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9月2日消息,大眾汽車集團正考慮在德國采取史無前例的關閉工廠的措施,以進一步削減開支,這對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的政府而言無疑是又一次打擊。
根據周一的一份聲明,潛在措施將針對大眾汽車主要乘用車品牌以及集團的其他實體,還包括試圖終止公司與工會達成的在2029年前保證工作崗位的協議,以提高競爭力。
大眾的勞資聯合委員會表示,該公司認為德國的一家大型汽車工廠和一家零部件工廠已經過時,但(勞資聯合委員會)會對該計劃進行“激烈抵制”。
大眾品牌主管Thomas Schaefer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表示:“形勢極其緊張,已經無法通過簡單的削減成本措施來克服。”
Schaefer補充道:“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希望盡快與員工代表展開討論,以探索可持續重組品牌的可能性。”
這家汽車制造商表示,它還感到有必要終止其就業保護協議——自1994年以來一直實施的一項就業保障計劃——以確保“迫切需要的結構調整,以在短期內提高競爭力”。
德國財政部發言人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大眾汽車品牌是該集團旗下第一個進行成本削減的品牌,目標是到2026年節省100億歐元(約合110.7億美元),該公司試圖簡化支出,以適應汽車行業向電動化轉型的趨勢,并確保其長期的競爭力和財務健康。
如果關閉工廠,則將標志著大眾汽車87年歷史上首次在德國關廠,該公司料將與實力強勁的工會發生沖突。
大眾的乘用車品牌利潤率長期低迷,大眾一直希望削減成本。在向電動車艱難轉型以及消費者支出放緩的背景下,削減成本變得更加困難。大眾首席執行官奧利弗·布魯姆在聲明中表示:
" 大環境變得更加嚴峻,新競爭者正在進入歐洲,德國在競爭力方面越來越落后。"
如果全面爆發勞資糾紛,對于大眾首席執行官來說將是一個重大考驗,他同時還負責保時捷跑車品牌。歷史上,與工會的沖突已經導致他的一些前任被迫下臺。比如2022年離職的赫伯特·迪斯,因大規模裁員計劃意外下臺。
此外,在2002-2007年之間,連續兩任大眾首席執行官貝恩德·皮舍茨里德和沃爾夫岡·伯恩哈德,也因為試圖提高運管效率,與工會產生沖突而被趕出公司。
大眾汽車表示,將與工會General Works Council和IG Metall討論所有必要措施。然而,這兩個組織都迅速譴責了這些提議。
IG Metall地區經理Thorsten Gr g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董事會今天提出了一項不負責任的計劃,動搖了大眾汽車的基礎,對就業和工廠構成了巨大威脅。”“這種做法不僅目光短淺,而且極其危險——它有可能摧毀大眾的核心,”Gr ger表示。
大眾在全球擁有約65萬名員工,其中近30萬在德國。該公司監督委員會的半數席位由勞工代表占據,而擁有該公司20%股份的德國下薩克森州政府通常站在工會組織一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宇寧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4380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