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 領克Z20正式上市,3款車型,13.59萬-15.09萬元,且將最核心的版型放在了14.59萬元。
13萬多起的價格,主力車型售價不到15萬元,領克Z20的價格不僅很有驚喜,甚至可以說用便宜來形容。
為什么這么說?其實就沖這個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干成了的新高端品牌,且車型平均售價在16萬-17萬的領克,一臺配置非常豐富,甚至優于旗下的領克06的緊湊型SUV賣到這個價格,已經屬于“油電同價”的水準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臺續航超500km的電車,是浩瀚SEA架構、全系標配L2+、全系標配250kW后驅電機零百加速僅5.3秒的車,也是4.5C的充電倍率、快充功率最高可達300kW的電車……可以說是用最實惠的價格,買到目前大吉利旗下配置和功能最具性價比的純電車型了。
如果要比一下同級別差不多的競品,大眾ID.3、比亞迪元PLUS,包括自家兄弟銀河E5,放在領克Z20面前,多多少少都有些相形見絀,要么配置完全比不上,要么技術實力和時代感還有差距,要么品牌調性還是要低那么一個等級。
所以,這個定位的領克Z20進入到這個細分市場就應該更輕松了嗎?這里或許可以先打一個問號。
作為領克的第二款純電車型,相較于首款車領克Z10進入到競爭最激烈的中大型純電轎車領域,而面臨市場的拷打,領克Z20這次直接切入15萬元級的純電SUV市場,看似下探的價格帶非常有利于在更廣闊、更主流的細分市場找到消費者。
然而很多時候,單看一款車型無法嗅探到細分市場的走勢,那么無論是從smart、MINI被迫降價到15萬元區間的遭遇,還是蔚來推出的第三品牌螢火蟲進入到這個市場區間,精品純電小車市場,會成為未來新能源市場一個新的需求點嗎?
反正按照蔚來對螢火蟲的想法,要想賣爆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月銷破萬很難,但每個月幾千臺是有機會。這背后,不僅需要產品力優勢、需要有強大的品牌推廣和渠道的支撐,更需要有時機和促成。
同門兄弟的極氪X受制于更高端的定位,難受于20萬元以下不敢大展身手,但作為極氪和領克合并之后領克品牌的首款新車,Z20以極氪X兄弟的身份接過擔子,不僅在極氪身上汲取了能量、期待,還包括經驗和教訓,也更加名正言順地向下狠要銷量了。
極氪踩坑,領克受益
在精品純電小車的這個賽道上,大吉利可以說是碰壁不少,無論是變大了的smart還是極氪推出的X,其實都想用精品、小資和城市出行需求,來抓住年輕人的錢包。特別是極氪X在2023年上半年上市時,極氪對這款車型的期待頗高,認為至少在純電精品車市場,極氪X開辟了一個藍海市場。
事實在于,并非還未被打開的細分市場就是藍海,有沒有可能是一片充滿危險的無人區。
就在BBA們的入門級緊湊型車紛紛丟失銷量,并逐步退居幕后時,極氪X的遭遇也同樣如此。數據顯示,極氪X上市以來最好的銷量是4714輛,之后銷量就一路下滑到3位數。
原因也很簡單,即市場的內卷之下,特別是20萬元級的純電市場,轎車和SUV下餃子式攻擊,去圍堵所謂的特斯拉,恰巧在市場上并不占優勢的極氪X,被行業下行的價格戰連鎖反應傷害了。
一方面是純電車型價格的下壓,一定程度上擠壓了極氪X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則是中國純電車的銷量基本上集中在兩端市場,低端10萬元級乃至以下的市場,滿足了城市的代步需求。而二三十萬的純電車,則是以智能科技屬性,讓一批先鋒人群提前領潮了市場。
處于中間不上不下的車型,就非常難受了。不僅要面臨不被消費者期待和理解的局面,還要接受來自更多合資、自主油車插混等其他品類車型的競爭。
其實不光是極氪X如此難受,包括大眾ID.3/ID.4、埃安V等車型,同樣都是這樣的遭遇。最后不得不應聲降價,事實證明,這是最明顯的效果。
除了極氪X從原本20萬元的售價下降到15萬元左右起售外,大眾ID.3從原本15萬元級下探到10萬元級起售,埃安V從原本17萬-20萬降價到13萬-15萬元的區間,紛紛喚醒了這些車型的活力。
于是乎ID.3成了合資銷量最高的電動車,銷量達到萬輛水平;第二代埃安V則成為埃安新的救世主,讓埃安在純電市場再次散發力量。極氪X則是通過年款車型降價,才又將這臺車推向了月銷2000多輛的水準。
那么這一次,作為極氪X的兄弟車型,領克Z20以13萬-15萬元的價格到來,可以說擁有比極氪X更豐富的市場經驗以及應對策略,特別是在SKU方面,領克Z20做得非常簡單,不搞噱頭,很多配置都全系標配,入門即頂配。
最大的產品配置差別就是,13萬元的入門款無熱泵,拉低了入門價,但選擇的人應該非常少。中配和頂配配置和價差差別不大,不同點可能在輪胎大小和內飾的配置上是細微差別,也就是說最值得買的就是14萬元多的那款車型,也會是更多消費者選擇的車款。這可是比去年的極氪X活生生少了6萬多元,而且配置比去年同期的極氪X升級了不少,競爭優勢一下就提升上來了。
20萬的極氪小車不好賣,十六七萬的極氪X不好賣,那么14萬的領克小車好不好賣?至少,肯定是比極氪X好賣的。
Z10艱難,Z20會更容易嗎?
雖然新能源的滲透率已經超過50%,雖然純電動車的市場需求依然占新能源市場過半份額。但企業間的產品節奏和市場的需求,有時候并不一定特別匹配,也沒有車企一直幸運,3年前開發的產品,到上市之際依舊踩準市場的脈搏。
就拿領克首款純電Z10來說,其誕生在中大型轎車競爭最殘酷的年代,幾乎每家車企都在推出售價20萬元級的中型或者中大型轎車產品,壓力和結果可想而知,實際上在這個細分市場,目前僅有特斯拉Model 3、比亞迪漢EV、小米SU7、小鵬P7i、極氪001表現尚可。
而領克Z10自上市以來銷量持續下行走低,已經面臨著最艱難的處境。其實核心原因并非來自產品和價格層面,更多的是市場競爭壓力和內部競爭帶來的結果,特別是內部競爭——領克Z10與極氪車型001和007之間在產品定位、價格區間上存在重疊,這使得領克Z10在市場上的差異化優勢不明顯,難以吸引到真正有需求的消費者。
“二戰”純電賽道,領克Z20雖然定位上與極氪X有所重疊,但按照極氪-領克合并后的想法,內部產品有沖突的車型,一定會向有優勢的一方傾斜,比如在Z20和X上向Z20傾斜,極氪X可以重點走一些海外市場,在Z10和極氪001/007上向極氪傾斜,更加夯實20萬-30萬元級極氪的純電優勢。
從這個層面看,Z20應該不會比Z10那么艱難,而且極氪和領克的合并,也會讓領克在下探的賽道上更加從容和得心應手。至少在目前智能化還不錯的純電動小車市場,真正爭奪這塊小蛋糕的車型并不多。
但面對消費者的情況,似乎比極氪X上市的那個時代更好了。10萬-15萬元級的電車越來越成為消費者熱衷的價格帶,無論是將小鵬拯救于水火之中的M03,或者是將埃安拉回增長通道的RT,抑或把吉利銀河帶向新高度的銀河E5等等,無數的后來者在這個細分市場找到了存在感,并堅韌地打開了新能源市場更深層次的大門。
市場需求的變化、政策的支持,以及這些車型本身就具備的適應消費需求的產品能力,促成了該細分市場的熱銷。至于接下來這個領地會如何發展,來自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的預測,認為到2025年,10萬-15萬元價位段的車將貢獻三分之一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而且很多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其購車預算就是15萬元。
如果按照如今以增換購為主的市場需求,以及年輕人在城市出行的剛需,純電動小車確實會成為很大的市場。特別是很多家里在置換了大型SUV甚至是增程SUV之后,日常城市代步最佳選擇,依然是純電的小車,市場期待會變得更高。
但對于Z20來說,可能并沒有星愿、比亞迪元PLUS那樣的銷售渠道和用戶接受程度,畢竟無論是品牌認知,還是車型造型上的大眾化審美,領克Z20會更加傾向于年輕個性化的產品需求,其銷量一定不會比元PLUS,銀河E5這樣的正統SUV更好。
至于會賣到一個什么水平,按照領克的能力,以及130萬+的用戶保有量,一個月3000輛就算成功,5000輛可以稱得上爆款了,你覺得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58114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