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迷奸一区,国产小仙女视频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成人app,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97精品 ,天天干天天骚天天色,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不卡一区二区,www.szjiaye.cn,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1. 首頁
  2. 資訊
  3. 企業
  4. “十二五”末江淮新能源車目標年產10萬輛

“十二五”末江淮新能源車目標年產10萬輛

新浪汽車綜合 綜合報道

  第一篇 穩健探索 辨識江淮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

  當前,安全、節能、環保、低碳成為汽車產業的時代主題,石化能源與新能源發展并行互動,汽車技術沿著優化現有車用能源動力系統和開發新一代車用能源動力系統兩個方向不斷發展。發動機小型化、變速箱自動化、整車輕量化技術成為優化現有車用能源動力系統的重要技術方向;代用燃料、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則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技術方向。汽車產業為了可持續發展,必須得朝優化現有車用能源動力系統和開發新能源汽車已成為產業共識。

  2009年,中國汽車年產銷量達到1300萬輛;2010年,中國汽車年產銷量有望突破1700萬輛,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和新車消費國。但是,中國汽車工業大而不強的屬性沒有改變,產品產業化研發能力、生產一致性保證能力、營銷服務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中國汽車產業需要戰略轉型升級,新能源汽車發展已成為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汽車已上升為國家意志,新能源汽車發展將帶動整個產業的技術升級,實現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

  江淮汽車作為中國汽車自主品牌,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心、積極進取、穩健發展的企業,在當前汽車產業環境下,研發和產業化可持續發展的汽車是江淮汽車產業追求,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公司發展戰略。但是,在2010年6月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四部委聯合出臺《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之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方向仍呈現多樣化,各個主機廠重點開發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方向各有特點。在此期間,江淮汽車秉承多年發展形成的穩健風格,以產業化為目標,不斷學習、思考和實踐,積極探索適合江淮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技術路線。

  江淮新能源汽車研發歷程脈絡清晰,艱辛而穩健的技術探索與產業化研發實踐緊密結合,兩番重大判斷和抉擇確定江淮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技術路線。早在2002年江淮就已經開展了新能源汽車的研究,當時研制了一輛純電動的概念中巴車。2005年,江淮承擔了安徽省科技攻關項目”JAC微混合動力項目開發”,開始在瑞風MPV上開發BSG混合動力產業化技術,實現高性能的單一即起即停功能,該項目在09年7月通過了安徽省科技廳驗收。2007年將該技術應用到賓悅轎車上,這兩款混合動力車參加了08年北京車展和09年上海車展。2007年到2008年初,江淮深入開展ISG技術和深度混合動力技術預研。通過近3年的BSG混合動力技術、ISG混合動力技術和深度混合動力技術的研發,江淮逐漸認識到,BSG混合動力技術實際節油效果不是很明顯,并且存在夏天使用空調時該功能不可使用的問題;ISG混合動力技術節油的主要貢獻源于自動變速器配合和改變發動機的使用工況點,需要自動變速箱,對于沒有自動變速箱技術的中國而言,產業化難度大;類似PRIUS的深度混合動力技術,國內基本證明,由于行星齒輪結構難以制造以及專利問題,基本證明該方案不適合中國。在2008年初,江淮汽車結合自身發展情況做出了第一次判斷和抉擇:BSG、ISG和深度混合動力技術不是江淮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技術方向,應轉向探索除上述三者之外更適合江淮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技術方向。

  2008年3月,江淮新能源汽車研發團隊開始新一輪的產業化技術方向探索。在沒有現成的、成功的產業化范例可循的情況下,江淮新能源汽車研發團隊以新能源汽車領域零部件供應商、技術公司、其他主機廠為老師,廣泛交流,深入學習,在紛繁復雜的信息中掌握了第一手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技術水平及其產業化狀況資料和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和發展趨勢的判斷資料。在不斷的交流和學習中,江淮汽車深刻的認識到,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面臨著多方面挑戰,包括大型電池組成組技術、驅動電機及其控制技術、整車控制技術、機電耦合技術等技術挑戰,電池組、電機、電機控制器、電動空調等電動車關鍵核心部件的成本挑戰,電池、電機和電控等關鍵部件的產業鏈和批量質量控制水平未形成的挑戰。面對上述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挑戰,江淮汽車提出了以研究整車及系統集成技術、整車控制技術、驅動電機及其控制器技術應對技術方面挑戰,以積極與零部件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最大程度降低研發成本、制造成本應對成本方面挑戰,以利用江淮作為主機廠的優勢培育關鍵零部件供應商,利用社會資源和”十城千輛”為契機拉動產業制造進步應對產業鏈方面挑戰的思路,開展純電動汽車和増程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技術研發。

  2009年3月,江淮汽車開始在増程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與純電動車兩個技術路線上全力出擊,分別在A級同悅和B級和悅兩個轎車平臺上開發増程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在A0級轎車和A00級轎車上開發配置鉛酸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的純電動轎車。

  以城市內上下班代步和家庭第二輛車為主要用途,2009年6月,江淮汽車在A00轎車平臺上研制了兩人座純電動汽車,分別配置鉛酸電池和鋰離子電池;2009年9月,江淮汽車在A0轎車平臺上研制了四人座純電動汽車,分別配置鉛酸電池和鋰離子電池。A00兩人座純電動轎車和A0四人座純電動轎車作為江淮純電動轎車探索的先行者,對江淮新能源汽車研發團隊的整車及系統集成、整車控制技術、電池及其管理系統和電驅動研發能力建設起到了重要的啟蒙作用。通過上述樣車的研發,江淮新能源汽車研發團隊對純電動整車的開發過程和關鍵技術有了深刻的體驗和認識。

  2009年11月和2010年3月,A級増程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樣車和B級増程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樣車分別研制完成。該樣車的研發集中了江淮新能源汽車研發團隊長期以來的積累的經驗和技術認知,具備一定的技術水準,在國內屬于率先實現的樣車。該樣車最高車速100km/h,能夠在純電狀態下行駛60公里,純電動狀態結束后,由一個1.0L內燃機帶動一個ISG電機發電,電力可以支持整車行駛200公里,城市工況下百公里節油率達到30%。在増程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樣車研發過程中,江淮新能源汽車研發團隊汲取了國內外同類車輛開發經驗,在整車性能設計、整車布置、電機選型與性能設計、電機控制器及電池管理系統策略控制、整車控制策略、冷卻方案設計等各方面都有基于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創新和優化。需要特別提出的是,該樣車的整車控制器控制策略由江淮汽車自主開發,一舉奠定了江淮電動車整車控制器開發技術基礎。江淮増程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樣車作為江淮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重要代言人,多次參加國家車展,在2010年4月北京國際車展上,科技部部長萬鋼專程視察了江淮汽車展臺,對江淮増程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路線和樣車給予了充分肯定。

  A、B増程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樣車和A00、A0純電動汽車樣車開發成功后,開展了大量的試驗開發研究。江淮新能源汽車研發團隊通過學習,不斷摸索和創新電動車試驗方法,逐漸形成了電動車功能開發試驗方法和性能試驗開發方法,并通過直接投入到城市道路交通環境下使用,進一步認識到電動車使用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和對策。

  通過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的純電動和増程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樣車的研制和技術研究,江淮汽車建立了電動汽車的整車開發流程,掌握了電動汽車開發的整車的集成和優化匹配技術、整車控制策略的開發、整車運行工況仿真技術、整車功能開發和性能開發試驗方法;建立了整車測試企業技術標準和評估體系。

  2009年12月,江淮汽車仍以產業化為衡量依據,作出了第二次判斷和抉擇:江淮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定義為増程型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增程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能夠克服動力電池技術不成熟的相關問題,滿足當前并承接未來電動車發展方向,適宜在B級及以上轎車平臺上開發;考慮當前動力電池技術發展水平,純電動汽車在不追求過高的動力性和續駛里程指標下,可適用于城市內,適宜在A級及以下轎車平臺上開發。這兩個技術方向是目前江淮最容易實現產業化的技術方向,成為公司戰略性業務。

  至此,江淮汽車在紛繁復雜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上辨識出產業化技術方向,尋找到自己的產業化目標。江淮新能源汽車路線的思考與抉擇,符合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鼓勵政策。磨刀不誤砍柴工,在這番長達5年的技術探索歷程中,江淮汽車一直秉承著穩健風格,勤于思考,樂于學習,以最少的資源投入獲得了最大的產業化效果。江淮汽車董事長左延安曾經指出:江淮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應以產業化為目標,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選擇符合市場需求,最適合產業化的技術路線。這一點,江淮汽車做到了。

  第二篇 順勢而為 開展江淮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實踐

  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研發,江淮汽車堅持順勢而為,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做正確的事,選擇合適的時機開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研發;堅持有限的資源做有用的事,選準技術路線后,堅定不移地走下去。2009年,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逐漸明朗。2009年2月,合肥市成為新能源汽車”十城千輛”試點城市之一,2010年6月,合肥市成為五個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試點城市之一,江淮汽車汽車捕捉到開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最佳時機。

  同時,江淮基于積極響應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和構建合肥在五個私人消費試點城市中的領先地位的戰略規劃指導思想,果斷提出了公司新能源汽車發展”三步走”戰略:首先,必須出車,通過整合全球資源造世界車,2010年投入底一批電動車到合肥市示范運行。出車的目的有兩個:參與國家”十城千輛”和”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示范運行”;出車后技術上不斷改進完善,達成批量產業化。其次,在電機、電控兩大方面取得突破,形成自主研發能力。在核心零部件上做產業化開發工作,爭取在三年時間內核心零部件研發成熟。第三,實現產業化。在保證零部件品質一致性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產品成熟,具備大批量進入市場的能力。

  2009年底,江淮結合自身發展情況,決策在A級轎車平臺開發純電動轎車,在B級轎車平臺上開發増程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兩款車輛的開發均以產業化為目標,并計劃在2010年底向合肥市推出585輛純電動轎車、2011年底向合肥市推出500輛增程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參加”十城千輛”示范運行及私人消費新能源汽車試點工作。

  2010年初,基于江淮同悅轎車平臺的純電動A級轎車產業化研發拉開新一輪序幕。江淮純電動A級轎車在已有的研發經驗基礎上,學習消化世界上先進電動車設計理念,優化整車布置、電驅動系統、整車控制系統、電池及其管理系統、整車電氣系統及整車安全等設計方案,于2010年4月快速實現了功能樣車。經過兩個多月的整車功能開發試驗,產品設計方案進一步調整和優化,于2010年6月實現了性能樣車并持續開展性能開發試驗。純電動A級轎車研發過程中,研發團隊在并行設計思想的指導下,將產品多方案設計與實踐驗證緊密結合,不斷優化和確認產品設計方案。整車性能、總布置、電池成組及其管理系統等技術方案設計在反復驗證中得到最終確定。

  2010年初,5輛樣車并行并陸續投入到可靠性和耐久性試驗。在反復的城市道路、強化路面、山路運行下,江淮新能源汽車研發團隊不斷摸索純電動車整車與關鍵系統部件性能匹配、整車和關鍵系統零部件耐久性和可靠性,摸索純電動車故障失效模式并提出解決措施,摸索電動車使用方法下一步開發方向。2010年8月,純電動A級轎車結束在江淮新能源試制車間的樣車試制工作,投入到小批量試生產,開展生產線驗證工作。通過8月、9月純電動車生產線小批量驗證,江淮己建成新能源汽車專用總裝車間,實現純電動車獨立總裝工藝,具備單班月生產300臺以上純電動車的能力。

  作為純電動A級轎車重點運行區域的合肥市為團狀城市結構,城市最大輻射半徑僅為20km;合肥市氣候環境溫度適宜,切合純電動車續駛里程有限以及電池使用環境的溫度范圍。江淮純電動A級轎車最高車速100km/h,等速60km/h續駛里程150km,市區工況續駛里程100km,加速性能與內燃機車相當,是一款適合城市內使用的電動車。

  純電動A級轎車基于同悅轎車平臺開發,從電池、電驅動、高壓電氣系統等部件的設計和布置方案來看,該產品對同悅平臺的利用達到最大化,獲得了優良的整車性能。該產品主要技術特點如下:

  首先,整體式質心集中動力總成設計,在一個支撐梁上,剛性支撐電機、電機控制器、減速器、充電器、電動空調壓縮機、高壓接線盒、低壓鉛酸蓄電池等部件,可以有效的減振、隔噪,是在前期實踐經驗上的一次創新和進步。

  其次,電池組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同悅轎車的物理空間,實現乘員艙空間與原車相當。電池組有兩個模組,分別布置在行李箱和后座椅下方,與乘員艙隔離,安全性高,并實現了可更換。

  第三,整車控制系統功能集成在電機控制器和電池管理系統內,實現了低成本。純電動A車的整車控制系統作為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系統、電機控制器、人機接口等部件的”總指揮”,有效協調高低壓系統的工作,為實現整車動力性、經濟性指標提供有力支撐。

  第四,通過通訊系統的協議制定、協議仿真、網絡測試及可靠性試驗,開發了一款高性能實用的CAN通訊系統的整車,為下一步實現控制智能化奠定了基礎。

  第五,設計并開發了功能完善的電池熱管理系統,該系統具有給電池組冷卻和加熱的功能。

  第六,開發應用了一種獨立的動力電池切斷單元(BDU),與乘員隔離,不易受水、塵侵擾,安全可靠性高。

  第七,自主研發,創新設計了純電動A車電池內部成組方式,保證電池單體布置空間、散熱風道和絕緣性能要求。

  第八,攻關并開發了驅動電機控制策略、電池管理系統安全性和可靠性、整車防水等關鍵問題。

  江淮在純電動A級轎車產業化開發過程中,申報了純電動車產品公告,按照國家新能源汽車準入要求,江淮于2010年9月14-16日接受并一次性通過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現場審核,成為國家第三家一次性通過專家現場審核的企業。”同悅”純電動車同時通過產品公告審查。產品公告已于219批中發布,同時HFC7000AEV純電動轎車還被工信部列入第16批《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HFC7000AEV純電動轎車產品公告的發布,使得HFC7000AEV純電動轎車成為江淮汽車獲得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準入后的第一款獲得公告的產品;而HFC7000AEV純電動轎車列入推薦目錄,標志著江淮HFC7000AEV純電動轎車擁有了參加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和獲得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補貼的雙重資格。

  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離不開研發體系建設。作為自主品牌企業,江淮在長期自主品牌產品研發實踐中,總結出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形成的三個重要標志。首先,具有世界先進、國內一流的產業化成果;其次,建設國際技術合作平臺;第三,人才聚集及團隊建設。全面整合國內、國際優秀人才及專家力量,打造一支忠誠JAC事業、有真才實學、勇于創新、能出成果的開發團隊。以上述三個方面為衡量標準,江淮汽車新能源汽車事業經過幾年的發展,已形成了以集團公司技術中心為核心的研發體系。

  2007年6月,江淮技術中心成立了新型動力部,2009年3月正式成立了新能源汽車部,2009年7月,江淮汽車與合肥工業大學聯合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專門從事新能源汽車研發。作為江淮新能源汽車戰略實現的戰術之一,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在A00、A0純電動轎車、A、B增程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以及純動A級轎車產業化研發實踐中得到鍛煉,結合廣泛的技術交流與合作,正從整車及系統集成、電控技術、電驅動、電池系統、試制試驗、供應商開發等方面系統開展新能源汽車設計工作。

  目前,江淮已經形成100余人的新能源汽車研發團隊,形成了良性發展的開發技術人才體系。江淮以核心技術開發能力為目標,抓住整車及系統集成,重點發展整車電控技術。江淮新能源汽車研發團隊在不斷的研發探索中,逐漸完善產品開發流程體系;建設總體方案設計、整車布置設計、整車控制器開發等系統設計能力;廣泛與技術公司和合作,針對核心部件(大三電、小四電)與相關方形成了聯合攻關及開發聯盟,形成整合資源能力;具備高壓電氣系統安全分析、高壓漏電檢測分析、電機控制、電池管理系統故障檢測分析、臺架試驗及可靠性開發能力。另外,江淮汽車已投資逾三千萬元,重點建設新能源汽車整車及動力總成測試驗證能力、新能源汽車控制系統CAN通訊開發及測試能力、新能源汽車控制系統軟件開發及測試能力、新能源汽車控制系統硬件開發及測試能力,促進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能力建設。

  江淮正在堅定不移地實現投放585輛純電動A級轎車參加合肥市示范運行的產業化目標,與此同時,増程型插電式混合動力B級轎車正在并行研發,將在2011年投放并實現示范運行。在國際產業環境的影響下,在國內新能源汽車政策的支持、鼓勵和引導下,江淮新能源汽車沿著自己制定的明確戰略,在產業化道路上堅定不移地前進。

  第三篇 繼往開來 規劃江淮新能源汽車藍圖

  江淮新能源汽車研發最早可以追溯到2002年純電動中巴概念樣車的研制,直到2005年江淮汽車開始瑞風BSG技術研發,”十五”期間,江淮新能源汽車仍處于初步嘗試階段。2006年-2008年的BSG、ISG和深度混合動力技術預研,是江淮汽車產業化技術方向探索的重要時期,而2008年-2010年的純電動汽車和增程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技術的研發歷程,讓江淮汽車最終明確了最適合自己的產業化技術方向。”十一五”期間,江淮汽車完成了從預研到產業化實踐的重要轉折。

  江淮汽車是國家自主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戰略的號召,參與承擔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重任。同時,新能源汽車作為江淮汽車未來發展的核心業務,是公司在低碳經濟時代行業競爭中的制勝保障。”十二五”期間,江淮將以純電驅動為主要戰略取向,以掌控核心資源為發展目標,著力突破驅動電機和電子控制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推進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最終實現我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良性發展,實現江淮汽車未來第二次戰略轉型————由傳統燃料汽車向新能源汽車轉變。 ”十二五”末,江淮將力爭實現新能源乘用車年產能10萬輛的產業化規模,年銷量達到8萬輛。

  江淮新能源汽車規劃仍然堅持”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實現純電動A級轎車和増程型插電式混合動力B級轎車的示范運行,在商品化運行中發現產品、運行模式、運行保障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并逐步改進完善;核心部件開發方面,基本掌握電機及電控開發技術。第二步,集中力量主攻新能源汽車電控系統和電機及電驅動系統,在”兩橫”上真正掌握具有自主產權和專利群保護的核心技術,實現年產10萬輛新能源產業化能力。第三步,在十二五末實現全面市場化運行。

  江淮在長期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探索過程中,尤其是在純電動A級轎車產業化開發實踐中,總結出電動汽車可預見的幾代產品:

  第一代,在基礎車平臺上,開發并設計電動車系統部件,單一速比減速器;系統中可不帶硬件VCU,整車的VCU功能分解到電機控制器和BMS中,整車安全、基本可靠。

  第二代,基礎車下車體全新設計,控制系統全新優化,弱化電機控制器及電池管理系統控制功能,帶硬件VCU ;研究電池電容混合方案。

  第三代,從造型到底盤及控制系統面向電動車而設計的全新智能產品。

  在”十二五”期間及更遠的將來,江淮新能源汽車研發團隊將致力于上述產品的不斷開發和探索,實現電動車全面市場化。

  江淮汽車左延安董事長在2009年接受鳳凰衛視作者專訪時指出:我們有信心演繹新能源汽車的成功。在以產業化為目標的產品研發實踐上,在以產業化為目標的未來藍圖規劃上,繼往開來,以實際行動證明這份信心。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新浪汽車綜合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3845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收藏
61
  • 分享到:
發表評論
新聞推薦
第一電動網官方微信

反饋和建議 在線回復

您的詢價信息
已經成功提交我們稍后會聯系您進行報價!

第一電動網
Hello world!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类乌齐县| 尼玛县| 靖西县| 锦屏县| 敖汉旗| 特克斯县| 宕昌县| 武汉市| 大同市| 沂南县| 白山市| 平南县| 西峡县| 靖江市| 武穴市| 商河县| 彰化市| 河源市| 巴塘县| 沧州市| 洪泽县| 自治县| 台北市| 沙河市| 临潭县| 海口市| 常熟市| 郁南县| 林口县| 乌兰浩特市| 绥芬河市| 大石桥市| 东乌珠穆沁旗| 广西| 开封县| 广汉市| 怀集县| 临邑县| 拜泉县| 化隆| 英吉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