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剛過,車圈就迎來了三季度財報密集發布的時刻。
一方面,由于今年車市迎來史上最旺“金九”,讓大家對于車企的表現有了更多期待,但另一方面,由于價格戰的常態化導致車企紛紛入局,這勢必會給車企在利潤、毛利率、銷量等方面帶來影響。
而根據目前發布的10余家上市車企的財報來看,僅有比亞迪、賽力斯和海馬汽車三家乘用車企實現了季度營收、歸母凈利潤雙雙同比上漲,而剩下的企業,要么是增收不增利,要么就是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跌,并沒有因為“金九銀十”的加持而變得不同。
哪怕你是“國內一哥”也難逃下滑的命運。
10月30日,上汽集團披露了前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上汽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約1457.96億元,同比下滑25.9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79億元,同比下滑93.53%;扣非凈利潤約為2916.61萬元,同比下滑99.23%。
同時,今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團的營業總收入約4304.82億元,同比下滑17.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69.07億元,同比下滑39.45%;扣非凈利潤約為10.5億元,同比下滑88.9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約為186.91億元,同比下降11.41%。
顯然,無論是有著汽車行業史上最旺“金九”加持的第三季度還是前三季度,上汽集團都出現了關鍵財務數據大幅下滑的現象。而上汽集團在報告中解釋稱,業績下滑主要是因為燃油車市場下滑、價格戰空前激烈,導致公司銷售收入減少,毛利下降,現金流入減少。
首先,在上汽看來,燃油車市場下滑是上汽集團財報走低的重要原因。
真的是這樣嗎?
相關報告顯示,中國車市在第三季度迎來歷史性時刻,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占比首次突破50%大關,這標志著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市場的主流地位日益鞏固,油電之爭進入新階段。
而在市占率方面,今年前9月,國內乘用車累計銷量達1557.4萬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零售銷量為713.2萬輛,同比增長37.4%。尤其是在第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零售302.6萬輛,同比增長43.9%,環比增長29.37%。相比之下,燃油車市場增速僅為2.2%。
從月度銷量占比來看,自2024年7月起,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占比突破50%,Q3季度三個月新能源銷量占比分別為51.05%、53.74%、53.34%。基于新能源車的突飛猛進式的發展,有業內人士預測2024年新能源乘用車銷售量有望突破1000萬輛。
而上汽集團的銷量支撐主要來自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組成的“三駕馬車”,尤其是前兩者,是傳統燃油車的“大戶人家”,歷年來不斷為上汽集團從銷量和利潤等維度提供支撐,是上汽集團在上一個時代取得成功的關鍵。
然而,隨著燃油車市場的不斷下滑,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也受到嚴重影響。
具體到今年的銷售數據來看,今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團累計銷量為264.9萬輛,同比下滑了21.6%。其中,上汽大眾今年前9月累計銷量77.21萬輛,同比下滑7.24%;上汽通用累計銷量27.85萬輛,同比下滑61.55%,為上汽集團跌幅最大的品牌。
合資品牌的巨幅下滑反映出上汽集團乃至整個汽車行業在燃油車戰線上的巨大壓力。
不過,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汽集團有著不錯的增長。數據顯示,截至第三季度末,上汽集團累計交付了88.6萬輛新能源車,同比增長達到29.5%。9月更是單月突破十萬輛大關。
其旗下品牌智己汽車的最新車型 智己L6,自上市以來單月銷量達到了6263輛,雖然同比增長246.98%。但考慮到是低基數下實現的,因此也不足以扭轉整個集團面臨的困境。
與此同時,上汽乘用車榮威、MG等自主品牌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銷量下滑。
2024年9月份,上汽乘用車的銷量為5.44萬輛,同比大幅下滑41.12%,而這已經是其今年以來連續第9個月銷量下滑了。具體到前9個月的數據,與上一年同期相比,下滑幅度分別為9.17%、43.71%、3.95%、7.24%、26.15%、24.62%、29.95%、44.67%、41.12%。
可以說,前三季度的上汽集團在國內銷量上輸的一塌糊涂。可見,新能源飛躍式發展夾雜著價格戰的常態化,讓上汽集團成為市場發展的“受害者”。
不過,同一時期其在海外的表現依然有著不錯的增長。今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團海外端交付量達80.6萬輛,同比增長了5.5%。
尤其要說的一點是,10月底,歐盟委員會結束了反補貼調查,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BEV)征收為期五年的最終反補貼稅。上汽集團將被征收35.3%的高額關稅稅率。算上已實施的10%關稅基礎,上汽純電動汽車在歐洲的關稅將高達45.3%。
一方面,歐盟重點針對上汽集團純電車型加征高達35.3%的額外關稅,對上汽乃至中國汽車在歐洲市場的發展設置了一定的阻礙;另一方面,這一政策也將推高歐洲消費者的購車成本,阻礙電動汽車的普及步伐。
而面對上汽集團的困境,上汽集團新任總裁賈健旭曾喊話,“要一鳴驚人地干,同時也要學會‘跪著做人’,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同時,要著手推動公司內部的深層次改革。”
從賈健旭的喊話中也不難看出,上汽在轉型發展期的目光堅決和態度誠懇。作為“國內一哥”,也是國內車企年銷量700萬輛神話的唯一締造者,上汽集團曾踏足山巔,如今正,面臨低谷,所謂“大象難轉身,”需要上汽集團調整的還有很多。
從長遠來看,上汽集團擁有強大的零部件生產能力和技術積累,這是很多企業都沒有的優勢,而如何有效地整合這些資源,使其服務于集團的整體戰略轉型,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上汽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52319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