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天“筷子”夾星艦的消息轟炸全世界的頭版頭條后,馬斯克不僅在自己的賬號上輪番播報,連頭像都換成了“筷子”在朝陽下夾住超重助推器的照片。
馬斯克給搭上了一句“good morning”,就簡簡單單一張圖,一句問候。
馬斯克的“火星移民夢”看起來已經比Model 2更觸手可及。
這個立志要將人類變成“多行星生物”的男人確實很牛,憑一己之力將科幻片中的場景套進了現實。
因為要上天,馬斯克也吸引了一大批死忠粉涌入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的海灘上。
他的擁躉把這片海灘塞得滿滿當當,當“筷子”成功夾住超重助推器的那一刻,人群近乎陷入了瘋狂。
當然,要說激動,還得是Space X控制中心的員工們,甚至到了癲狂的程度。
在他們之前的預測中,助推器掉進墨西哥灣都算不錯了,但誰能想到這次卻能如此精準降落到塔樓的卡洞里。
“筷子”成功夾住超重助推器是此次星艦發射的第一個任務,但想要如此完美地完成這項任務并不簡單。
這一嘗試必須要滿足數千項標準,失之毫厘就會差之千里。
如果超重助推器在返程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丁點兒小偏差,那墨西哥灣沿岸就得倒霉了。
但Space X對自己控制超重助推器的能力很自信:
“在確保公眾和我們團隊的安全方面,我們絕不妥協,只有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才會嘗試返回。”
意思很明顯,他們覺得自己行。
讓超重助推器成功著陸塔樓的關鍵就在于要精準控制它的速度,而控制一個重達7590噸龐然大物的速度。
這難度,可想而知。
這時候,助推器上的猛禽發動機就開始起作用了。
在超重助推器重新返回到大氣層時,助推器上的猛禽發動機就會開始以每小時幾千米的速度給其減速。
這就是為什么咱們在直播中看見的助推器在接近塔樓的時候像是輕飄飄地浮在空中的原因了。
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操控超重助推器進入塔樓的“筷子”里。
超重助推器這邊搞定了,但塔樓上的筷子要是夾不住還是沒轍,這就注定了不是什么簡單的“筷子”。
超重助推器在緩緩下降的過程中,“筷子”就會同步慢慢收緊。
而且超重助推器上有兩個方便回收的鉤子,最后會掛在“筷子”事先留出的兩個框框里。
這時“筷子”也已經緊緊夾住了超重助推器,這樣一來,就雙層buff加固了。
當然,這還是最初步的階段,馬斯克關于這個“筷子”的想法其實很直白簡單,就是節省時間和造超重助推器的成本。
他希望以后火箭返回后能自動在發射臺上加油,加完油后能繼續再飛,最好是半小時就能再飛一趟,這樣一來,星艦就能源源不斷地將人和貨物送往太空了。
其實吧,大家對能去幾次沒那么關心,更關心的是“我去了,還能回嗎?”
畢竟助推器去哪兒了比不上自己去哪兒了重要。
這不,星艦發射的第二個任務來了。
對的,這里說的就是以后咱們要坐在里頭的飛船。
關于第二個任務,馬斯克是這么說的:“飛船精確著陸,兩個目標中的第二個已經實現。”
相對于前幾次飛船消失或者在空中爆炸來講,這次確實可以稱得上是成功了。
和超重助推器分離后,飛船在太空上遨游了個把小時,最后準確地在印度洋濺落。
這次,飛船不僅準確著陸,而且還保留了一些裝置器械,這一點是馬斯克都沒想到的。
其實,這樣的意外驚喜也不是那么意外。
從6月份那次發射后,馬斯克硬是讓Space X的工程師們花了12000個小時去改飛船的隔熱罩,用新一代隔熱板、備用燒蝕層、襟翼結構這些額外保護裝置替換了之前整個熱防護系統。
因為在上一次飛行中,飛船就是在重返大氣層時沒能遭住摩擦產生的高溫,導致外部受損,甚至在直播中都能看見飛船外殼一片稀碎的場景。
但這次的飛行,實現了超重助推器回收和飛船準確濺落的雙豐收,馬斯克算是睜著面子了。
美國宇航局不出意外也笑得更開心了,因為美國宇航局和馬斯克有著一筆28億美元的生意,他們正需要一個類似于“筷子”這樣的著陸器將他們的宇航員送回到月球表面。
所以,美國宇航局局長比爾·尼爾森第一時間就在X上為這次發射“鼓掌慶?!?。
雖然馬斯克又一次說第五次星艦發射這天是“將載進史冊的一天”,但也有人不買賬,例如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
上個月,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對Space X罰款633000美元,原因是馬斯克涉嫌沒有獲取飛行許可。
一直以來,馬斯克就和航空管理局不對付,一直在吵架,馬斯克甚至在X上直接讓局長邁克·惠特克“辭職”,并聲稱要起訴航空管理局。
美聯邦航空管理局上個月還信誓旦旦要卡馬斯克一彈,說星艦的第五次試飛不會發生在11月之前。
但好笑的是,美聯邦航空管理局最終還是給Space X頒發了飛行許可證。
星艦第五次發射在十月半就搞定了,美聯邦航空管理局甚至直接給了馬斯克下一次飛行的許可證,估計也是被他磨怕了。
馬斯克說了,他要在德克薩斯州的星際基地造新工廠來造星艦,新工廠每天就能生產一個星艦,而且在后面兩年將計劃向火星發射星艦,美聯邦航空管理局估計日后要越來越管不著他了。
星艦越造越多,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的人或許能在有生之年來一場科幻片中才有的“火星之旅”。
那么問題來了,怎么樣才能坐上星艦去火星呢?首先一點就是你得有錢買票。
兩年前,馬斯克還當眾表示過票價可能為10萬美元,因為他覺得這個數字是“大多數人可以接受的”。10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就71.12萬,71.12萬就買張票是大多數人可以接受的?果然,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
言歸正傳,實際上的票價花多少錢,最后其實還得看星艦發射的成本。
就目前來講,星艦每運一噸東西到火星表面的成本在10億美元,但馬斯克打算將這個數字降到10000美元,倘若縮短了這兩者之間的10000倍差距,馬斯克此前預設的10萬美元票價或許就能實現了。
咱再給馬斯克多點時間,畢竟相比于也在造火箭去火星的杰夫·貝佐斯的藍色起源公司所定下的2800萬美元天價票來講,馬斯克可真的太實誠了。
想在有生之年來趟火星游的朋友們,確實可以開始勒勒褲腰帶存錢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AutoLab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50166
以上內容轉載自AutoLab,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