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結束后,富士康在品牌科技日發布了新車——Model D。早在2年前,富士康已經發布過Model V/C/E/T等多款車型。Model后面帶字母的命名形式,很容易讓人覺得這是在蹭特斯拉。其實比特斯拉更早使用這種命名的還是福特,特斯拉沒有從福特手中買到Model E的命名權,因此“3”成為了E的替代品,從而組成了S3XY的“sexy(性感)”產品系列。當然,把“Model”帶火全球的肯定還是特斯拉了。既然選擇不避嫌,那么大家也就有自行聯想的自由了。
任何新入局的車型,基本都能第一時間跟上設計潮流,Model D也不例外。顏值在線之余,Model D也集合了一系列熱門關鍵詞,比如7座布局、二排雙娛樂屏、風阻系數0.23、WLTP續航410英里(約合600km)等等。還記得小米官宣造車的時候,公眾似乎普遍產生了誤判,那時候很少有人能猜到小米首款產品是要攻20-30萬區間。對于規模大利潤薄的制造企業來說,造車顯然是一條上升通道,盡管汽車也是薄利行業,但這個領域是打通生態的重要一環,前景不可估量,企業的很多愿景也能通過造車來實現。時至今日,似乎已經沒有車企能通過“產品力”入局了。既然在汽車領域沒有深厚的品牌故事,Model D自然需要做好一件事——借東風。
造一臺「洋貨」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廠之一,富士康的來頭不用多說,看過新聞的都知道。除了為人民代工各大主流品牌的手機,近期富士康還重押AI,正在墨西哥建設全球最大的英偉達GB200芯片工廠。
于是乎,一個問題就出現了。大家閉上眼想想,農夫山泉給你印象是不是千島湖源頭活水,還有披著蓑衣的撐船人;而恒大冰泉,就難免吹來鋼鐵般冷峻的氣息。“英雄不問出處”在汽車行業行不通,用戶更喜歡有歷史積淀的品牌。而大廠轉型過程中,適度轉變一下用戶的思維定式也很關鍵。
對此,Model D借的第一股東風,就是把設計交給賓尼法利納。賓尼法利納成立已近百年,為法拉利、蘭博基尼等品牌的多款產品進行過成功設計。近期,賓尼法利納為邁克爾·喬丹專門定制的Battista Targamerica也比較出名,也只有如此科幻感的造型才能配得上2秒破百、極速300km/h的飛人座駕。
再看回Model D,這款車型在國內熱門MPV中不落下風,也是一款主打電感的MPV。盡管Model D沒有超跑那么颯,但對于MPV來說,能把臃腫感給剔除,同時又不刺眼,就已經算是功德+1。Model D的設計力求圓中有方、方中見棱,全身布滿硬朗線條,代表科技感的貫穿式燈帶沒有缺席,同時前臉兩側鏟形的風道應當算是跑車設計的延續。
當前資料顯示,Model D的長寬高分別為5130/1998/1988mm,軸距達3008mm。Model D預計搭載容量為100-120kWh的磷酸鐵鋰電池,WLTP工況純電續航里程約折合660公里。Model D的采用前雙叉臂式+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提供高性能四驅版本。
各個方面,Model D都向當下主流的新能源MPV看齊,非常主打“國潮元素”。這里我們說的“國潮元素”,當然不是指戲曲、國畫等,指的是當下國內新能源汽車普遍的設計取向。事實上現在汽車設計的國潮,從設計源頭上匯聚了全球各國設計師的精華,真正由國人掌控設計的案例并不多。不過,這種潮流依然可以歸納為一種新國潮,畢竟它的原點是這片土壤上生活的人們的喜好。Model D的尾部造型酷似小鵬X9,主要是中央凹陷的特征看起來很像,采用這種設計方式的車型還不多見。不同的是,Model D采用了面積非常大的尾燈光源,足夠能與小鵬X9區分開來。
座艙部分,Model D采用了清新配色,配備真皮座椅,懸浮式中控臺采用了隱藏式杯架,整套內飾設計的細節之處加入了玫瑰金色的金屬裝飾,門板內側還有浮雕圖案點綴。Model D也采用了與鴻蒙智行產品中類似的扁平方向盤,主打的是不遮擋儀表,方向盤右方配備了懷擋擋桿。
Model D配備液晶儀表、貫穿式大中控屏、HUD抬頭顯示。這臺四座版車型后排兩個座位都配備了娛樂屏,此外座椅扶手還配備了彩色觸摸屏。為了能跟一眾新勢力競爭,Model D的第二排也是一點不敢懈怠。
獨特的入局方式
我們一直將新車稱呼為Model D,而非“富士康Model D”,因為Model D將不會以富士康純電動品牌的名號進行銷售,而是將授權給其他的汽車品牌。
比如說,此前富士康推出的Model C,就與裕隆汽車進行合作,搖身一變為納智捷N7。目前,納智捷N7的預售價為23萬元。這種形式,稱為CDMS策略(委托設計與制造服務,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該策略將允許合作車企在保留產品核心內容的同時,根據品牌特色進行調整。這些年,富士康一直懷著造車夢,陸續推出了不少車型。
電動皮卡:Model V
電動巴士:Model T
兩廂車:Model B
富士康的造車夢可以追溯到2005年,那時候富士康已經開始代工汽車零部件。后續,富士康聯手騰訊及和諧汽車創立了“和諧富騰造車汽車產業基金”,孵化出了大家可能知道的拜騰汽車。盡管拜騰已經打造出頗具亮點的M-Byte樣車,但由于資金鏈斷裂最終破產。還是那句話,現在已經沒有車企能僅憑產品力入局,用戶觀望的時間都已經足夠拖死一家車企。另外,拜騰選擇在2020年這樣的時間節點主攻30萬以上的高端市場,也是非常不合時宜,畢竟那個時候的蔚來已經有換電,小鵬已經樹立科技企業形象,理想已經油電兩路通吃。還是在2020年,富士康與裕隆汽車合資建立了FOXTRON品牌,兼顧造車與代工業務。如果富士康直接建廠、造車、開門店,相信結局很難不像拜騰一樣,畢竟現在新能源市場已經非常成熟,各個價格帶都有鐵打的標桿,下有五菱,上有鴻蒙智行,上中下都有比亞迪。
前不久,夏普剛剛宣布造車,還是蠻吸引眼球的,畢竟蘋果、戴森這些難兄難弟都先后退出了,夏普竟然還敢來。不過仔細推敲一下,早在2016年,鴻海科技集團(富士康)已經收購夏普過半股權,另外夏普的概念車LDK+實際也是用了富士康的EV開放平臺。也就是說,夏普造車依然是富士康的又一次孵化計劃,不得不說富士康真的很努力,只是這造車太難入行了。
1

既然生于代工,富士康也很希望把傳統延續到造車當中,而其困境在于:成熟車企擁有完善的生產設備與供應鏈,代工需求不高。所以富士康非常賣力,一連打造一系列整車產品,為的就是能找到一些新能源轉型不順暢的車企合作,這起碼算是一個小雙贏。怎么說呢,即便不順利,即便狼狽,富士康入局汽車行業的愿望不應該被批評。或許對于一些轉型新能源不暢的車企來說,富士康或許有一定意義也說不定。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邦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50165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以上內容轉載自電動邦,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