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乘坐惠州市5號公交線路的乘客驚喜地發現,平時的燃油車被換成了全新的純電動公交車,新車噪音小、行駛平穩且車內環境舒適,讓大家紛紛贊賞。這是廣東惠州在電動公交上的一次“嘗鮮”,24臺純電動公交在5號線試運營一個月后,將全面替換。據悉,惠州當地沒有充電設施,這批電動公交車總設計師是深圳市民富沃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他們根據惠州公交運行特點,拿出了從車輛到充電的整體解決方案,其中,提供的6臺移動補電車采用快充快補的充電方式,是惠州發展城市公交電動化的最大亮點。
移動補電車正在給惠州5號線的純電動公交車充電
據了解,考慮到充電設施不健全、電動汽車充電時間長等充電難問題,民富沃能另辟蹊徑,推出了“快充快補+移動補電”的創新模式,不到一年時間,在渭南、臨汾、荊州、十堰等10多個城市落地,證明該模式是一種成熟的城市電動汽車充電解決方案,開啟了中國電動汽車的快充時代。
民富沃能推出了“快充快補+移動補電”的創新模式
民富沃能的快充模式是從運營層面解決電動汽車充電時間過長的問題:利用電動汽車在運行過程的等待、休整、交接等零碎時段,對其進行多次短時間快速補電,使消耗的電量不斷得到補充,從而延長電動汽車的整體續航里程。以民富沃能的純電動大巴為例,晚上利用峰谷時段充滿電后,白天運營時司機可隨時根據耗電情況,在起、終點站中利用待客、調度和休整的8-10分鐘時間,使用雙槍對公交車快速補電,快補10分鐘至少能續航40公里。這樣,大巴在運行過程中不停地放電、補電……多個40公里反復疊加,續航里程在車輛運行中被不斷延長。這種模式對于通勤車、物流車等也適用,如民富沃能的3T物流車,可在裝載卸貨期間通過快充8-10分鐘時間進行快速補電,同樣保障續航里程。
快充模式在渭南應用情況良好
快充模式中的“移動補電”,是針對無法建設充電樁或在電網維修改造及充電設備故障的情況下,用移動補電車作為分布式儲能電源或應急電源,隨時靈活為電動汽車應急充電。這是對固定地點充電的一個補充,有效解決了城市中心地區電網擴容困難的問題。
移動補電有效解決了城市中心地區電網擴容困難的問題
按照國家布局,2015年要力爭達成新能源汽車產銷量50萬輛的目標。9月23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了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出要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和城市停車場建設,到2020年基本建成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超過500萬輛的電動汽車充電需求。這是國務院高層會議首次明確將加快充電設施建設作為議題之一,意味著電動汽車的充電問題是制約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關鍵因素。
充電問題是制約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關鍵因素
充電設施將要跟上電動汽車增長的步伐,充電模式也要同步跟進。不然,即便是有完善的充電設施,充電時間過長也讓缺乏耐心的車主對電動汽車望而止步。為此,電動汽車整車和電池制造商們在擴大電池容量、提升續航里程上做了各種努力,最為明顯的是采取累加電池的做法:使電池包達到足夠支持續航里程要求的容量,無需經常補電。但這種做法使電池箱重量過大,整個車身變得非常笨重,運轉不靈活。也有方案提議更換電池,將電池包做成可快速更換的模塊,但這一嘗試因成本高昂而缺乏可行性。
因此,民富沃能從運營的層面上提出快充快補的創新模式,不失為一個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民富沃能的快充快補模式采用的是電池技術淺充淺放的原理。其電池制造商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的測試研究發現,將電池維持在一個適度的soc區間內運行,既增加了電池活性和壽命,又解決了人們的續航里程擔憂。沃特瑪公司結合民富沃能提出的運營需求,組建了專業技術團隊進行技術攻關,在保證現有快充模式電池正常運行的基礎上,開發出高倍率充放電、高循環壽命的下一代快充電池,攻克了快充溫升過高的技術難題,科學地保證了淺充淺放的快充模式推行,成為我國現階段新能源汽車推廣模式創新的又一典范。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40348
以上內容轉載自,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