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之際,外資車企在中國市場紛紛揭曉了年度銷量成績單,盡管銷量數據不足以全面反映一個企業的綜合發展狀況,但它無疑直接映射了企業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具體表現。
近期,本田中國公布的年度終端銷量數據透露出一絲憂慮。據1月9日發布的最新銷量報告顯示,本田中國在2024年的終端汽車銷量為85.2萬輛,與上一年度的123.4萬輛相比,下降了30.94%。
值得注意的是,從2024年2月開始,本田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已經連續11個月遭遇同比下滑,且在第三季度(7-9月)更是遭遇了連續三個月銷量同比下滑超過40%的嚴峻挑戰。
盡管本田中國在2024年內積極采取行動,推出了新能源品牌及新車型,試圖扭轉燃油車市場虧損和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不佳的局面,但從目前的銷售業績來看,本田在華的合資公司并未能有效遏制住銷量下滑的趨勢。
水土不服?
本田最初將油混車型視為在中國市場的關鍵布局。早在2013年,本田便推出了i-MMD混合動力技術。2018年,其在中國市場的合資公司廣汽本田推出了搭載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的第十代雅閣,而東風本田也同步推出了混動版奧德賽。
然而,本田的油混技術在中國市場似乎遭遇了“水土不服”的困境。在中國,無論是產業發展還是政策扶持,油混技術均未占據主流地位,消費者對于額外支付數萬元購買油混車型的熱情不高。
與此同時,插混和純電路線在政策推動下迅速崛起。面對這一趨勢,本田不得不調整策略,將重心轉向純電路線。2018年,東風本田發布了“放眼未來Seeing the Future”新能源品牌戰略,隨后在2019年復活了思銘品牌,并推出了基于XR-V打造的純電車型X-NV,標志著東風Honda電動化時代的開啟。同年廣州車展,本田又推出了第二款純電車型M-NV。
2021年,隨著CR-V銳·混動e+的上市,東風本田正式邁入插電混動時代。同年10月,本田正式發布全新純電動車品牌“e:N”,標志著其電動化轉型的全面展開。然而,由于車型多為油改電產物,加之國產新能源車型的激烈競爭,本田的電動化之路并未如預期般順利,e:N品牌2023年的銷量僅為1.5萬輛。
圖片來源:本田中國
為應對挑戰,本田中國不僅在產品層面進行革新,還對組織架構進行了大幅調整。2023年2月,本田中國連續發布三條公告,對組織架構和內部人事進行多方面調整,希望“進一步加速電動事業”。同年4月1日起,本田汽車開始實施新組織運營體制,新設電動事業開發本部,負責汽車事業戰略及純電動產品開發等關鍵任務。
以此為契機,本田在華的改革力度顯著加強。2023年4月,本田中國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了全新電動品牌“燁”,該品牌由本田中國本土團隊自主研發,并與華為、科大訊飛等中國本土供應商展開合作。
在2024年11月的廣州車展上,廣汽本田發布了全新純電動品牌“燁P”,而東風本田的燁S7也計劃在2025年上市。此外,本田在華的合資品牌也著手打造自己的新能源品牌,如東風本田的全新新能源品牌靈悉在2024年9月推出了首款車型靈悉L。不過靈悉L銷量表現不佳,單月銷量僅百余輛。
在過去的五年里,東風本田連續推出了多款電動化產品,覆蓋了SUV、MPV、轎車等多個品類。然而,盡管本田早早開啟了電動化改革,但其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車型銷量占比仍僅為20%左右。
曾任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的鄭純楷這樣感慨道:東風本田曾取得不錯的成績,但那只是“內燃機時代”的輝煌。
還有希望嗎?
自2021年起,本田在中國市場的終端汽車銷量便持續走低,四年間的年度累計銷量分別為1,561,540輛、1,373,122輛、1,234,181輛及852,269輛,呈現出明顯的下滑趨勢。
財務層面,中國市場同樣給本田的整體業績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2024財年第二財季,本田的營業利潤為257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0億元),同比下滑15%,這是本田過去七個季度中首次出現營業利潤同比下滑的情況。本田在報告中明確指出,第二財季業績的下滑主要受東南亞和中國市場銷售下滑的影響,尤其是中國市場的表現不佳。
實際上,銷量下滑并非本田獨有的問題,眾多合資車企都面臨著相似的困境,其根源在于新能源轉型的不力。
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此前曾對此分析:由于對趨勢的預判出現偏差,導致合資品牌并未全力轉型,繼而錯失發展時機。起初中國市場新能源滲透率比較低,終端消費者對新能源的認知和接受度還不是有較大關聯。多數合資車企對于新能源市場的快速發展預期判斷沒有那么快,認為燃油車仍然是市場主流。
這就導致合資品牌雖也推出過純電產品,但是和中國新能源車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在價格,設計、還有智能化方面。
這一點同樣適用于本田在華的發展路徑。
對于本田等合資品牌而言,未來是否還有機會?有分析師認為,重塑企業形象,推出符合中國市場趨勢和消費者喜好的產品至關重要。這意味著合資品牌需要擴大和加強與中國車企及產業鏈企業的合作,這或許是合資品牌真正的出路。
然而,資深汽車分析師鐘師對此持謹慎態度,認為在合資品牌奮起直追的同時,自主品牌同樣在快速發展,因此難以給出篤定的答案。
盡管如此,本田仍不愿放棄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為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本田在中國加速推動電動化事業,計劃到2027年純電動產品陣容將達到10款車型,包括e:N系列和全新電動品牌“燁”系列車型。本田還設定了到2035年實現純電動車銷售占比100%的目標。
圖片來源:本田中國
此外,本田與日產正在探討合并的可能性,其中之一就是希望通過合并獲得更大的規模,以更好地參與電動汽車和智能駕駛新技術的開發。在2025年的CES展上,本田還發布了0 Saloon與0 SUV兩款概念車,并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實現量產。
然而,考慮到本田2024年在華發布的新能源車型并未帶來銷量上的轉機,市場對其能否等到這些新產品量產并帶來業績改善持觀望態度。本田需要在中國市場展現出更加堅定的決心和有效的策略,以扭轉當前的頹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59884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