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大潮狂卷下,傳統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正遭遇遞進式沖擊。在此境況下,“變革”勢在必行。我們看到,部分豪華車企在華戰略轉型以及在電氣化、智能化等新技術的布局已明顯加速,當中,寶馬相對表現的更為激進。近日,蓋世汽車探訪了寶馬沈陽生產基地,深切感受到了這一百年品牌的不甘和奮進。
寶馬沈陽生產基地-鐵西工廠鳥瞰圖(圖片來源:寶馬官方)
據了解,沈陽基地是寶馬集團全球規模最大的生產基地。官方資料顯示,全球每3輛寶馬車中就有一輛來自沈陽。該基地擁有生產整車的大東工廠、鐵西工廠及里達工廠,生產發動機及動力電池的動力總成工廠以及研發中心。目前在產車型除了全新BMW 5系、全新BMW 3系等熱門燃油車外,還包括諸多純電動車型如BMW i5、BMW i3、BMW iX3、BMW iX1。此前,寶馬曾釋放信息表示,集團有史以來的最大投資,集諸多創新成果于一身的“新世代”車型也將于2026年在沈陽投產。
圖片來源:寶馬官方
為提升本地市場競爭力,迎接新世代豪華車型,寶馬在沈陽生產基地可謂下足了功夫。除了引進智能化設備外,還融入了柔性制造、AI等先進技術及生產檢測體系。因其前瞻性和引領性,每年吸引超2萬汽車行業及外界人士前來觀覽。具體情況如何,一起來了解下。
以“柔”克剛,多方位“護航”新能源
基于較早且扎實的布局,目前純電動車已成為寶馬銷量增長的一大支柱。數據顯示,2023年寶馬電動車在華銷量近10萬輛,同比漲幅超138%。2024年前三季度,寶馬全球純電汽車銷量為29.4萬輛,同比增長19.1%,在集團總銷量占比達16.8%。
盡管在電氣化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短時間內寶馬依舊無法放棄燃油車。難題來了,在堅持兩條腿走路的同時,如何才能提高效率,平衡新能源和燃油車的生產?
對于此,寶馬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采用柔性生產體系,以“柔”克剛。沈陽基地通過高度靈活的生產線,能夠實現燃油車、插電混動車和純電動車的共線生產,隨時切換量產燃油車、BEV、PHEV車型生產,以適配和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同時可以快速響應新能源車爬坡時的產能需要。
圖片來源:寶馬官方
除了優化產線外,為護航新能源汽車發展,2023年寶馬宣布第六代電池項目全面動工。資料顯示,該項目總投資100億元,規劃面積24萬平方米,是現有動力電池生產面積的5倍,目標是把寶馬最新的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及其相關驅動系統于2026年在沈陽投產。根據官方介紹,寶馬第六代動力電池采用的全新電芯技術與基于全新架構的新世代車型匹配,不僅能夠提升能量密度、續航能力和充電速度,還能在電芯制造中減少碳足跡和資源消耗。
AI加碼,保障品質“零缺陷”
對于豪華新能源汽車而言,無論如何變化,品質始終是獲取消費者認可的基底。在品質方面,寶馬已積淀了良好口碑,且從未停止新的探索。為保障品質“零缺陷”,該品牌持續引入先進的自動化和數字化技術及設備。
自動化方面,以鐵西工廠的車身車間為例,該車間共設有1900多臺機器人高效運作。自動化激光檢測更是實現了一鍵測量,通過對每一臺白車身上的超過1000多個縫隙、斷差進行高精度檢測,再由幾何大數據平臺對海量數據進行監控、分析,可以提前發現潛在的質量問題。
圖片來源:寶馬官方
數字化生產方面,寶馬深度應用人工智能。當中,代號“燈塔”的人工智能平臺作為“超級大腦”,為寶馬在國內的所有生產和運營提供數字賦能,在其支撐下,寶馬沈陽生產基地已上線約100種人工智能應用,準確率趨近100%。
視頻來源:寶馬官方
在鐵西工廠的涂裝車間,一套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系統負責對每輛車的噴漆表面進行拍照和分析,在100秒內可拍攝10萬張照片。通過機器學習,該系統能夠越來越智能地識別漆面的微小瑕疵,以確保部件和涂漆車身完美無缺。
圖片來源:寶馬官方
而沖壓車間則采用了行業首創的寶馬自研AI智能質檢系統,這套“永不疲勞”的生產線工業相機每天拍攝超過200萬張高清照片,僅需0.01秒即可完成單張照片的分析,不僅可對工件進行100%監測,檢測精度也可隨系統不斷學習逐步趨于100%。
除了人工智能外,寶馬還采用了數字孿生模型、虛擬AR等技術應用,實現產線的虛擬規劃。據介紹,寶馬沈陽生產基地實現5G信號全覆蓋,是全球首個5G智能互聯的汽車研發生產基地,使增強現實(AR)、實時視頻傳輸等技術得以落地。
強化本地研發,升級用戶體驗
近年來,合資車企紛紛發力電氣化,但大多效果不慎理想。核心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行動緩慢;二是對中國消費心理把握不足,新車優勢不明顯。
為更快的滿足中國市場和用戶需求,寶馬在電氣化及智能化本地化研發方面較早進行了布局,并持續加大投資力度。
當中,沈陽研發中心肩負著建設完整的本土化整體新能源能力體系的職責,自2013年成立以來就聚焦于電動化技術開發和產品國產化標定及驗證的工作。
沈陽研發中心位于鐵西工廠內,主體由一期、二期以及二期擴建、測試跑道組成,共擁有100余個測試臺架、2座試制車間,占地面積超過6萬平方米。2023年5月,沈陽研發中心二期擴建項目正式啟用,包括19個新的實驗室,其中17個專門用于測試新能源車,進一步強化了寶馬本土化新能源車全流程開發和驗證能力。
智能化方面,2018 年,寶馬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攜手研發 V2X 技術;以“未來出行”為戰略方向,在人工智能、“車路云一體化”(V2X)等領域深入探索。推動智能出行發展。此前有資料顯示,從 2025 年 1 月起,全新 BMW 5 系將搭載 " 車路云一體化 " V2X 技術,實現前車緊急制動預警(EBW)、闖紅燈預警(RLVW)、十字路口橫向來車碰撞預警(ICW)三個場景功能。
另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投入運營的全新復合型EMC(電磁兼容)實驗室是業內首個兼具智能網聯與電磁兼容測試能力的復合型實驗室,可以行業平均水平3-4倍的標準對車輛進行嚴苛電磁兼容測試。天線空口測試區是智能網聯汽車無線通信技術的堅實后盾,已預留測試空間用于未來整車級別車載天線性能的全面評估,助力寶馬智能化發展進一步攀升。
圖片來源:寶馬官方
總的來看,寶馬一直在根據市場環境變化而積極改變,通過沈陽工廠的諸多布局和投入,足以看出其深耕的決心。對于在華發展和投資,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翔曾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更重要的是,中國擁有強大的供應鏈和雄厚的人才儲備,這對于汽車行業向智能化和可持續出行轉型至關重要。寶馬相信,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5562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