪方面對此的重視,以及誓要推動后續電動汽車產品引領豪華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的決心。他表示,他的目標就是“要打造原汁原味的奧迪汽車”。
顯然無論是構建中的智能數字平臺,還是計劃中基于該平臺的全新汽車產品,自其誕生起就將同時擁有傳承百年的歐洲豪華汽車基因,以及當今最前沿的汽車智能技術。這一創新合作模式,將會成為未來中德汽車企業合資合作的新時代典范。
在華“雙引擎” 加速奧迪引領未來出行
作為奧迪品牌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奧迪的“第二故鄉”。這絕不僅僅是因為銷量占比的問題,更因為這里擁有目前最蓬勃的智能汽車技術,并且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引領著全球汽車的發展。
抓住中國消費者,就是抓住中國市場。而基于對中國市場的深耕和研判,奧迪發現當下中國新一代消費者對智能網聯電動車有著比全球其他地區更為極致的追求。在熙熙攘攘的豪華電動智能化賽道上,競爭伴隨著機遇。但毫無疑問的是,如何實現與這樣一個市場“同頻共振”,是奧迪確保自身未來發展的最重大事項。
現階段,奧迪在中國擁有兩個可靠的伙伴。
基于PPE豪華純電動平臺打造的奧迪Q6L e-tron
北邊的一汽奧迪,負責奧迪全球序列產品包括PPE車型的本土化定向開發,啟動了奧迪領跑智能網聯電動出行賽道的第一臺引擎。
而現在,奧迪正進一步深化與南邊上汽集團的合作,利用上汽行業領先的智能創新技術,聯合打造更加專注中國市場的全新智能數字平臺,快速推出符合當下中國消費者需求的全新智能網聯電動產品,開拓全新細分市場和客戶群體,成為奧迪搶跑新賽道的第二臺引擎。
上汽與一汽兩大合作伙伴形成耦合,“雙引擎”共同發力,讓奧迪以“中國速度”推出驚艷中國消費者的豐富產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無論時代變遷技術發展,四環標志所傳承的不會褪色
費孝通的一句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而奧迪對于這次合作的寄語“美美與共 共啟新篇”,其典故也是取自于此。
正如宋斐明在20日的新聞發布會采訪中所言:
“此次合作的核心理念是美美與共,它凝聚了雙方最具優勢的核心競爭力。另外,奧迪永遠會是奧迪,新產品也一定會是奧迪。”
中外車企合資的故事在四十年后延續了下去,并且由奧迪翻開了全新的篇章。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31755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